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予市

鎖定
伊予市是位於愛媛縣中予地方的城市,鄰近大洲市,喜多郡內子町,伊予郡等行政區。市名源自舊國名伊予國,由於伊予的日文舊字體為伊豫,因此1955年改製為市時最初的市名為伊豫市,直到1992年正式決定所以官方文書都採用伊予市。2005年4月1日,伊予郡中山町、同郡雙海町與舊伊予市市町村合併,新伊予市成立。
中文名
伊予市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日本四國地方
地理位置
愛媛縣中予地方
面    積
194.47 km²
人口數量
39,059(2007數據)
都道府縣
愛媛縣
政府編號
38210-8
鄰近行政區
大洲市、內子町、松前町、砥部町
市    樹
水杉
市    花
油菜花

目錄

伊予市地理

山:谷上山(標高456m)
河川:大谷川、中山川
湖沼:大谷池
廢藩置縣後,分別屬於大洲縣和新谷縣,後而先後合併為宇和島縣、愛媛縣。 [1] 

伊予市年表

1889年12月15日:實施町村制,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
伊予郡:郡中町、郡中村、南山崎村、北山崎村、南伊豫村。
下浮穴郡:中山村、出淵村、佐禮谷村、上灘村、下灘村。
1897年04月01日:下浮穴郡中山村、出淵村、佐禮谷村、上灘村、下灘村被併入伊予郡。
1907年01月01日:中山村和出淵村合併為新設置的中山村。
1908年09月30日:下灘村的部分地區被併入喜多郡滿穗村(現已合併為內子町)。
1921年09月03日:上灘村改製為上灘町。
1925年04月01日:
上灘町的部分地區被併入南山崎村。
中山村改製為中山町。
1940年01月01日:郡中村和郡中町合併為新設置的郡中町。
1955年01月01日:郡中町、北山崎村、南伊豫村、南山崎村合併為伊豫市(亦寫為伊予市)。
1955年02月01日:中山町和佐禮谷村合併為新設制的中山町。
1955年03月31日:上灘町和下灘村合併為雙海町。
1958年11月01日:
伊予市的部分地區被併入砥部町。
中山町的佐禮谷平岡地區被併入伊予市。
2005年04月01日:伊予市、中山町、雙海町合併為新設置的伊予市。

伊予市變遷表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26年
1926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9年
1989年 - 現在
現在
南伊予村
1955年1月1日
伊予市
2005年4月1日
伊予市
郡中町
1940年1月1日
郡中町
郡中村
北山崎村
南山崎村
中山村
1925年4月1日
中山町
1955年2月1日
中山町
出淵村
1907年1月1日
併入中山村
禮谷村
上灘村
1921年9月3日
上灘町
1955年3月31日
雙海町
下灘村

伊予市行政

歷任市長
伊予市市章 伊予市市章
1.城户豐市(1955年上任,1任)
2.玉本善三郎(1959年上任,4任)
3.岡本要(1975年上任,5任)
4.増野英作(1995年上任,1任)
5.中村佑(1999年上任,2任)

伊予市交通

伊予市鐵路

四國旅客鐵道
下灘車站 下灘車站
予贊線:鳥之木車站 - 伊予市車站 - 向井原車站 - 高野川車站 - 伊予上灘車站 - 下灘車站 - 串車站
予贊線支線:向井原車站 - 伊予大平車站 - 伊予中山車站
伊予鐵道
郡中線:新川車站 - 郡中車站 - 郡中港車站

伊予市道路

高速道路
松山自動車道:伊予交流道 - 伊予灘服務區

伊予市觀光資源

五色濱
五色濱神社
濱五色姫海濱公園
彩濱館

伊予市教育

愛媛縣立伊予農業高等學校
愛媛縣立中山高等學校

伊予市名人

淺見八琉奈:柔道選手
佐伯矩:醫學博士
福岡正信:自然農法學者
坪內道典:前職業棒球選手
隅田航:職業足球選手
武田大作:賽艇選手
福井清計:企業加;極洋社長
藤井秀悟:職業棒球選手
槇江山:陶藝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