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企業架構

(Enterprise Architecture的中文名稱)

鎖定
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簡稱EA。是指對企業事業信息管理系統中具有體系的、普遍性的問題而提供的通用解決方案,更確切的説,是基於業務導向和驅動的架構來理解、分析、設計、構建、集成、擴展、運行和管理信息系統。複雜系統集成的關鍵,是基於架構(或體系)的集成,而不是基於部件(或組件)的集成。
有效的企業架構對企業的生存和成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是企業通過IT獲得競爭優勢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中文名
企業架構
外文名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簡    稱
EA
屬    性
通過IT獲得競爭優勢的手段
分    類
業務架構和IT架構
目    的
將跨企業的、常為零散的遺留流程優化進一個集成的環境

企業架構企業介紹

企業架構基本介紹

Enterprise Architecture,企業架構,簡稱EA。
根據開放羣組的業務領導層IT架構指引:“有效的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對企業的生存和成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是企業通過IT獲得競爭優勢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TOGAF(開放組體系結構框架)將“企業”定義為有着共同目標集合的組織的聚集。例如,企業可能是政府部門、一個完整的公司、公司部門、單個處/科室,或通過共同擁有權連接在一起的地理上疏遠的組織鏈。
在“企業架構”上下文中,“企業”這一術語不僅可用來表示整個企業(包含所有信息和技術服務、流程和基礎設施),而且可以表示企業內的一個特定領域。在這兩個情形中,架構可以跨越多個系統和企業內的多個職能羣組。
“企業”術語本身的演化性經常導致困惑。當今的擴展企業常常包含夥伴、供應商和客户。如果目標是集成擴展型的企業,那麼企業就該包含夥伴、供應商和客户,以及內部的業務單位。
從1987年的Zachman Framework開始,企業架構發展了二十餘年,有很多專家與組織都試圖對企業架構的內涵進行定義,國際上的企業框架組織很多,影響力比較大的有Zachman架構框架、聯邦總體架構框架(FEAF/CIO協會框架)、歐共體總體框架(TOGAF)等。
百科x混知:圖解企業架構 百科x混知:圖解企業架構
- Zachman:“企業架構是構成組織的所有關鍵元素和關係的綜合描述。企業架構框架(EAF)是一個描述企業架構方法的藍圖。”
- Clinger-Cohen法案:"企業架構是一個集成的框架用於演進或維護存在的信息技術和引入新的信息技術來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和信息資源管理目標。"
- The OPEN GROUP:“企業架構是關於理解所有構成企業的不同企業元素,以及這些元素怎樣相互關聯。”
- Gartner Group 對企業架構的定義是: 企業架構是通過創建、溝通和提高用以描述企業未來狀態和發展的關鍵原則來把商業遠景和戰略轉化成有效的企業變更的過程。
業務運營模型的概念對決定組織內企業架構的範圍和本質十分有用。大型公司和政府部門可以由多個企業組成,並且可以開發及維護一些獨立的企業架構來應對每一個企業的運營。但是,這些企業的信息系統經常存在許多共同之處,因此,使用一個共同的架構框架通常會有大的潛在收穫。例如,一個共同的框架能提供架構儲藏庫作為開發基礎,提供可重用模型、設計以及基線數據。
企業架構如同戰略規劃,可以輔助企業完成業務及IT戰略規劃。在業務戰略方面,可使用TOGAF及其架構開發方法(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ADM)來定義企業的願景/使命、目標/目的/驅動力、組織架構、職能和角色。在IT戰略方面,TOGAF及ADM詳細描述瞭如何定義業務架構、數據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是IT戰略規劃的最佳實踐的指引。企業架構是承接企業業務戰略與IT戰略之間的橋樑與標準接口,是企業信息化規劃的核心。
企業架構框架源起於90年代的美國,到已經衍生出多種企業架構框架,根據The Open Group的2009年調研報告,各類企業架構框架的市場佔用率:
根據以上三個調研機構的報告,TOGAF的佔有率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

企業架構架構框架

架構框架是一個或一套基礎結構,用來開發大範圍的不同架構。它應該描述一個用構建塊的集合來設計企業目標狀態的方法,並顯示這些構建塊如何搭配在一起。它應該包含一套工具並提供共同詞彙。它也應該包含所提議標準的清單以及符合標準的可以實現構建塊的產品。構建塊可以是架構元模型實體的目錄清單、矩陣及圖表、功能規格、應用模塊、軟件/硬件產品及其組合。

企業架構分類

可以分為兩大部分:業務架構和IT架構,大部分企業架構方法都是從IT架構發展而來的。
① 業務架構:是把企業的業務戰略轉化為日常運作的渠道,業務戰略決定業務架構,它包括業務的運營模式、流程體系、組織結構、地域分佈等內容
② IT架構:指導IT投資和設計決策的IT框架,是建立企業信息系統的綜合藍圖,包括數據架構、應用架構技術架構三部分。
對比 RUP 和其他主要關注於實現的規程,企業架構領域原則上的關注點是企業範圍內的業務需求的識別、規範,及優先級劃分,感覺它也是一個做企業信息化規劃的方法。我認為,做工具型產品和企業級產品有個差別,那就是做企業級產品需要由工具型產品的產品型公司向諮詢類的服務型公司轉型。

企業架構發展情況

企業架構最早的思想雛形來自企業建模領域。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幾乎只有學術界對企業再造或企業建模的思想感興趣,但使用的理論和模型通常被限於某個信息系統的設計和開發
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還是IBM員工的John Zachman率先提出了“信息系統架構框架”的概念,從信息、流程、網絡、人員、時間、基本原理等6個透視角度來分析企業,也提供了與這些視角每個相對應的6個模型,包括語義、概念、邏輯、物理、構件和功能等模型。由於其傑出的開創性工作成果,Zachman被公認為是企業架構領域的開拓者。但在當時,Zachman並沒有明確的使用“企業架構”的概念。
1996年美國的Clinger-Cohen 法案(也稱信息技術管理改革法案)導致了術語“IT架構”的產生。這部法案的主旨是,美國政府指導下屬聯邦政府機構通過建立綜合方法來管理信息技術的引入、使用和處置等。Clinger-Cohen法案要求政府機構的CIO要負責開發、維護和幫助一個合理的和集成的IT架構(ITA)的實施,當時的術語ITA,被解釋為IT企業架構(EA)。
因此,企業架構最早應用在美國的一些政府機構,美國聯邦政府對企業架構的應用推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從Zachman架構框架引入後,首先是美國國家技術標準研究所在1989年發佈NIST框架,從此聯邦政府內出現了許多企業架構框架,例如國防部(DOD)和財政部(DOT)等。
1999年9月,美國聯邦CIO委員會出版了聯邦企業架構框架(FEAF),它的意圖是為聯邦機構提供一個架構的公共結構,以利於這些聯邦機構間的公共業務流程、技術引入、信息流和系統投資的協調等。
FEAF定義了一個IT企業架構作為戰略信息資產庫,它定義了業務、運作業務所必須的業務信息,支持業務運行的必要的IT技術,響應業務變革實施新技術所必須的變革流程等要素。
隨後,美國的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發佈的OMB Circular A-130,要求機構記錄和提交他們的初始的企業架構到OMB,並對架構發生的重大變革進行更新。這給了OMB一個責任,即幫助推動政府機構內和政府機構間的企業架構的開發,並支持通過IT來改進政府的運營能力
2002年2月,OMB建立了一個聯邦企業架構程序管理辦公室來開發聯邦企業架構FEA,在聯邦機構程序內和跨機構程序間,通過跨部門的分析來找到重複的投資,找到相互的差距,有助於在聯邦政府範圍內的協作、互操作和交互。
在國際上,以美國和歐盟為首的發達國家已經為企業架構的推行制定了一系列強制性的法律法規,諸如:
◇美國的Clinger-Cohen 法案(信息技術管理改革法案,1996)被設計成用來改善美國聯邦政府獲取和管理信息技術的方式。它強制美國的聯邦機構使用正式的企業架構流程。
◇美國的Sarbanes-Oxley 法案(美國公眾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案,2002)被通過以響應諸多重要的法人和帳目清算的醜聞,其中還包括一些美國的著名公司(例如:Enron 和Worldcom)。該法案規定,公司必須提供內部控制評估的證明,包括將信息技術相關的控制過程記錄在案。
◇ 歐盟授予公共合同的指令:在歐盟內部,當提供產品和服務時,供應商被要求必須展示他們正在其業務中使用正式的企業架構流程。
這些強制性的法律法規成為了政府機構和公司企業在其業務中採納和使用企業架構的強大驅動力。從世界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和示範作用來看,企業架構的採納和推行,是經濟、社會、商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隨着全球化的進展以及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可以樂觀的預計,未來企業架構在我國的政府部門/機構和企事業單位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和發展空間,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企業架構目的作用

企業架構的目的是將跨企業的、常為零散的那些遺留流程(人工/自動)優化進一個集成的環境,它可以及時響應變更並有效的支持業務戰略的交付。
首席執行官知道通過IT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管理及利用是業務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獲取競爭優勢不可缺少的手段。企業架構能夠處理該需要,為響應持續變更的業務環境所需的IT系統的演進,提供戰略背景。
此外,好的系統架構使你能在IT效率和業務創新之間達成恰當的平衡。它允許單個的業務單位在追求競爭優勢時安全地進行創新活動。同時,它確保了組織對集成的IT戰略的需要能夠被滿足,並允許跨越整個擴展企業的最緊密的可能的合作協同。
來自於良好企業架構的優勢能夠帶來重要的業務效益,這在公司或組織的利潤或虧損中清晰可見:
◆更高效率的IT運行
◇ 降低的軟件開發、支持和維護的成本
◇增強的應用可移植性
◇ 提高的互操作性和更為簡單的系統和網絡管理
◇提高的處理關鍵性的企業範圍的議題的能力,如安全
◇更容易的升級和系統構件的替換
◆現有投資的更好的收益,降低未來投資的風險
◇ 降低的IT基礎設施的複雜度
◇現有IT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的最大化
◇開發、購買和外包IT解決方案的彈性
◇ 新投資以及IT擁有成本的全面風險的降低
◆更快、更簡單和更便宜的採購
採購決策更簡單,因為在有條理的規劃中,管控採購的信息是隨時可用的
採購流程更快 - 最大化採購速度和靈活性而無需犧牲架構的一致性
◇採購異構、多供應商的開放系統的能力

企業架構規劃方式

企業架構方法有很多,但TOGAF是最主流的,不僅有80%的福布斯全球排名前50的公司在使用,而且支持開放、標準的SOA參考架構。企業架構規劃最常採用TOGAF架構方法。TOGAF架構開發方法ADM是一個可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發展能夠滿足企業商務需求的企業架構。
1、預備階段
這一階段關注的是滿足新企業架構的業務指導所需的準備和初始活動,在此階段,應當採納面向服務的原則。這將幫助本階段兩項額外的輸出——治理和支持策略,以及初始架構庫進行相互的調整適應。
2、架構願景
本階段關注於願景、範圍、業務驅動力以及準備情況評估。需要在這個階段定義架構項目的規模,風險承擔者以及架構視圖。
3、業務架構
這個階段關注於業務架構方面的事情,如人員、流程和職能。需要在這一階段開發出一個基準和目標業務架構,並進行支持已有架構視圖的缺口分析
這一階段解決的是應用和數據架構問題。需要開發基準和信息系統架構,進行支持已有架構視圖的缺口分析,架構信息系統服務,並將它們與業務服務相關聯。
5、技術架構
本階段定義架構所需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在定義技術時,應當使用SOA參考模型
6、機會及解決方案
本階段關注於初級實施規劃,然後確認前面階段所定義的架構的交付工具。對解決方案組合、集成以及管理,以及內部或外部服務供應商的確認在本階段完成。
7、遷移規劃
本階段的關注點是利用一個支撐性的先前階段確認計劃搭建一套細化的系列過渡架構,和項目實現團隊一同創建可行的實施和遷移。
8、實施治理
本階段關注實施的架構性監管。架構實施應當堅持按照先前階段所定義的TOGAF和SOA治理及策略模型進行。
9、架構變更管理
本階段關注新架構的變更管理,並幫助考慮採納面向對象的原則。架構變更管理的目標是要確保架構能夠實現其原有的目標業務值。這一目標包括以緊湊的架構方式管理架構變化。
處理所有類型的需求,包括顯著的業務推動者、關係,及新的功能和變更請求 [1] 

企業架構相關問題

為什麼需要企業架構?
組織需要企業架構有兩個主要原因:
1、對企業生存和成功至關重要
有效的企業架構對企業生存和成功至關重要,使通過IT取得競爭優勢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CEO們已經認識到通過IT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和利用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所在。企業架構恰恰解決了這一問題,它為企業IT系統演進提供了戰略上下文,使企業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業務環境
2、使企業創新得到管理
企業架構使您能夠平衡IT效率與業務創新之間的關係,對創新進行管理。各業務單元可以踏踏實實地進行創新以獲得自身競爭優勢。同時,可以保證組織的全面IT戰略需要,實現企業範圍內最緊密的協作。
什麼促使我們發展企業架構?
典型地,發展企業架構的原因在於組織內的關鍵人員具有需要通過IT系統進行處理的關注。這些人員通常稱為系統中的“利益相關者”。架構師的角色是處理這些關注,通過識別和提煉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開發顯示關注和需求將如何被處理的架構視圖,並顯示為調和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潛在衝突性的關注而將做出的權衡。
沒有企業架構,考慮和滿足所有這些關注和需求,是極不可能的。
近幾年來,隨着企業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如何建立有效機制使IT與業務融合,即通過更好的IT運營,產生相應的業務價值,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迫在眉睫的問題。融合了戰略發展、業務以及 IT 系統的企業架構(EA)應運而生。
企業架構的歷史悠久,在歐美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最成功的實踐是企業架構被列入歐美政府的法案。實踐表明:EA可以協助企業實現IT效益最大化,通過業務架構藍圖,避免重複投資與信息孤島。但中國企業在對EA的認識和具體實踐上還處於學習和探索的階段,只有極個別的企業完整的採用企業架構設計的方法與思路進行IT系統的規劃、實施與管理工作。中國企業在信息化認識與實踐的真正成熟還尚需時日。企業架構在中國企業或政府的引進、宣傳、推廣的意義重大。
選擇TOGAF作為企業架構框架的原因
TOGAF 是一個架構框架,簡而言之,是一種協助開發、驗收、運行、使用和維護架構的工具。TOGAF已被80%的Forbes 50(福布斯)的公司使用,並支持開放、標準的SOA參考架構。
The Open Group於1993年開始應客户要求制定系統架構的標準,在1995年發表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 (TOGAF) 架構框架。TOGAF的基礎是美國國防部信息管理技術架構(Technical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FIM)。它是基於一個迭代(Iterative)的過程模型,支持最佳實踐和一套可重用的現有架構資產。它可讓您設計、評估、並建立組織的正確架構。TOGAF的關鍵是架構開發方法(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 ADM): 一個可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發展能夠滿足商務需求的企業架構。
TOGAF構件圖 TOGAF構件圖
TOGAF 是通過300多家開放羣組架構論壇的會員協同努力發展的,會員包含全球領先的IT客户及廠商,代表了架構發展的最佳實踐。使用TOGAF作為架構框架將允許架構開發的一致性,反映利益相關者的需要,採用最佳實踐,併為當前需求以及未來可能的業務需要提供應有的考慮。
架構設計是一個複雜的技術過程,而設計異構、多供應商的架構更是尤為複雜。在幫助對架構開發過程的“去神秘化”和“去風險化”方面,TOGAF扮演了重要的角色。TOGAF提供了增值平台,可以使能使用者建立真正基於開放系統的解決方案,以處理他們的業務議題和需要。
誰將從使用TOGAF中獲益?
任一承擔、或計劃承擔旨在支持關鍵任務業務應用的企業架構的設計和實施的組織都將從TOGAF的使用中獲益。
尋求“無邊界信息流”的組織,能使用TOGAF來定義和實現可使能對企業內或企業間集成信息進行訪問的結構和流程。
使用TOGAF設計和實施企業架構的組織確保了其設計和採購的規格,它能促進開放系統的實現,從而使能開放系統的效益並降低風險。
TOGAF在國內的發展和影響
2010年3月18日,全球著名的市場諮詢和顧問機構IDC公司在北京正式發佈《架構企業未來-2010企業架構中國管理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逾七成大型企業已開始構建企業架構,TOGAF是認知度與接受度最高的架構框架。超過一半的企業已經瞭解TOGAF框架方法,並且37.5%的企業在構建企業架構時,會選擇TOGAF框架。企業在考慮框架方法時,最關心的5個重要因素包括:架構的技術基礎是否為業務導向、是否是開放的架構、是否可以落地實施、是否有成功案例的應用以及對SOA的支持能力。TOGAF框架的特徵優勢以及價值恰恰在此。
金蝶作為The Open Group的中國代表,首次引進國際企業架構標準,致力於在國內普及TOGAF的知識和應用。
在國際上,TOGAF已經被驗證,可以靈活、高效地構建企業IT架構。引進TOGAF,將對國內軟件產業產生重要影響。在此之前,國內軟件企業很少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致使國內軟件總體水平低,與國外軟件存在較大差距。引進TOGAF後,將推動國內管理軟件與國外先進技術架構保持同步。
TOGAF將幫助國內企業大大節約成本,增加業務模式的靈活性,更加的個性化、隨需應變,並提高信息系統應用水平,同時還可以對客户的業務模式創新起到推動作用。同時,由於TOGAF不僅僅是一套標準,更是一種方法,能帶來最佳管理實踐。金蝶可以通過TOGAF幫助國內企業與國外最佳實踐接軌。
提供TOGAF培訓的國內機構
TOGAF培訓由開放羣組中國分會指定的授權培訓中心進行,培訓機構主要有:
金蝶集團教育培訓中心
金蝶集團教育培訓中心利用自身的考試中心及 100 多家分支機構,建立了覆蓋全國範圍的TOGAF考試體系。截至 2011 年 6 月,金蝶集團教育培訓中心已成功地舉辦了20期中文培訓和16場TOGAF 中文認證考試,為企業和社會培養了160多名中國第一批TOGAF企業架構師
師資力量:金蝶集團教育培訓中心依託開放羣組中國分會頂尖架構專家資源,擁有以The Open Group 中國分會首席技術官、金蝶首席企業架構專家褚幼鴻博士,以及The Open Group中國分會SOA技術總監、金蝶中間件公司研究院院長滕騰博士為首的強大的師資團隊。
培訓教材:金蝶集團教育培訓中心使用的教材,為The Open Group獨家授權,包括《TOGAF中文培訓課件》、《TOGAF9手冊》、《TOGAF9 口袋書》、《TOGAF9術語表》等中文版教材。
金蝶集團教育培訓中心的TOGAF培訓課程基礎課程(2 天)和鑑定課程(5天)兩種。課程注重TOGAF的案例教學,其中會講授開放羣組企業架構案例及模板,以及企業架構工具軟件示例等等。
作為國家信息資源管理北京研究基地,也作為北京大學CIO班的協辦單位,北達軟積累了雄厚的信息化知識和資源。2009年11月,北達軟受邀參與The Open Group2009全球大會,並進行主題演講,引起各國參會代表的濃厚興趣與廣泛討論。與此同時,北達軟同The Open Group主要認證培訓機構QRS(Quick Response),美國聯邦企業架構認證協會(FEAC)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北達軟企業架構培訓認證體系正式建立。
隨後,北達軟與QRS、FEAC聯合相繼推出TOGAF9、FEA認證培訓,並定時舉辦中國架構師發展沙龍系列,旨在於為國內企業架構師建立一箇中立、開放的思想交流平台,聯合國內外的知名機構及專家一起推動企業架構EA方法論在國內信息化建設中的深化應用。
北達軟在引進國外優秀EA方法論的同時,將企業架構本地化工作提上日程。2010年,北達軟在EA領域邁出突破性的一步:經過架構專家組幾個月的潛心研究,相繼開發出TOGAF、FEA中文教材,並隨後開展了開放組架構框架與聯邦企業架構中文認證培訓。
截止到2010年7月,共計六十餘名政府和企業的CIO、信息化部負責人蔘與了北達軟TOGAF與FEA認證培訓,並獲得了全球認證的架構師資格。企業架構的影響力在中國不斷擴大,國際認證的架構師隊伍也在迅速壯大。
2010年9月份,北達軟推出為期13天的EA美國考察學習方案,召集架構師前往美國,開展項目實例考察,瞭解美國各機構應用EA的最佳實踐與效果。通過與EA大師直接交流,領悟企業架構的精髓。對於北達軟來説,這是開展企業架構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的重大飛躍。
北達軟將會一直致力於企業架構的研究與推廣,將EA方法論真正貼閤中國信息化的實際,為政府和企業實現無邊界信息流,獲得核心競爭力做出貢獻。

企業架構開放羣組

企業架構基本信息

The Open Group(中文:開放羣組)在系統架構標準方面非常權威,以下簡單介紹:
The Open Group是系統架構標準方面的國際權威,制定了TOGAF企業架構構架,以下是The Open Group的介紹:
The Open Group是一個廠商中立和技術中立的機構。The Open Group的願景是實現無邊界信息流(Boundaryless Information Flow)。基於開放標準和全局互操作性,The Open Group致力於實現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集成信息的訪問。
The Open Group和客户、供應商、聯盟和其他標準團體協同工作。它的角色是捕獲、理解並處理當前的和正在出現的需求,建立應對策略,分享最佳實踐;促進可互操作性,促進達成共識,發展並集成各類規範和開源技術;提供一整套綜合服務以加強協會的運作效率;以及經營業界首屈一指的認證服務
The Open Group已有超過20年的標準制定與推廣歷史。在1996年,由X/Open與Open Software Foundation合併組成。The Open Group最有名是作為UNIX商標的認證機構,其出版的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不僅擴充了POSIX標準而且成為UNIX的官方定義。The Open Group成員包括用户、供應商以及政府機構, 例如Capgemini、 HP、IBM、 SAPORACLE、金蝶等。
The Open Group 下設不同論壇,制定不同的標準。論壇下設不同的工作組(Work Group),以確保該領域始終包含最新的科技標準。其中最有名的是架構論壇(Architecture Forum)和 SOA工作組,負責制定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 (TOGAF) 架構框架和制定SOA的相關規範和標準。

企業架構中國分會

2009年,開放羣組中國分會成立。作為開放羣組中國分會的開創者,金蝶代表亞太區進入The Open Group董事會,與Capgemini、 HP、 IBM、Oracle 、SAP等5家跨國公司和IT行業領導者共同參與IT標準制定,這將更有利於幫助全球特別是亞太地區企業基於開放標準和全球協作,來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集成信息,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開放羣組中國分會負責在大中國區招募開放羣組會員,引進國際企業架構、雲計算參考架構、SOA參考架構、信息安全、分佈式系統管理軟件可靠性、可信科技供應鏈安全框架等標準及全球The Open Group會員的成功實施案例,協助中國企業以企業架構、雲計算及SOA參考架構推動業務規劃及信息化建設工作,幫助中國企業全面提升企業信息化規劃及實施能力。
同時,開放羣組中國分會還將為中國地區的IT和企業架構團體提供The Open Group 所提供的標準、信息、資源及認證服務,並積極促進本土IT專業人員的創新活動和各類事務,包括管理中文版雲計算參考架構、SOA參考架構、SOA服務成熟度模型、The Open Group架構框架(TOGAF),提供中文培訓和專業認證、協助企業內訓和高校發展企業架構課程及IT架構師和IT專家人才等專業服務
2010-2011年,開放羣組中國分會聯合企業、高校、調研機構等多重力量,圍繞企業架構開展各式活動,致力於在中國推廣“無邊界信息流”的理念。亮點活動之一是2010年7月舉辦的“2010北美管理創新探索之旅”——中國分會率領中國企業CIO團,參加了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開放羣組年會(The Open Group Conference),並拜訪了全球企業架構大師——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首席科學家Jeanne Ross,學習瞭如何依據運營模式和企業架構來設計企業IT執行的基礎(核心業務流程和基礎設施)。
亮點活動之二是2011年5月首次在中國舉辦的“中國管理雲大會暨2011開放羣組中國年會”,大會吸引了近800名知名學者、企業高層管理者、IT行業專家、諮詢機構代表。The Open Group主席Allen Brown、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信息部副主任、深圳市CIO協會常務副會長鄒來龍等嘉賓出席了此次大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