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重道遠

(漢語成語)

鎖定
任重道遠(拼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泰伯》。 [1] 
任重道遠(任:負擔;道:路途)指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肩負的責任重大,並且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3] 
中文名
任重道遠
拼    音
rèn zhòng dào yuǎn
近義詞
全力以赴、負重致遠
反義詞
無所事事、無所作為
出    處
論語·泰伯
注音字母
ㄖㄣˋ ㄓㄨㄙˋ ㄉㄠˋ ㄧㄨㄢˇ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任重道遠成語出處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任重道遠”。 [1] 

任重道遠成語故事

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武城(今山東費縣)人。一直從師於孔子,以孝著稱。他完全繼承了孔子的學説,被後世尊為“宗聖”,同時他也學習孔子,開館授學。 [2] 
有一天,他的幾個學生向他請教讀書人應該怎樣做人。曾子回答説:“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學生們還是有些困惑,便請求道:“請您給我們具體講一下吧。” [2] 
曾子説:“讀書人之所以讀書,目的多是要治理天下,但是治理天下這一重任非常艱鉅,而且道路遙遠,到死方休。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是不可能完成這個重任的。你們所要擔負的使命是將施行仁政作為自己的責任,這一副擔子能説不沉重嗎?你們要為實現這個目標奮鬥終生,能説這一道路不遙遠嗎?”學生聽後深受啓發,明白了作為一個讀書人而應盡的責任。 [2] 

任重道遠成語寓意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生活在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的春秋後期,他們懷着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發表了一系列涉及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和國家責任的言論,並努力去追求他們的理想。同時,他們希望具有血性的讀書人能肩負起社會責任,堅持對仁愛的追求。他們所體現的積極向上的責任意識和勇敢堅毅的精神態度,鼓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華兒女。 [4] 
曾子對孔子教誨的理解,金聲玉振,振聾發聵,令人起而欲行,熱血沸騰。理想在仁、責任在仁、堅守在仁、篤行在仁、至死為仁。把在全天下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胸懷不可謂不寬廣;到死後才停止自己的努力,意志不可謂不堅強。任重而道遠就是中國讀書人應有的志向,這就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仁德”精神。這種博大胸襟,崇高德行,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作為一種理想與責任,一種人生價值觀,一種行為範式,深深滲透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子孫。 [5] 

任重道遠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任重道遠”指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肩負的責任重大,並且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3] 
  • 運用示例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祭遵傳》:”臨死遺誡牛車載喪,薄葬洛陽。間以家事,終無所言。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1] 
宋·宋祁《上皇太后第二表》:“不圖含垢之仁,復舉揚庭之典。知小謀大,任重道悠。” [1]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達賢錄》:“鶴山此論可謂任重道遠。” [1] 
王火《戰爭和人》卷六:“追求國家民族進步的人都任重道遠,而且還可能有非常艱難的前程在前頭。” [1]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247
  • 2.    艾齊主編. 瞭解點中華成語[M].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05:206
  • 3.    任重道遠的解釋|任重道遠的意思|漢典“任重道遠”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02-11]
  • 4.    王爽編著. 政德 傳統文化中的執政智慧[M]. 北京:華文出版社, 2019.01:60
  • 5.    九龍創作編著. 從成語、名句讀《論語》[M].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014.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