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曉平

(哈醫大二院骨科副主任)

鎖定
任曉平,男,1961年出生。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際外科學院院院士;全球截癱精準治療聯盟首席科學家及主席;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骨科研究所所長及大骨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碩士、博士生導師, 博士後指導教師,哈醫大二院骨科副主任,手顯微外科中心主任。
中文名
任曉平
國    籍
美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1年
畢業院校
哈爾濱醫科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任曉平人物事蹟

1984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系。出國前曾任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手顯微外科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第八屆人大代表兼哈市文教衞生組秘書。1996年應邀赴世界著名的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克拉納特手顯微外科中心進行臨牀研修,師從美國著名手外科專家克拉納特教授,從事手外科疾病的診療及科研工作。在該大學手外科中心學習和工作的近五年之中,任曉平教授成功地設計和完成了世界首例異體複合組織移植的臨牀前動物模型和相關實驗研究(CTA),並以第一作者身份將該成果發表於美國顯微外科雜誌,此設計被譽為世界第一成功的異體複合組織移植模型。基於這項研究成果,任曉平教授在該中心參與完成了人類第一例成功的異體手移植,該病例現已術後成活15年,為國際CTA存活時間最長的成功案例,該臨牀成果以任曉平教授為資深作者發表於美國顯微外科雜誌(已被引用200餘次)。他的研究成果成功推動了以手和麪為代表的CTA的臨牀轉化。任曉平教授在美國近二十年的臨牀、科研、教學工作中,已在CTA及組織器官缺血再罐注損傷領域發表SCI論文40餘篇(總影響因子214),獲得國內外各類學術獎項十餘項,併成功申請多項國內外專利。現兼任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骨科、心血管中心、藥理系等多個臨牀、基礎教研室教授以及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客座教授,擔任美國手外科學會和心血管學會委員,現任十餘家英文醫學期刊編委,並應邀為美國手外科,骨科,循環等多家英文學術期刊審稿。2012年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峯院士從美國以特聘教授,外國專家引進回母校從事臨牀,教學與科研工作。
2017年11月20日,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任曉平教授參與指導了哈醫大世界首例人類頭移植手術並引起了爭議。 [1] 

任曉平專業方向

任曉平教授在近三十年的國內外臨牀工作生涯中主要從事四肢骨科,手部疾病,小關節成型,各類關節置換(包括類風濕晚期小關節畸形及創傷病例的關節置換),周圍神經損傷與肢體再植、再造,以及肌腱損傷修復與功能重建的臨牀治療。現研究方向為異體複合組織移植,缺血再灌注損傷機制及防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