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意撤回權

鎖定
長期以來,對於贈於合同究屬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理論上存在廣泛爭論,而在人們的思想上更各致一説,無法達成一致見解,合同法的出台並未能使這場爭議平息,贈與合同為典型的無償合同,它在無償合同中的地位與買賣合同同在有償合同中的地位相當,而實際上人們意識中存在這們兩種看法。一、當贈與人表示它的意思時,不論是否採取書面方式,贈與即成立,這些贈與應以買賣為範例,轉讓是必要的,但是即便沒有轉讓行為,轉讓也有完全的效力,並使贈與人負有轉讓義務,因此,根本不需要登記,其本身完全有效;二、贈與人將這些贈與轉讓後,應為沒有采取書面形式,也未採取公正,即不能完全滿足合同的要義,所以合同法中規定的某些條款並不適合於贈與合同,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了當贈與人收回贈與時產生糾紛,即贈與人行使任意撤回權的問題。
中文名
任意撤回權
類    型
訴權
主    體
贈與人
事    實
行駛撤銷權

目錄

任意撤回權特徵

任意撤回權相關書籍 任意撤回權相關書籍
既然撤銷權在性質上是一種訴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後產生的效果就應當根據法院作出的撤銷權判決予以確定,在法院作出撤銷判決之前債務人的有害行為仍然有效。根據《合法法》解釋一的規定,人民法院貪污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然而撤銷權的效果不僅涉及債務人和第三人,同時也涉及債權人自身,具體來説其效力具體表現如下:

任意撤回權效力表現

1、對債務人的效力
債務人的行為一旦被撤銷,則該行為自始無效,而且是絕對的無效,如果是單方的免除債務,一經撤銷視為債務自始沒有被免除,如果是轉讓財產,即使受讓人已經通過登記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則轉讓行為被撤銷以後,應當撤銷登記,如果是以設定其他物權為標的,一旦撤銷也自始視為未設定,如果是轉讓債權,則撤銷以後,債權復歸於債務人,如果債務人已與他人達成買賣合同但尚未交付財產,則該合同將因被撤銷自始無效。
2、對第三人(受益人)的效力
在債務人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被撤銷後,如果財產已經被受益人佔有或受益的,應當撤銷權人迫還其財產和收益,如果原物不能迫還,則應折價賠償。
3、對債權人的效力
在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使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使,而於撤銷權人不予被告或請求而有所表示時,解釋為撤銷權消滅的問題,這就説明,與立法將贈與規定為實踐合同從而使得贈與人可以任意毀約相比,賦予贈與人以任意撤銷權實際上也可以不欲履行的贈與人額外的作為義務,為其增加了諸多的困擾。
4、撤銷權的使用範圍
根據《合同法》第74條,撤銷權的行使範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這就是説,撤銷權行使的效力並不是涉及債務人處分行為的全部財產,而應僅限於保全債權的範圍,對債務人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超出債權保全必要的部分,不應發生撤銷的否力,否則,勢必會不正當地干涉債務人正當生為的自由。
5、撤銷權的行使主體
債權人的撤銷權由債權人行使,因此只要是債務人實施有害債權行為前有效成立的債權,債權人均可行使撤銷權。如果債權人為多數人,則債權人可以共同行使撤銷權,也可以由每個債權人獨立行使撤銷權,其結果都對全體債權人的利益發生效力,債權人行使撤銷應以什麼人為被告?《合同法》解釋(一)第24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4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者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者受讓人為第三人。
6、撤銷權的行使期限
撤銷權必須在一定的期限內行使,根據《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所謂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是指贈與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社會公共利益的發展,對於此類性質的贈與,若允許贈與人任意撤銷,則不利於倡導扶貧濟國的社會風尚,所謂具有道德義務性質的習與,是指贈與目的的是為了履行道德上的義務,如對於無法定撫養義務的親屬,因撫養而為之贈與等,如對於無法定撫養義務的親屬,因撫養而為之贈與等,限制這種性質贈與任意撤回權的目的也在於此,此外,法律規定經過公證的贈與,不得撤回,其主要原因在於贈與人對贈與已作過深思熟慮,並非貿然應允,故應使其受其意思表示的拘束,並且公證是由國家機關所實施的,具有權威性與較強的證明力,不應由當事人隨意否認其效力,對於是否只有未經證明的贈與才能撤回,各地區的立法也不一致,如既使贈與採用書面形式,贈與人也可以予以撤回,惟有當贈與採用比書面形式要求更高的公證時,贈與人才不得行使撤回權,這一體現了弱化贈與合同效力的價值判斷的立法修正得到了學者的認同,如無償契約不符合均衡正義,在義務人未履行前,效力愈弱愈好,對於書面贈與亦得撤銷的結果,自是樂觀其成,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贈與中,只要符合上條件,任意撤回權即可行使任意撤回權,則不能一概而論,在附負擔贈與中,由於負擔並非對價,由此一般認為,附負擔贈與仍屬無償、單務合同,又由於附負擔贈與仍為贈與,以贈與人履行贈與為制度的重心,據此,贈與人有先為給付的義務,因此,在贈與人交付贈與物前,贈與人尚不得任意撤回或請求受贈人履行。
7、任意撤銷權行使的方式
雖然立法作出了將贈與確定為諾成合同的選擇,但由於任意撤銷權的存在,使得受贈人取得贈與物完全依賴於贈與人的主動履行,其結果與實踐合同的效力極為相似,有準要物行為之觀,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雖然賦予債務人以任意撤回權與直接將贈與規定為實踐合同的做法殊途同歸,同樣具有使贈與人任意毀約的意義,但這兩種立法例在適用上還是存在着一定差異的,在規定為實踐合同的情形,在贈與物權利移轉前,因贈與合同尚未生效,受贈人無法為任何請求,亦無任何權利可供主張,而贈與人只要不履行債務即可達到毀約的目的,不必對愛贈人的履行請求有任何迴應,其沉默無違反誠信原則或被擬製為一定內容之意思表示的疑慮,而在賦予贈與人任意撤回權的情形,因涉及形成權的行使,不免有其權利之行使是否違反誠信原則,以及該撤銷權是否與一般形成權一樣,可由相對人催告或請求其為無效後,受益人返還財產如何處置?可否直接歸債權人所有,或者至少保證債權人的優先受償權。目前中國並無明確的法律規定,從法理的角度而言,債債權人行使了撤銷權,只表明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無效,並不能必然導致處分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它只能仍然屬於債務人,此外,債權人的撤銷權在性質上不導致權利人對受益人返還財產的優先權利,該財產只能被併入債務人的其他財產中,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如果沒有享有其他性質的優先權,則應與其他普通債權人一起受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