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士剛

鎖定
任士剛,1896年誕生於江北區慈城鎮下橫街,家資頗豐,享受了良好的教育。1928年創立自己的品牌產品—“鵝牌”汗衫,具有強烈的商標和企業名稱保護意識。
中文名
任士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46年
出生地
慈城鎮

任士剛人物介紹

任士剛
任士剛在交談中 任士剛在交談中
1896年誕生於江北區慈城鎮下橫街(今民生路)任氏老屋。任氏為慈溪世族,在城內有泰豐木行、泰豐錢莊等產業,家資頗豐。因此,任士剛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24年,29歲的任士剛畢業於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獲碩士學位,由校方介紹到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任建築部監工職務。

任士剛五和

當時全國反帝、反封建浪潮逐步高漲,各界民眾展開了“抵制洋貨,使用國貨”的愛國行動。任士剛看到上海針織品市場長期被法、日等國洋貨佔領的局面,決定辭職,自籌資金辦針織廠,創立國貨商標,誓與洋品牌爭奪市場。於是他聯合羅慶藩、楊光啓、錢箕傳、梁悟庵等四位同學集資2萬兩銀子,組建了一家名叫“五和”的針織廠。廠址就建在當時的上海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永吉里。所謂“五和”,意為“五個老闆和氣生財”,任士剛兼任總經理。

任士剛創建品牌

1928年,成立四年的五和針織廠終於創立自己的品牌產品———“鵝牌”汗衫。在當時"抵制洋貨,使用國貨"的風口浪尖,“鵝牌”汗衫一成品牌,便走出上海,風靡全國。而且由於引入進口機器,科學管理,技術改造,質量一點也不比洋貨差,已完全趕上日貨。廠房也因此搬遷至許昌路進一步發展,職工增至一百餘人。

任士剛創業特色

此時任士剛顯出寧波人在外創業特有的本色。首先他想到的是,如何來依法保護"鵝牌"商標名稱與“五和”企業的名稱。他向當時民國政府主管部門申請商標註冊。為預防今後被人仿冒,分別註冊了有一隻鵝、兩隻鵝和五隻鵝的商標。另外,還先後註冊了“金鵝”、“銀鵝”、“天鵝”、“藍鵝”、“白鵝”等一系列與"鵝"有關的商標名稱,以及與”五和”廠名讀音相似的“五禾”、“五荷”等商標。具有如此強烈的商標和企業名稱保護意識,在當時上海的企業家中是極為少見的。

任士剛廣告宣傳

在註冊商標的同時,任士剛又一手策劃了產品的廣告宣傳。他們先是在南京路成都路口仙樂斯草坪的池塘內,用當時價格較高的水泥澆築了五隻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人見人愛的大天鵝,引得過往行人駐足觀看,成為當時南京路上一大景觀。為加大品牌的國內知名度,廣告宣傳開始逐步延伸到周邊城市,如在紹興蘭亭,任士剛借用王羲之書寫的“鵝池”名碑、墨華亭等風景點效應,長期認養一羣羣美麗多姿的白鵝,並在蘭亭懸掛“蘭亭鵝池為東南第一勝景,鵝牌汗衫為東南第一佳品”等大型書法條幅,使各地書法愛好者、旅遊者來到那茂林修竹、風景清幽的鵝池旁,既能欣賞到一塊塊珍貴的書法碑碣,又能領悟到那一羣羣白鵝的“活體”廣告內涵,從而加深了對“鵝牌”商標的印象。在風景秀美的杭州西湖,任士剛又製作形態各異的白鵝型遊艇,讓一隻只遊動的“大白鵝”,終日盪漾在西湖湖面上。登上游艇的廣大遊客,既觀賞到了西湖美景,又可享受到“鵝牌”商標註冊人提供的服務。這一系列出色的品牌包裝手段,是任士剛認真研究洋人營銷之道的結果,令當時國內企業界人士大發感慨。

任士剛全盛時期

1931年五和廠在大獲佳譽的基礎上,又創制成功60支麻紗汗衫,產品更加供不應求,且大量出口南洋、泰國各地,名聲大振。任士剛由此出任中國國貨公司董事長,為提倡國貨,發展民族工業竭盡全力。1932年“一·二八”事變,五和廠地處戰區虹口,一度停工,但任士剛運籌得法,且社會提倡國貨趨勢日甚,五和廠進一步走向全盛時期,年生產額達200萬元以上,職工發展到900餘人。

任士剛愛國情懷

1937年抗戰爆發,日軍侵佔上海。一向以“使用國貨,抵制洋貨”為己任的五和針織廠,便成為日商的眼中釘。此時的任士剛又顯出寧波工商者的愛國情懷。他在《申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外感與外侮》的“鵝牌”廣告文章,文中寫道:“鵝牌衞生衫可防止外感,吾人從人身的外感,便想到國家的外侮。國人應精誠團結,共禦外侮。”別有用心的日商抓住這些詞句,僱傭和挑唆一批日本浪人,放火焚燒五和廠,使五和廠幾乎陷入絕境。幸虧任士剛早有預見,已在康定路設立五和二廠,尚能維護生產,逐漸恢復元氣,才免予倒閉。但是任士剛氣憤過鬱,加之精力消耗太多,於1939年身患高血壓、心臟衰弱以致半身偏癱。1945年抗戰勝利後,任士剛身卧病榻,指揮“五和”廠重建,因過勞於次年病逝於上海寓所,享年51歲。同年,一代“汗衫大王”魂歸故鄉,安葬於慈城北門大廟山麓。1958年,因慈城建造水庫,墳墓又遷葬於慈城黃夾岙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