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坪

鎖定
任坪(1664-1738),漢族。清前期官員,高密人,自刑部郎中考選山西道御史,轉陝西道掌印監察御史。1691年(康熙三十年)進士,1721年(康熙六十年)又與同官聯合上疏,請建皇儲。曾從清軍赴漠北,雖荒寒冰雪,處之怡然。後辭職歸裏,閉户讀書,卒於家 [1] 
本    名
任坪
坦公
雨若,萊峯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出生地
高密
出生日期
1664年
逝世日期
1738年
主要作品
《萊峯吟》
主要成就
刑部郎中考選山西道御史,轉陝西道掌印監察御史

任坪人物生平

任坪,字坦公,號雨若,別號萊峯,清代梁尹(今土莊鄉梁西)人。生於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農曆十二月二十日,卒於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農曆正月二十九日。官至監察御史。
任坪祖父任復,字來一,歲貢生。任玥,字少玉,號希庵,高密人,順治進士,官御史善書。
任坪於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辛酉科鄉試中第21名舉人,時年17歲。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辛未科會試成第65名貢士。是科正主考內閣大學士張玉書,字素存,號潤甫,江蘇丹徒人。玉書恭謹廉潔,自奉儉約。任此科正主考時,年已49歲。其後,出任兩部大型字書的總裁官富一部是《佩文韻府》,另一部是《康熙字典》。副主考三位:工部尚書陳廷敬,字子端,山西澤州人;兵部侍郎李光地,字晉卿,福建安溪人;兵部督捕侍郎王士稹,字貽上,山東新城人。頭場試題:“顏淵季路”全章,“博厚所以”一節,“非其義也 諸人”。殿試後,共取進士157名,含一甲3名,二甲40名,三甲114名。狀元戴有祺,字丙章,號瓏嚴,江南金山衞人。殿試閲卷畢,諸讀卷官擬戴有棋為第二名,順治帝以其書法好,定為第一名,有棋正直高潔,操守謹嚴,然仕途不暢,並遭左遷。啓歸鄉隱居。生活陷入貧困。其《晚年》詩云:
對鏡俄驚雪滿顛,鶉衣席帽久蕭然。
天將風雨消長日,人在牢愁度小年。
僦舍為家真是旅,休官學稼卻無田。
慚他圮上從黃石,辟穀仙兼忍辱仙。
任坪以優異成績登第二甲第16名進士。時年27歲。
任坪“性剛直,遇事敢言”。初任行人司行人,進兵部職方司主事,升本部員外郎。加一級,誥授奉政大夫。特旨差視山東海道。後擢刑部山西司郎中。考選浙江道監察御史,並充巡視中城,稽查錢局事宜。調山西道監察御史,掌陝西道事。記名繁缺道員。
康熙末年,以皇儲事,使朝臣分成數派。先是大學士王挾密疏復儲。康熙帝對此甚為不快,但未追問。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三月。王挾借慶賀皇帝登極60年之機,仍大膽懇請建立皇儲。隨後,御史陶彝、任坪、範長、鄒圖雲、陳嘉猷、王允晉、李允符、範允錨、高玢、高怡、趙成穢、孫紹曾共疏請建儲,其中三人前已為建儲事上過疏。康熙帝覽疏後震怒,明確斥責王挾結黨,圖謀開釋胤扔恢復儲位。諸御史遂被流戍,將王挾立即監禁,因年邁獲釋,將其任詹事之子王奕清代父充軍。任坪自此被流放到西寧地區。該地去京師數千裏,大漠荒塞,伐木編屋,盛夏冰封雪飄,受盡磨難。但任坪處之怡然。六年之後,方歸故里。
據傳,任坪在謫戍前,他以鄙視監生出身的田文鏡,任坪歸裏後,閉門讀書臨池,以圖籍自娛。著有詩集《萊峯吟》。他的《飲斯干亭》,蓋歸裏後作。抄下:
天上多浮雲,白衣倏蒼狗。大造本無心,世俗較好醜。達哉阮步兵,全生託醇酒。結茅寄東皋,方廣可容畝。入門蟠磴曲,措置期不苟。間植百雜花,旋插竹與柳。峭壁俯清流,松枝或左紐。薜蘿多下垂,藤蔓每上走。舉目足幽曠,周旋有石友。我來飲茲亭,詩成酌大斗。人生貴適意,何者為不朽。富貴亦偶然,得喪盡烏有。莫放酒杯空,負卻持螯手。(《高密縣誌》卷十五下,民國二十四年版,第641頁。)
任坪擅畫,尤工木石。其畫清瘦淡雅,古趣橫生。
較他的為人競至如此遭遇,從史臣及鄉親,無不同情和敬佩。因此,《清史稿》為其立傳,鄉里傳頌良久。
任坪卒年74歲。有一子,名任士鑰.宇温叟,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戊子科鄉試中舉。侯選內閣中書舍人。年25歲卒。(《高密文史資料選輯 第15輯 明清進士傳略》)

任坪古籍記載

《(民國)高密縣誌》卷十四上
任坪,字雨若,康熙辛酉(1681)舉人,辛未(1691)進士,初授行人,遷刑部郎中,奉命視山東海道,晉監察御史。時皇儲未定,與同官十餘人疏請早正元良,慰天下望,謫從徵忒斯河,去京師八千里,荒漠絕遠,盛夏積冰雪,伐木編屋,處之怡然。及旋里,閉户日讀書臨池,人罕得見其面。著有《萊峯吟》、《奏疏》一卷 [1] 
《·卷清史稿二百八十六· 列傳七十三》
六十年三月,彝與同官任坪、範長髮、鄒圖雲、陳嘉猷、王允晉、李允符、範允?、高玢、高怡、趙成穮、孫紹曾合疏奏曰:“皇上深恩厚德,浹洽人心。茲逢六十年,景運方新,普天率土,歡欣鼓舞,而建儲一事,尤為鉅典。懇獨斷宸衷,早定儲位。”疏入,下內閣。時大學士王掞正密疏請建儲。後數日,彝等疏又上,上震怒,斥掞植黨希榮。於是王大臣奏請奪掞及諸御史官,從重治罪。越日,諭廷臣曰:“王掞及御史陶彝等妄行陳奏,俱稱為國為君。今西陲用兵,為人臣者,正宜滅此朝食。可暫緩議罰,如八旗滿洲文官例,俱委署額外章京,遣往軍前效力贖罪。”雍正四年,世宗以諸御史不諳國體,心本無他,詔釋歸,以原職休致還籍。
坪,字坦公,山東高密人。康熙三十年進士。自刑部郎中考選山西道御史,轉掌陝西道。赴軍,駐忒斯河。大漠荒寒,盛夏冰雪,坪處之怡然。及歸,閉户讀書,終老於家 [2] 
《清史稿 ·卷八 ·本紀八·聖祖本紀三》
三月乙丑,羣臣請上萬壽節尊號,上不許,曰:“加上尊號,乃相沿陋習,不過將字面上下轉換,以欺不學之君耳。本朝家法,惟以愛民為事,不以景星、慶雲、芝草、甘露為瑞,亦無封禪改元之舉。現今西陲用兵,兵久暴露,民苦轉輸。朕方修省經營之不暇,何賀之有?”庚午,賜舉人王蘭生、留保進士,一體殿試。甲戌,先是,大學士王掞密疏復儲。至是御史陶彝、任坪、範長髮、鄒圖雲、陳嘉猷、王允晉、李允符、範允?、高玢、高怡、趙成簁、孫紹曾疏請建儲,上不悦,並掞切責之,命其子詹事王奕清及陶彝等十二人為額外章京,軍前效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