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可澄

鎖定
任可澄(1878—1946),貴州普定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舉人。戊戌變法後,朝廷有“停科舉,興學堂”之議。可澄為最後一科舉人,中舉後試授內閣中書。任職年餘後離京回鄉,與唐慰慈,徐叔彝在省城貴陽開辦師範傳習所,結業學生兩班。三十二年(1906),在南明河右岸創建貴州公立中學堂,開辦新學,為貴州近代中學教育之開始。 [1] 
中文名
任可澄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貴州普定
出生日期
1878年
逝世日期
1946年

任可澄人物簡介

任可澄,原名文熔,字志清,別號匏叟,貴州安順人。清光緒四年(1878年)生。1897年取拔貢,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以第四名中舉,次年授內閣中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為貴州學務參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黔學會會長。宣統元年(1909年)任憲政預備會會長。民國9年(1920年)11月,貴州發生“民九之變”,12月7日,任可澄在危難之際被推為臨時省長,後掛冠而去。其一生在從政、興學、修志、考古諸方面,均有可書之成果。 [4] 

任可澄人物年表

任可澄,原名文容,字志清,號飽叟。貴州安順人,出生於一個封建官像家庭。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任可澄中舉人,次年,考取內閣中書,在北京做了一年多的閒官,因丁憂回籍。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可澄約同貴陽巨紳唐爾鏞、徐天敍興辦了“貴州官立師範傳習所”,為貴州的新式教育培養了第一批師資。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他又與唐爾鏞、華之鴻等人創辦了通省公立中學堂、優級師範選科和憲羣法政學堂等新式學校。在通省公立中學堂裏,任可澄主講國文、史地、讀經等課程。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他任貴州黔學總會會長。
宣統元年(1909年),他與唐爾鏞等為首組織憲政預備會,不久,唐爾鏞因家庭官司離黔,任可澄被推為會長。他們先後發行了《黔報》、《貴州公報》,鼓吹立憲。
任可澄領導的憲政預備會在省諮議局選舉、教育總會會長的任命等問題上與自治學社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他曾向清政府密遞自治學社主要負責人的名單,以便官府按名捕拿,只是由於武昌起義成功,革命形勢發展,這一陰謀未能得遙。雲南重九起義的消息傳來,任可澄建議電召西路巡防營管帶劉顯世率團練武裝500人星夜來省,以資捍衞清政權。自治學社為了實現“不流血的革命”,主動與憲政預備會攜手合作,可是,任可澄私下卻勸沈瑜慶效法江蘇程德全,做“半獨立”表示。
農曆九月十三日(11月3日)晚,自治學社聯合陸軍小學學生和新軍發動起義,次日貴州推翻清王朝統治。劉顯世由於任可澄等的推薦,也擔任了軍事股長一職。革命黨人的妥協,給以任可澄為首的“憲政派”造成了鑲奪革命成果的機會。任可澄和劉顯世還假借密院名義,致電雲南都督蔡鑼,請蔡指派在滇的貴州立憲黨人劉顯治、熊範典為代表,參加各省都督代表會議。任可澄在政府各部門處處安插黨徒,還扶持退職官條和守舊鄉紳郭重光等人組織了“者老會”,破壞新政權。1912年3月1日,在任可澄、劉顯世、戴裁等立憲黨人的請求下,唐繼堯率滇軍到達貴陽。3日,貴州軍政府即被顛覆。在唐繼堯為都督的軍政府裏,任可澄擔任了參贊兼秘書長的要職。1913年,任可澄被袁世凱任命為黔東觀察使,次年春被舉為約法會議的議員,6月任鎮遠道尹,8月升任雲南巡按使。
1911年武昌起義,11月14日自治學社為首在貴陽舉事成功,成立貴州軍政府。推舉陸軍小學教練楊藎城為都督,張百麟任樞密院院長,可澄任副院長。
民國元年(1912)2月,劉顯世引滇軍唐繼堯部入黔,推翻貴州軍政府。張百麟出走,可澄擁唐為貴州都督,自任秘書長。8月唐繼堯回滇,劉顯世當政,改任參贊。
3年(1914),為約法會議代表赴京,後任雲南巡按使,到雲南視政。時貴州有編修地方誌之議,以此為由回鄉,備修通志。 [1] 
1915年8月,“籌安會”策動擁袁復辟帝制。12月,袁政府的法制局要求各地明確表態,時任雲南巡按使的任可澄召集著名人物開會,謀劃擁戴事宜。任可澄還親擬奏稿,準備會同唐繼堯等奏報勸進,但滇中反對帝制的聲浪已經很高,任可澄不得已以個人名義電呈袁世凱,用沸泣而速的語氣請袁不必稱帝。蔡鈣到滇後,滇軍將士一致擁護武裝反袁,任可澄迫於形勢加入了護國討袁的行列,並參與起草了1915年12月25日的雲南“獨立”通電,為護國運動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1916年7月,黎元洪任命任可澄為雲南省長,發出通告準備就職,因不能服眾,任可澄只好以腦病復發為由,離開雲南回貴州。在貴州他主持貴州通志局,編修《貴州通志》。
1919年初,成立貴州政治會議,曾推舉任可澄擔任這個組織的會長,但政治會議很快流產。
1920年11月初,“新派”發動了“民九事變”,時任督軍署參謀長兼警察廳長的何應欽派人找到任可澄,策動省議會推舉為臨時省長,任可澄深知興義系兩派鬥爭的內情,不願再卷人政潮,潛離貴陽,回到安順,後仍被何應欽等請回貴陽,推舉代理省長半年多。
1920年11月,貴陽發生“民九政變”,劉顯世倉皇逃走雲南,任可澄迴避安順故里。貴州省長遺缺,公推可澄代理省長,返省收拾殘局。
1921年,袁祖銘率“定黔軍”進貴州省奪得大權,留任參贊。 [1] 
1922年夏,袁祖銘為借重任可澄的聲望,致函任可澄,請他出任省長一職,任可澄未就,僅任參贊。其後,他一直效力於《貴州通志》的撰修,在政治上則更趨於保守。 [2] 
1925年2月,還污衊北伐戰爭為“赤化”。
1926年6月,他又出任張作霖控制的北京政府的教育總長。10月,任可澄賦閒北京,不久返回貴州,仍主持通志局。
1926年周西成任省長,未在省內安排可澄官職,出任北京政府教育部長。半生的宦海生涯,可澄已深感厭倦,任職半年回省,致力主修《貴州通志》。
1934年,南京國民政府授任雲貴監察使,到昆明事職四年。解職後留戀滇山滇水,又留居二載。後因《貴州通志》牽掛,乃於1940年回貴陽。 [1] 
1938年解職後又留住昆明兩年。因《貴州通志》牽掛,於1940年回貴陽。
1944年12月,日軍人侵黔南,任可澄移居重慶。
1946年11月帶病返回貴陽,後轉赴昆明就醫,因腦溢血治療無效病逝,終年69。 [2] 

任可澄個人作品

任可澄一生,除了主持編修《貴州通志》,並撰寫其中的《前事志》外,還有《讀史睡錄》、《且同亭筆記》、《續夏曾佑<中國歷史>宋元明清編》、《黔語》、《藏山堂詩文詞稿》等著作。 [3] 
參考資料
  • 1.    安順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安順市志》(下),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65頁。
  • 2.    馮祖貽,曹維瓊,敖以深主編:《辛亥革命:貴州事典》,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9-251頁。
  • 3.    馮祖貽,曹維瓊,敖以深主編:《辛亥革命:貴州事典》,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51頁。
  • 4.    歷史文化名人--任可澄 - 貴陽市人民政府  .貴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