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以色列谷

鎖定
《以色列谷》是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以)顧克文(Edouard Cukierman),丹尼爾.羅雅區(Daniel Rouach),(中)王輝耀(Huiyao Wang) [1] 
作    者
(以)顧克文(Edouard Cukierman)、丹尼爾.羅雅區(Daniel Rouach)、(中)王輝耀(Huiyao Wang)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1月1日
頁    數
224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11489894
原作品
Israel Valley:Creating Shields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內容簡介
"創業的國度"以色列因為自然資源的匱乏以及周邊國家的敵對態度,選擇了一條科技興國的道路,並在重要的高科技領域(如軍用設備、通信和信息系統、生物科技、環境科學等)佔據了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在以吸引科技企業而著稱的納斯達克交易所中,僅有800萬人口的以色列貢獻了147 個上市公司,僅次於來自美國、加拿大和中國的上市企業數量。正是因為以色列在科技創新和商業轉化方面的出眾表現,這個國家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大量資本投資。 當下的以色列,與建國伊始相比,已實現了改頭換面,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方向已得到肯定:智力是以色列最堅厚的資本。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為智力的存續所做出的奮鬥造就了該國的經濟與企業,也成就了其經濟龍頭行業的氣質。 中國企業如何在以色列找尋一種商業上互利可續的模式,提升產業的科技水平、企業的生產效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以色列谷"是以色列...(展開全部) "創業的國度"以色列因為自然資源的匱乏以及周邊國家的敵對態度,選擇了一條科技興國的道路,並在重要的高科技領域(如軍用設備、通信和信息系統、生物科技、環境科學等)佔據了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在以吸引科技企業而著稱的納斯達克交易所中,僅有800萬人口的以色列貢獻了147 個上市公司,僅次於來自美國、加拿大和中國的上市企業數量。正是因為以色列在科技創新和商業轉化方面的出眾表現,這個國家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大量資本投資。 當下的以色列,與建國伊始相比,已實現了改頭換面,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方向已得到肯定:智力是以色列最堅厚的資本。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為智力的存續所做出的奮鬥造就了該國的經濟與企業,也成就了其經濟龍頭行業的氣質。 中國企業如何在以色列找尋一種商業上互利可續的模式,提升產業的科技水平、企業的生產效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以色列谷"是以色列創新內涵的濃縮。關注"以色列谷"在經濟領域和科技領域的突出成就,關心以色列谷繁榮的原因,無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提供啓發與思索。 顧克文 是Catalyst基金的創始人與首席執行官,Cukierman投資公司的董事長,曾擔任Astra技術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Astra是以色列風險投資基金的佼佼者之一。顧克文獲得了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與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學士學位。他是以色列國防軍(IDF)的預備軍官(危機談判與人質解救部隊)。 丹尼爾·羅雅區 博士 是ESCP歐洲商學院的副教授,曾任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負責人,自1998年以來擔任以色列理工學院客座教授。他是技術轉移與經濟競爭情報方面的國際專家與諮詢師,是IsraelValley.com網站創始人、以色列-法國商會(特拉維夫)主席。 王輝耀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展開全部) 顧克文 是Catalyst基金的創始人與首席執行官,Cukierman投資公司的董事長,曾擔任Astra技術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Astra是以色列風險投資基金的佼佼者之一。顧克文獲得了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與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學士學位。他是以色列國防軍(IDF)的預備軍官(危機談判與人質解救部隊)。 丹尼爾·羅雅區 博士 是ESCP歐洲商學院的副教授,曾任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負責人,自1998年以來擔任以色列理工學院客座教授。他是技術轉移與經濟競爭情報方面的國際專家與諮詢師,是IsraelValley.com網站創始人、以色列-法國商會(特拉維夫)主席。 王輝耀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經濟組召集人,九三學社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北京市政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曾擔任中組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國際人才戰略專題研究專家組組長,《國家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起草組特邀專家等。 曾先後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高級研究員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客座研究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導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