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以意運法

鎖定
清代沈德潛關於詩歌作法的主張。
中文名
以意運法
出    處
《説詩晬語》

以意運法概念出處

沈德潛《説詩晬語》: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應,承接轉換,自神明變化於其中。若泥定此處應如何、彼處應如何,如磧沙僧解《三體唐詩》之類。不以意運法?”

以意運法概念解釋

沈德潛曾是葉燮的學生,雖在總體上背離了葉燮,提倡格調説,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受葉燮的影響。如關於詩法,他也認為,詩的寫作方法要講究活法,任其自然,“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根據內容需要而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以意運法”,而不能讓內容服從法,使法成為僵死刻板的框框。詩歌作法應以“水流雲在,月到風來”一樣,出於自然。不應不管內容如何,死守法規,以法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