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代晶

(青海省中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鎖定
代晶,女,中共黨員,師從全國名中醫陸長清,青海省中醫院兒科主治醫師,2007年畢業於甘肅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兒科已經十年有餘,在小患者的家長羣體中有很好的口碑。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佈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1] 
中文名
代晶
畢業院校
甘肅中醫藥大學
性    別
工作單位
青海省中醫院

代晶人物事蹟

緣起家人健康 立志自修良醫
代晶出生在甘肅省榆中縣,在她16歲時,小侄子患了一場大病,當時醫生診斷是“上感”。雖一開始就求醫服藥,但病情卻日益增重,家裏人曾三次登門邀請當地某名醫出診求治,而那位“名醫”不是今天沒空,就是明天不便,終未請到。那時,病勢沉重,神志已欠清晰,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態,全家焦慮,幾將無望。後來,幸而請到一位過路的赤腳醫生,給了幾副草藥喝下之後不久病情好轉,化險為夷,全家歡欣,對那位醫生感激得“恩同再造”。代晶經過小侄子那次的大病以後,看到了中醫的神奇,下定了學習中醫的決心。她父親也同意了,但要求她學醫就必須當一個好醫生,並再三告誡她,光有看病的本事還稱不上好醫生,還必須具有與病人痛癢密切相關的“割股之心”才稱得上一個良醫。
師從名醫陸長清 繼承醫術醫仁心
2002年,代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甘肅中醫藥大學,經過五年不斷的學習,掌握了中醫內、外、婦、兒等常見病及多發病的整治,中醫兒科成績尤為突出,2007年9月至青海省中醫院兒科工作,跟隨全國名中醫陸長清學習中醫兒科,系統學習了陸老對小兒呼吸系統疾病、脾胃疾病及疑難雜症的治療,她在跟師期間用心去問病史,用心切脈、記錄老師的處方,在四診之後自主思考患者病症症型,用何種主方,怎樣加減,然後對照查看與老師的辯證思路是否一致,選方用藥是否相同。若相同,則知道自己的辯證思維和老師一致;若不同則考慮自己的差距在哪裏,哪些藥用的得當或欠妥當,老師用藥的原因等等,有些特殊用方用藥或特殊劑量則更需要仔細的揣摩。
通過五年的跟師學習,較為全面地掌握了陸老的用藥思路。2010年起,代晶獨立上門診,秉承陸老用藥“輕、靈”的特點,親和耐心對待病人,繼承發揚陸老做好人、做好醫生的優秀風格。櫛風沐雨,卻歷久彌堅;治病救人,這種情愫,世事變遷,卻純樸依然。
學無止境勇創新 用心鑽研秉初心
醫生間玩笑説“寧看十大人,不看一小孩”,是因為往往十個小孩的費用不抵一個大人的費用,在工作中兒科醫生比其他醫師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小兒科是“啞科”,這就考驗醫生多問多觀察,通過對家屬的有關詢問,蒐集一點一點的病情信息;對患兒細緻入微的觀察,捕捉一點一點的病情變化。
一個冬日的上午,一位母親抱着孩子來看病,陪同而來的有孩子的父親、爺爺、奶奶等五六位親人。據瞭解,孩子出生才15天,但總是莫名的哭鬧、不吃奶已經兩天了,患兒的家長不明白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量體温不發熱,全身皮膚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情況,只好來求助醫生。經過仔細查體,代晶發現孩子緊握的左手無名指上纏繞着一根頭髮,手指未端已經明顯充血腫脹,頭髮已嵌入患兒的皮膚裏,在紅腫破損的皮膚勒痕處有膿液流出,因為正值隆冬,患兒包裹過嚴,而新生兒的小手又常常緊握,孩子的家長沒有注意到這根細細的害人頭髮,導致患兒受到傷害。如果當時沒有做到細緻入微的查體,估計也很難發現問題的所在。隨着患兒數量的不斷攀升,她每日接診患兒約60餘人,常年累月天天這樣的忙碌,代晶未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她的無私奉獻精神深深感動着每一個人。
做為一名醫生,只有不斷地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患者信任。近幾年來,代晶多次外出進修學習,帶着平時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虛心向專家教授請教,不斷學習和掌握中醫兒科疾病治療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療法,瞭解兒科發展的新動態,積累優秀經驗。回到醫院後,她把學習到的新技術廣泛應用於臨牀,盡力減輕患兒的痛苦和家長的經濟負擔。率先在青海省內開展了冬病夏治三伏貼防治小兒哮喘,小兒捏積療法聯合小兒消食合劑治療小兒厭食症等,採用這些新的技術既免去了打針吃藥的弊端,又節約了醫藥費用,現已廣泛應用於臨牀,達到了青海省領先水平。積極開展新技術和新研究,已撰寫7篇論文在國家刊物上發表,2項“三新”技術獲省內先進。她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得到了領導、同事的讚譽及患者的認可,為醫院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 

代晶所獲榮譽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佈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1] 
2023年,入選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11月度人物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