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代州文廟

鎖定
代州城內有一座規模宏大的代州文廟。代州文廟唐代創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因戰事被燒燬,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知州李元鳳倡議捐款重修,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竣工,形成了佔地15000餘平方米的古典建築羣。1986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代州文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代縣
佔地面積
15000餘平方米
地    位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代州文廟地理位置

代州文廟位於代縣汽車站旁500米處,始建於唐朝,原是一座儒學學府。該廟共有三重院落,前院主要建築有欞星門、戟門、泮池等。中院是文廟的主體建築,內有祭祀孔子的大成殿,金碧輝煌,佈局疏朗,大成殿兩側的房舍,原本是學生讀書的地方。後院則是祭祀歷代儒學高人的地方。

代州文廟人文歷史

代州文廟,是州一級的儒學學府,坐落於代縣城內。這座文廟,初建於唐朝,到元朝時因戰爭而被毀,元末明初重建,明、清兩代不斷增修,清朝同治年間再次大修,歷時二年,形成的規模。

代州文廟內部結構

文廟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分為前、中、後三座院落。
後院建有崇聖祠,是祭祀孔門後學和歷代大儒的地方。每年春秋兩季,州里學生來文廟讀書,都必須到這裏祭奠,以表示他們對先聖的崇仰。
由後院步入中院,這裏是儒學的中心所在。正北是大成殿,這是祭奠儒學大聖人孔夫子的地方。因為從唐朝開始,孔子就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所以凡是古代的州、縣學校以致於國學,都為他修築殿宇,定期舉行隆重的祭奠。這座大成殿,上覆琉璃瓦,金碧輝煌,巍峨壯觀,是遠近聞名的。大成殿兩側,分別建有東西廊廡各15間,那是州里選送的學生讀書的地方。大成殿正對着的雕欄維護的露台,是學生課餘休息和討論問題的地方。
由中院兩側的小門而出,來到前院。前院正北為戟門,戟門正對的是六柱五層樓閣的欞星門。所謂戟門,就是在門前樹有戟一類的兵器,以表示這是官署。因為古代的州學所在地,同時也是學宮,即主管教育和考試的官署,所以在它的門前立戟,以示尊貴。什麼又叫欞星門呢?欞星,本來稱靈星,是天田星。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為了風調雨順,百姓安樂,就命令祭祀天田星,作為祭天的頭等要事。到了宋代,孺家把孔子與天相配,所以在孔廟和儒學中,也都把祭祀孔子當作祭天,所以都築有靈星門樓,用以祭祀孔子。演變到後代,人們覺得漢代祭祀天田星是為了求得農業豐產,與孔廟裏祭祀天田星當作祭祀孔子沒有關係,又見門的形狀好像窗欞,就把“靈星”改為“欞星”。這樣一變,後代的人們就不知其原委了。只有瞭解了這些,對這座建築的含義才會明白。
戟門和欞星門之間的空地上,築有泮池和星聚池。泮池前有古槐兩株,為唐代建廟時所植,莖粗兩圍,一株已中空,洞可容人。所謂泮池,本由春秋時魯國的泮水而來,魯國在泮水上建立了學宮,稱為泮宮,後代因魯國是儒學興起的地方,所以在學宮中都鑿一水池,當作泮水。至於星聚池,一方面是用以在水中觀察天象,另一方面也象徵羣星匯聚。
文廟的欞星門前,還有“萬仞坊”,“萬仞坊”兩側,有東西對稱的“仰聖”、“崇賢”二坊。
文廟之東西,各建忠義祠、文昌閣和明倫堂、節孝祠。忠義祠左右是清代學正、訓導的辦公地。這些建築與文廟一起,組成一組宏大的儒學建築羣。遊覽了這座儒學建築羣,不僅可以看到古代的建築藝術,而且能夠通過它瞭解古代的學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