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仙橋飛渡

鎖定
仙人橋俗稱“仙橋飛渡”,在廣東省蕉嶺縣文福鎮暗石村仙人寨,這一座古色古香天然岩石構成的橋,人稱“仙人橋”,因橋下有深60米,高10米的天然喀斯特溶洞,千奇百怪,加上“仙人造橋”的神奇傳説,邑人定為“仙橋飛渡”,為蕉嶺八景之一。 [1] 
中文名
仙橋飛渡
俗    稱
仙人橋
地    區
廣東省蕉嶺縣文福鎮暗石村仙人寨
傳    説
仙人造橋
仙橋飛渡
仙橋飛渡(3張)
蕉嶺縣文福鎮暗石村發現一處大型喀斯特溶洞,洞內不僅有千姿百態的奇異景觀,還有明洞、暗洞、地下河“三合一”獨特結構,極具科考和觀賞價值。據自然地理專家初步論證,這是梅州市迄今發現的首個喀斯特旱洞,填補了梅州市喀斯特構景地貌的空白。
這個喀斯特溶洞被當地人稱為“仙橋飛渡”,是蕉嶺“老八景”之一(注:“老八景”是該縣建國前公認的八個聞名景觀,2005年該縣推出“新八景”)。
來到暗石村,沿着慈渡寺旁的石階而下,抬頭仰望,只見兩山之間橫架着一塊大石,長約20米,狀若一座弧形的橋,這就是有名的“仙人橋”。橋旁巖洞長約60米,高十幾米。來到巖洞口,抬頭可見“仙人洞”三個字。從洞口往左側行走,有一狹長暗洞,裏面一片漆黑。打開手電筒探看,發現洞頂不斷滴水,滴在地上或巖壁上的水結成白色石筍;巖壁上岩脈晶體閃閃發亮,猶如鑽石閃爍。再往前走,發現洞口已被水泥封住。據當地村民介紹,此路可通往福建,因擔心小孩來此玩耍走丟,村民便用水泥封住去路。從大洞口往右側進入,只見千百條石鐘乳或懸或立,長的如玉柱,短的若石筍,結成千奇百怪的形狀;巖壁長期風化,有些還附着地衣和苔蘚等植物,表面五顏六色,頗為好看。站在此處,記者才發現這裏為該溶洞第二層,而下方的溶洞第一層更別有洞天。
沿着迂迴曲折的溪澗進入忽明忽暗、深幽莫測的巖洞第一層,只見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環繞溶洞主體一圈,溶洞底座有一處如刀削般平整,上前見大小不一的凹穴。據介紹,這可能是長期受河水沖刷溶蝕所致。崖壁上方的石幔千姿百態,與周圍茂盛葱翠的植物、淙淙作響的流水相得益彰。 [2] 
非關鬼斧與神工,翠壁丹崖倚半空。
飄涉宛如天上鵲,縈行還似雨餘虹。
玉人消煙三更月,黃石書懷兩袖風。
橋外白雲橋下水,倩誰寫入畫圖中。
仙人橋在村口兩山之間橫架一塊大石,寬約3米,高約12米,長22米,狀若一座弧形長虹,橋下有小溪涓涓幽泉激石流出,溪旁翠竹垂柳,怪石錯落,清晨白霧縈繞,似若仙境。相傳千百年前,有道士不知從何處來,結廬其間,朝夕修真煉丹,也不知經過多少寒暑,只見他朝朝暮暮,無間風雨,或靜坐沉思,或虔誠誦經,鍾罄不輟,丹爐火旺。有一天晚上,正是月白風清的十五月圓之夜,那位從不與人往來,誰也不知道他姓名的道士,就在子夜圓月當空的時候,步上仙人橋,冉冉騰空,飛渡昇天而去。此後,這塊突起的岩石,便被人們稱為“仙橋飛渡”。
橋旁有一天然巖洞,深約60米,高約10多米高低不等。此巖在地理學上來説,是屬喀斯特地形之一部,因岩石經過長年累月風化,雨水侵蝕,致使石灰石受到碳酸水的溶解,久而久之遂成此巖洞。巖洞內怪石奇觀,無數是石長短不一,懸掛在巖壁上,上垂下矗,互引撐住,長長的如玉柱,短短的若瑤簪。有的如竹筍倒懸,有的又像香菌掛壁。有石鼓高懸,形狀似鼓,用木擊之如鼓聲咚咚作響。有石鍾掛壁,泉水順流而下,似有叮噹謦鳴。如此天然妙境,令人歎為觀止。洞內巖壁處散居着無數石燕,穿梭飛翔,又為洞中一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