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仙人紅薯

鎖定
仙人紅薯,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1] 
仙人紅薯生產地域地處石灰岩山地區,仙人紅薯薯個均勻,薯型仿錘,橢圓,圓筒,塊根表面光滑平整,內外皮層色鮮豔麗漂亮。 [2]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仙人紅薯”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中文名
仙人紅薯
產地名稱
山西省陽泉市盂縣
品質特點
薯個均勻,塊根表面光滑平整,內外皮層色鮮豔麗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046號  
批准時間
2013年12月30日

仙人紅薯產品特點

仙人紅薯外在感官特徵

仙人紅薯薯個均勻,薯型仿錘,橢圓,圓筒,塊根表面光滑平整,內外皮層色鮮豔麗,每千克含幹物質258克以上。 [2] 

仙人紅薯內在品質指標

仙人紅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譜尼測試檢測結論“該產品經檢測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質量控制技術規範—仙人紅薯》的要求。”樣品等級為新鮮正常,樣品基數為30000千克檢測項目和實際檢測質為澱粉13.2%大於規範規定值1.4%,總膳食纖維2.21%大於規範規定值0.57%,每百克含鈣29毫克大於規範規定值7毫克。每百克含鎂18.2毫克大於規範規定值5.2毫克,每百克含鉀324毫克大於規定規範值64毫克。維生素E總量每百克為19.23毫克大於規範規定值5.43毫克,每百克含維生素C14.4毫克大於規範規定值4.4毫克。通過產品檢測賴氨酸每100克含量在79.95毫克,超過規範規定值52.95毫克是中國規定標準的3倍。 [2] 

仙人紅薯產地環境

仙人紅薯生產地域地處石灰岩山地區,遠離工業“三廢”污染,地潔田淨,海拔較低,積温較高,田面平整,地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土壤結構良好,肥力高,適宜性廣。仙人紅薯生產地域土壤pH值在7.1—7.2之間,有機質含量平均在1.8%,這一自然優勢被專家譽為氣候上的微生物發酵帶,土壤中的硒含量豐富,自然肥力的較高和疏鬆肥沃的土壤,特別適宜甘薯生長。生產地域屬盂縣黑硯水河流域,起源法輪村,向東南流經東木口、仙人、東莊頭、沙井南折向北流入河北境內,注入滹沱河支流清風河,黑硯水流在盂縣境內長21千米,流域面積70平方千米為季節性河流最大洪峯流量250立方米/秒。流域降水量均勻,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種植業灌溉用水水質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用水標準,水質質量合格,特別適宜仙人紅薯的生產。仙人紅薯產區屬暖温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8.7℃,相對濕度年平均在30%—40%之間,年日照指數2886.3小時,年降雨量500—600毫米,無霜期165—170天,全年≧10℃的活動積温為3156.3℃,年平均風速為2—3米/秒,是仙人紅薯的獨特生長氣候條件。 [2] 

仙人紅薯歷史淵源

仙人紅薯歷史悠久,《陽泉市志第九卷》記載,“薯類包括馬鈴薯和甘薯,甘薯分佈於全境廣大農村,以盂縣為最,種植面積佔到全市總種植面積的84%。”《陽泉市志第九卷》還記載了“民國35年,平(定)東縣(在今東莊頭原路北縣所在地)自河北引種甘薯成功後,全境逐漸推廣。”
《史志》記載“民國25年,盂縣種植面積就5萬餘畝。” [2] 

仙人紅薯生產情況

仙人紅薯
仙人紅薯(5張)
2013年,仙人紅薯種植面積1000公頃,年產優質仙人紅薯30000噸左右。 [3] 
2015年,仙人紅薯產量紅薯200噸,創造產值1400萬元。 [4] 
2018年,仙人鄉共種植1000畝紅薯,堖上村建設了百畝紅薯種植基地。 [5] 

仙人紅薯產品榮譽

2011年,仙人紅薯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4]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仙人紅薯”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仙人紅薯地理標誌

仙人紅薯地域保護範圍

仙人紅薯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盂縣仙人鄉的張莊村、獅子神、張萬、山西峪、楊家水、石峪良、楊樹凹、桑樹凹、刁王崖、岺底、裏山南、石圪澤、外山南、仙人村、交口、莊上、沙井、又道溝、東莊頭、水佔、陽坡、石寶、堖上、角雨、會里、東莊、七里峪、北坡、西峪、攔裏等30個行政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12°54′00″—114°04′00″,北緯37°40′00″—38°31′00″。 [1] 

仙人紅薯質量技術要求

產地環境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NY5010-2002)”的規定,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地塊。根據不同用途選擇高產、優質、抗病毒的適宜品種,種薯要均勻,無斑點、疤痕。相關標準GB 4258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 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 5010-2002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境條件標準;NY 5304-2005無公害農產品 甘薯農業產品標準。種植基地選擇在海拔高度500—600米左右的地域,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地勢背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無公害食品甘薯生產技術規程》。
安全要求:仙人紅薯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嚴格執行無公害食品甘薯ZBB23007-1985,無公害食品甘薯產地環境NY5304-200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農藥合理使用標準,GB/T8321;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4285等國家強制性規定。
1、育苗
1.1牀址選擇及苗牀製作
1.1.1牀址牀址要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和管理方便的地方。
1.1.2苗牀製作
1.1.2.1塑料薄膜覆蓋育苗法苗牀一般長5—7米,寬1.2—1.3米,深度30釐米左右。牀底要求中間高、四周低,南側深、北側淺,以使牀温儘量達到均勻和出苗整齊。
1.1.2.2露地育苗法牀一般做成1.0—1.3米寬的平畦,每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8—10千克,待氣温穩定達到育苗要求時,即可排種。
1.2精選種薯種薯純度96%,整齊度80%,不完整薯塊5%,皮色鮮亮光滑,無病無傷,未受凍害和濕害。
1.3排種
1.3.1排種時間春薯採用温牀育苗,一般在3月上、中旬排種;夏、秋薯露地育苗,提成種在4月上旬前後。
1.3.2排種方法温牀育苗排種較密,採用斜排方式;露地育苗排種較稀,斜排、平排均可。
1.3.3排種密度加温育苗,每平方米苗牀用種量20—25千克;露地育苗每平方米苗牀用種量8—10千克。種薯大小以200—250克較為適宜。
1.4苗牀管理
1.4.1排種至齊苗階段排種至齊苗階段以催為主,牀温保持在30℃—35℃,使高温催芽快長和抑制黑斑病;保持牀土相對濕度80%左右,如干燥時,于晴天中午適當澆水。
1.4.2齊苗至剪苗階段本階段以培育壯苗為目標,保持牀温24℃—28℃。澆水量可適當增加,保持牀土相對濕度70%—80%為宜。
1.4.3壯苗標準苗齡30—35天,葉片肥厚,大小適中,色澤濃綠,百株苗重量0.75—1千克,苗長20—25釐米,莖粗約5毫米,苗莖上沒有氣生根,沒有病斑,苗株健壯結實,乳汗多的苗。
2大田栽培
2.1深耕做壟耕翻深度以25—30釐米為宜,充分翻碎土粒,精心作茬,一般壟高25—30釐米。
2.2施基肥每次667立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復混肥30—40千克,尿素5—7.5千克。2.3栽插2.3.1剪苗剪苗時,要離牀土3釐米以上處剪,剪口要平,隨剪栽插,保持薯苗新鮮,有利於活棵和早發。
2.3.2栽插方法以雙行斜栽為宜,斜插入土中3—4個節,露出土表約2—3個節。
2.3.3栽插密度一般每667立方米大田春、夏薯3000—4000株,秋薯3500—4500株。
2.4大田管理
2.4.1查苗補苗栽插後,應及時查苗補栽,保證全苗。補苗應及早進行,補苗時應選用壯苗,栽後澆透水,活棵後追施“偏心肥”,促使晚苗快發,平衡生長。
2.4.2中耕除草薯田中耕除草,在生產前期封壟進行,一般2次左右。第1次中耕在活棵後結合施肥進行,第2次在封壟前結合促薯肥進行,中耕深度由深到淺,株旁宜淺,壟腳深鋤。
2.4.3追肥
2.4.3.1促苗肥在栽插後7—10天,薯苗活棵時每667立方米可追施尿不毒4—5千克。
2.4.3.2一般在封壟前進行,以氮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一般採用高濃度BB肥10—15千克,同時可進行葉面噴肥。方法是用0.5%尿毒加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連續進行2—3次。
2.5病蟲害防治
2.5.1主要病蟲害甘薯的主要病蟲害有甘薯黑斑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蟲等。
2.5.2防治原則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
2.5.3農業防治建立無病留種地,深翻地,精細培肥,培育壯苗,同時要實行輪作換茬。
2.5.4藥劑防治使用藥劑防治嚴格按照GB4528、GB8321(所有部分)規定執行。嚴格控制農藥用量和安全間隔期。
黑斑病:黑斑病的防治主要用藥劑浸種。根腐病。可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為10天。
莖線蟲病:可用藥劑40.7%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噴施,安全間隔期為14天。地下害蟲。薯田內地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等,可用辛硫磷50%乳油150—200克拌土15—20千克,結合後期施肥一同施下。
3收穫
3.1收穫時間
食用甘薯應根據市場需求,薯塊長到適宜大小時分批收穫上市,或收穫貯藏;加工甘薯在寒露至霜降之間,薯塊充分膨大、澱粉積累充分後收穫,在適期收穫範圍內,先收春薯,便於搶時加工切曬,後收夏薯先收留種薯,後收加工薯。在仙人紅薯生產銷售過程中,實行全程生產上市記錄。每年在4月份整地過程中,在農家肥中畝用辛硫磷50%乳油150—200g拌土15—20千克,結合後期施肥一同施下,殺滅地下蟲害;每年5月1日—5月7日適時插秧,一週後及時補苗,保證豐產;5月底進行第一次中耕,6月底進行第二次培土中耕;進入7—9月份分別進行提蔓技術處理;在寒露前10天及時收穫;在收穫中精選商品性較好的紅薯及時上市,並對所售商品進行嚴格的地塊、農户、等級、包裝、品種等事項進行登記記錄,建立完善的商品追溯制度。

仙人紅薯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仙人紅薯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仙人紅薯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規定生產和使用標誌,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仙人紅薯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結合標註形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