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付小兵

鎖定
付小兵,男,漢族,1960年8月14日出生於四川省資陽市,創傷和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1]  ,少將軍銜 [30]  ,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教授、創傷外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解放軍304醫院全軍創傷修復重點實驗室主任,全軍燒傷研究所副所長兼基礎研究部主任 [1]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31] 
付小兵於1983年從第三軍醫大學畢業後分配到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工作;1988年獲得第三軍醫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1年在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創傷外科研究室工作;1993年獲得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國,繼續在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創傷外科研究室工作;199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  ;1998年至2001年擔任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創傷外科研究室主任;2001年至2005年擔任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全軍創傷修復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2005年擔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全軍修復重點實驗室主任;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2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作為重大典型在全國宣傳 [3] 2021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1] 
付小兵長期從事創傷和創傷後的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研究,主要領域涉及創傷彈道學、生長因子生物學、幹細胞誘導分化與組織再生、嚴重創傷重要內臟缺血性損傷的主動修復與再生等長期從事創傷和創傷後 [1] 
中文名
付小兵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省資陽市
出生日期
1960年8月14日
畢業院校
西班牙馬德里大學
職    業
醫生、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華創傷醫學》
《現代創傷修復學》
《創傷、燒傷與再生醫學》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軍隊轉化醫學藝術》 展開
代表作品
《中華創傷醫學》
《現代創傷修復學》
《創傷、燒傷與再生醫學》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軍隊轉化醫學藝術》
《再生醫學:原理與實踐》 收起
主要成就
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1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性    別

付小兵人物經歷

付小兵
付小兵(14張)
1960年08月14日,付小兵出生於四川省資陽市 [4] 
1978年09月至1983年07月,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臨牀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3年04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83年08月至1985年08月,在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工作 [5] 
1987年08月至1988年01月,在雲南老山前線27軍80師醫院外科工作。
1985年09月至1988年07月,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創戰傷外科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8年02月至1988年08月,在四川外國語學院出國留學生培訓部學習。
1988年09月至1991年11月,在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創傷外科研究室工作。
1991年11月至1993年12月,就讀於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創傷修復學博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93年12月至1995年07月,在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創傷外科研究室工作。
1995年08月至1995年09月,在英國牛津大學創傷修復研究所工作。
1995年09月至1998年01月,在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創傷外科研究室工作。
199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998年01月至2001年01月,擔任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創傷外科研究室主任。
2001年02月至2005年02月,擔任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全軍創傷修復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
2005年02月,擔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全軍修復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
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6] 
2011年,成為國家973“創傷和組織修復與再生項目”首席科學家和全軍“十二五”戰創傷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 [7] 
2012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作為重大典型在全國宣傳;同年,帶領的 “創傷和組織修復與再生”創新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資助。
2022年1月9日,聯勤保障部隊隆重舉行晉升(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儀式,根據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的命令,付小兵晉升(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30] 
2023年10月11日,獲得2023年度吳階平醫學獎。 [33] 

付小兵主要成就

付小兵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付小兵長期從事戰(創、燒)傷基礎研究與臨牀轉化應用工作,主攻方向為戰(創、燒)傷修復與組織再生,工作性質為密切結合臨牀的轉化醫學 [7] 
1998年,付小兵在醫學雜誌《Lancet》首先報告了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燒傷創面的多中心治療結果,推動了中國基因工程生長因子類國家一類新藥的研發與臨牀應用。
2001年,付小兵在醫學雜誌《Lancet》首先報告了表皮細胞通過去分化途徑轉變為表皮幹細胞的重要生物學現象,為組織修復和再生提供了原創性的理論根據。
2007年,付小兵所帶領的團隊在國際上首先利用自體幹細胞再生汗腺獲得成功,為解決嚴重創燒傷患者後期的出汗難題提供了基礎 [8] 
2008年,付小兵發現了中國人體表慢性難癒合創面流行病學變化的新特徵,推動了中國慢性難癒合創面防控新體系的建立並取得一定的效果 [9] 
付小兵發起組建了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組織修復學組,參與主持召開了“再生醫學”香山科學會議和工程院“炎症與修復”工程科技論壇等,他還參與全軍和中國工程院“十二五”再生醫學方面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 [9] 
  • 學術論著
根據2020年10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付小兵主編出版《中華創傷醫學》《再生醫學:基礎與臨牀》和英文版《Advanced Trauma and Surgery》等學術專著23部,參編30餘部,在Lancet等中國國內外雜誌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 [1]  。1991年主編出版了中國國內第一部系統論述《生長因子與創傷修復》學術專著。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7.05
《創傷修復基礎》
付小兵,王德文主編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1999.11
《現代創傷修復學》
付小兵,王德文主編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2.05
《現代高新技術與創傷修復》
付小兵,王正國主編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7.08
《現代創傷敷料:理論與實踐》
付小兵,吳志谷主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03
《再生醫學原理與實踐》
付小兵,王正國,吳祖澤主編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08
《分子創傷學》
王正國,付小兵,周元國主編
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06
《糖尿病足及其相關慢性難癒合創面的處理》
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1.10
《慢性難癒合創面防治理論與實踐》
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2.10
《幹細胞臨牀研究與應用》
谷湧泉,韓忠朝,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3.05
《再生醫學基礎與臨牀》
付小兵,王正國,吳祖澤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3.08
《軍隊轉化醫學藝術》
秦銀河,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3.08
《糖尿病足及其慢性難癒合創傷面的處理》
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3.12
《糖尿病足及其相關慢性難癒合創面的處理 第2版》
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3.12
《中華創傷醫學》
付小兵著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4.04
《創傷、燒傷與再生醫學》
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4.08
《本科創新教材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龐希寧,付小兵著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4.08
《供基礎臨牀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龐希寧,付小兵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4.10
《付小兵院士集》
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4.11
《生物治療中的轉化醫學》
付小兵,韓為東,時佔祥主編
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
2015.10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習題集》
龐希寧,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6.03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實驗教程》
龐希寧,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6.05
《中華戰創傷學 第1卷 戰創傷學總論》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05
《中華戰創傷學 第2卷 顱腦戰創傷》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05
《中華戰創傷學 第3卷 口腔頜面部戰創傷》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06
《中華戰創傷學 第10卷 戰創傷修復、再生與康復》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06
《中華戰創傷學 第11卷 戰創傷護理與心理》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09
《再生醫學 轉化與應用》
付小兵,王正國,吳祖澤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6.10
《中華戰創傷學 第4卷 眼部戰創傷》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10
《中華戰創傷學 第5卷 耳鼻咽喉頭頸部戰創傷》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10
《中華戰創傷學 第6卷 胸腹部戰創傷》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10
《中華戰創傷學 第7卷 四肢、脊柱與骨盆戰創傷》
付小兵總主編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6.10
《中華戰創傷學 第8卷 特殊致傷原因戰創傷》
付小兵
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
2016.10
《中華戰創傷學 第9卷 特殊軍事企事業環境戰創傷》
付小兵
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
2016.11
《創傷基礎》
付小兵,王正國主編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01
《現代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龐希寧,徐國彤,付小兵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7.02
《生物治療專家共識與指導原則 2015》
付小兵,魏於全主編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9.02
《付小兵再生醫學》
付小兵主編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08
《組織修復與再生學科進展 2014-2019》
付小兵主編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2020.02
《生物3D打印與再生醫學》
付小兵,黃沙主編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0年10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付小兵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以第二完成人或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 [1] 
獲獎時間
獎勵名稱
獎勵名稱
獲獎人員
1989年
創戰傷組織損傷程度和範圍判定的理論及應用研究
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0年
外科用濾色清創眼鏡
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

1991年
投射物所致直接和間接損傷反應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6年
投射物所致直接與間接損傷效應,生長因子與軟組織創傷修復
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
幾種生長因子調控創傷修復機理及其應用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3年
創面延遲癒合發生機制與促癒合基因工程一類新藥的研發與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0] 
付小兵徐明波、李校坤、盛志勇、孫同柱、陳玉林、孫曉慶、王勇波、沈祖堯、趙冰 [28] 
2005年
嚴重創傷致重要內臟缺血性損傷主動修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1] 
付小兵、黎君友、盛志勇、呂 藝、孫同柱、賴業馥、陳偉、晉樺、孫丹、郭振榮 [27] 
2008年
皮膚損傷過度病理性修復新機制的發現及其應用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2] 
付小兵,盛志勇,程飈,陳偉,姜篤銀,李建福,孫同柱,趙志力,蔡 颯,劉宏偉 [26] 
2014年
解放軍總醫院器官損傷與修復綜合救治創新團隊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3] 
陳香美付小兵蔡廣研姚詠明,謝院生,孫雪峯,張旭,白雪源,吳鏑,魏日胞,張利,馮哲,朱晗玉,韓為東,吳傑 [29] 
2015年
中國人體表難癒合創面發生新特徵與防治的創新理論與關鍵措施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3] 
付小兵程天民陸樹良,李校堃,劉先成,呂國忠,姜玉峯,冉新澤,謝挺,肖健,許樟榮,徐巖,呂強,楊繼勇,張宏宇 [25] 

付小兵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截至2018年4月,付小兵帶領的創新研究羣體中,先後培養了2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次獲得總後科技金星、銀星以及新星稱號 [7] 
  • 編著教材
付小兵主編出版了研究生教材《創傷、燒傷與再生醫學》,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8]  [14] 
  • 團隊建設
付小兵整合瞭解放軍總醫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和304臨牀部的戰創傷研究力量,聚集科學目標,建成了中國第一個創新和諧的戰創傷與組織修復和再生創新研究羣體。他帶領的解放總醫院304臨牀部創傷外科研究室在2010年被評為北京市“皮膚損傷修復與組織再生重點實驗室”,在2011至2012全軍重點實驗室考核評估中繼續保持優秀,並晉升為全軍後勤重點實驗室。2012年付小兵牽頭申報的解放軍總醫院基礎醫學博士後流動站獲得國家批准,使解放軍總醫院獲得國家基礎醫學博士後流動站 [7] 

付小兵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3年
1995年
十大傑出青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 [7] 
2001年
優秀基層幹部
2002年
2004年
第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2004年
科技銀星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
2008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

2008年
國際創傷修復研究終身成就獎
國際創傷癒合聯盟
2009年
何梁何利基金會 [15] 
2009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11年
全軍醫學科技先進個人

2012年
全軍優秀共產黨員

2012年
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
《科學中國人》雜誌
2013年
中華創傷醫學終身成就獎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
2013年
中華燒傷外科終身成就獎
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分會
2014年
全軍優秀教師

2018年
法國醫學院外籍院士
法國醫學院 [21] 
2020年5月
2020年11月
第七屆樹蘭醫學獎 [22] 

2021年2月
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 [21] 

軍隊優秀專業人才特殊津貼


首屆全國百名優秀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一等功 [17] 

2021年10月
第六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23-24] 

2023年10月
2023年度吳階平醫學獎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 [33] 

付小兵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0年12月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第六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委員 [18] 
2013年12月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委員
2014年6月
中華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19] 
2023年1月17日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31] 

國際創傷癒合聯盟(WWHU)執委

亞洲創傷癒合聯盟主席

國家新藥評委

國家科技進步獎軍隊後勤專用項目評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九屆生命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委



軍隊科技進步獎評委

中華創傷學會組織修復學組組長以及全軍創戰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西澳大利亞大學博士論文評委

清華大學等一流大學客座教授

《國際創傷修復與再生雜誌》《中國科學(C輯)》《中華創傷雜誌
《國際下肢損傷雜誌》《第三軍醫大學學報》等雜誌編委或副主編 [20] 

付小兵所獲榮譽

2023年,付小兵榮獲“全軍科技工作先進個人”榮譽。 [32] 

付小兵人物評價

付小兵是中國戰創傷醫學和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領域公認的新一代領軍人物和優秀的學科與學術帶頭人,是軍隊醫療衞生戰線科技創新的“時代先鋒”。長期以來,付小兵從“牢記強軍使命、勇攀科技高峯、建立創新羣體、成果服務大眾”等方面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創、燒)救治能力和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為促進軍隊現代化衞勤建設、保障戰爭打贏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7] (中國軍視網評)
付小兵是中國現代創傷和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編著出版了中國國內第一部有關生長因子與創傷修復的專著,對中國之後大規模地開展這項研究起到了先導、推動和促進作用,他推動中國再生醫學從基礎研究轉化為臨牀應用的迅速發展 [17]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政治部電視宣傳中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