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仁風鎮

鎖定
仁風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地處於濟陽區東北部,東隔黃河與惠民縣相望,南隔黃河與鄒平縣相望,西與曲堤街道相連,北與商河縣毗鄰。 [2]  行政區域面積126.9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仁風鎮共有户籍人口67779人。 [3] 
1958年9月,成立仁風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稱仁風鎮。 [6]  截至2020年6月,仁風鎮下轄82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西街村。 [2] 
截至2017年11月份,仁風鎮財政收入完成5986萬元。 [7]  截至2019年末,仁風鎮有工業企業32家,其中規模以上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0家。 [3] 
中文名
仁風鎮
別    名
馬防城,迎風城
行政區劃代碼
370115104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
地理位置
濟陽區東北部
面    積
126.98 km²
下轄地區
8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西街村
電話區號
0531
郵政編碼
251414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城隍廟
車牌代碼
魯A
人    口
67779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仁風鎮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仁風隸屬濟陽縣第八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0月,屬三邊縣,轄原商河縣的二、三、四區,原惠民縣的二、三區(為惠民縣城至清河鎮以西地區)、原濟陽縣的曲堤、仁風、白橋一帶。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根據行署指示撤銷三邊縣,仁風區歸屬濟陽縣。
1958年9月,仁風人民公社成立。
1958年12月,隨濟陽縣併入臨邑縣。
1959年11月,改屬商河縣。
1960年1月,歸樂陵縣管轄。
1962年,復屬濟陽縣,分為仁風公社、三教公社、王圈公社三公社。
1984年4月,改稱仁風鎮。 [6] 
仁風鎮

仁風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仁風鎮下轄82個行政村:王家村、翟家村、趙家村、付家村、八户王村、三里村、江家村、官道村、高家村、談家村、前嶽村、官王寨村、路家村、楞子陳村、北街村、西張村、東張村、蘭家村、史坊村、史家村、李八村、肖家村、官莊村、西街村、平家村、新路村、田水村、崔家村、北劉家村、司坊村、羅家村、盧家村、東昇村、南街村、索家村、孫家村、王沙村、流河村、侯家村、後嶽村、東街村、南陳村、橋南王村、許家村、中張村、大里村、姚家村、王大狗村、北陳村、蔡家村、晉家村、朱家村、董家村、後喬村、前喬村、大牛李村、馬圈村、谷家村、張冉村、張秦村、三皇村、前圈村、小街村、後圈村、楊家村、四合村、宋家村、王老虎村、張辛村、夥侯位村、碼頭村、南劉家村、老桑渡村、王讓村、韓紙村、西孫家村、南霍村、高紙村、邢家村、新桑渡村、時圈村、姬店村。 [5]  鎮人民政府駐西街村。 [2] 

仁風鎮地理環境

仁風鎮位置境域

仁風鎮地處於濟陽區東北部,東隔黃河與惠民縣相望,南隔黃河與鄒平縣相望,西與曲堤街道相連,北與商河縣毗鄰。 [2]  行政區域面積126.98平方千米。 [3] 

仁風鎮地形地貌

仁風鎮地處黃泛衝擊平原,地形屬決口扇形地,地勢平坦。 [2] 
仁風鎮衞星地圖 仁風鎮衞星地圖

仁風鎮氣候

仁風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凍少雪。多年平均氣温12.8℃,無霜期年平均195天,年總輻射124.4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 [2] 

仁風鎮水文

仁風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海河兩大流域。黃河自韓紙村南入境,由西南而東北,在四合村出境,境內河道長13.25千米。徒駭河自鎮北部新路家村入境,由西向東,在蘭家村東北處1500米處出境,全長9.58千米。

仁風鎮自然災害

仁風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滂、風災、低温、霜凍、雷擊等。 [2] 

仁風鎮自然資源

2011年,仁風鎮有耕地面積12.13萬畝,人均1.9畝。 [2] 

仁風鎮人口

2011年末,仁風鎮轄區總人口6304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928人,城鎮化率7.82%。另有流動人口5792人。總人口中,男性31830人,佔50.48%;女性31213人,49.52%。2011年,人口出生率14.3‰,人口死亡率10.5‰,人口自然增長率3.8‰。 [2] 
2012年末,仁風鎮總人口63103人,其中男性31930人女性31173人,男女性別比例為102.42:100。 [7] 
截至2019年末,仁風鎮共有户籍人口67779人。 [3] 

仁風鎮經濟

仁風鎮綜述

2010年,仁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5.7億元,增長15%;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641萬元,增長29.9%;其中,國税完成312萬元,佔全年任務的161.6%,地税完成1179萬元,佔全年任務的104.2%,財政完成150萬元,佔全年任務的10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4億元,增長28%;農民人均純收入7660元,增長11.2%。
2011年,仁風鎮共完成財税任務1808.24萬元。其中,國税完成198.74萬元,地税完成1459.5萬元,財政完成150萬元。 [2] 
截至2017年11月份,仁風鎮財政收入完成5986萬元。 [7] 
截至2019年末,仁風鎮有工業企業32家,其中規模以上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0家。 [3] 

仁風鎮農業

仁風鎮以種植小麥、玉米、水稻、西瓜、蔬菜為主。 [2] 

仁風鎮工業

仁風鎮以棉花加工、木材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有大型板材、木材加工廠20餘家,形成了集速生豐產林、麪皮加工、板材加工為一體的木材產業鏈。 [2] 
2011年,仁風鎮工業增加值達10.億元,比上年增長11.2%,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5%。 [2] 
2017年,仁風鎮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涉零貿易企業1家、限上服務業2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億元、利税2.5億元。 [7] 

仁風鎮商業

2011年,仁風鎮有商業網點79個,職工1272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萬元,比上年增長16%。 [2] 

仁風鎮社會事業

仁風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仁風鎮有中心幼兒園1所;小學2所,在校3225人,專任教師1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77人,專任教師7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仁風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仁風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82個;各類文化專業户200個;各類圖書室82個,藏書50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84人。 [2] 

仁風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仁風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76個,病牀30張,專業衞生人員436名。 [2] 

仁風鎮社會保障

2011年,仁風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16户,人數1024人,支出106.62萬元,月人均88元。 [2] 

仁風鎮交通運輸

仁風鎮境內有濟東高速(在建)、國道二二О線穿境而過,境內仁鑫路、仁和路貫通南北,東西兩條主幹線曲王路、豐盛街與濟陽區曲堤鎮相連。 [2] 

仁風鎮歷史文化

仁風鎮地名由來

據傳,唐朝薛仁貴東征高句麗駐迎風鎮,迎風百姓紛紛殺雞宰羊款待軍隊,薛感動稱“迎風“真乃“仁義之風”也,“迎風”隨之改稱“仁風”。 [2] 

仁風鎮文物古蹟

  • 岳陽橋
岳陽橋坐落在南門外20米的護城河上,正衝南門,磚石結構拱形橋,是進出南門必經之路,也是仁風歷史古蹟之一。岳陽橋近處的一眼古井。據傳井水清澈透亮,水質好,口感美,以此水泡茶,清目開心,常飲能消除疲乏,提氣養神,延年益壽,境內人們以飲此水為時尚,盛夏時節,井前提水消暑者更是絡繹不絕。後來到此提水、談茶論事者越來越多。人們在岳陽橋上談古論今,有聚有散,路過此地的外域人也歇腳飲水,岳陽橋遠近揚名。後此橋毀於戰火,此井仍保留,但水質已被污染。

仁風鎮著名人物

  • 駙馬翟武班
駙馬翟武班,仁風翟家村人。清咸豐年間郎中,行醫至京城,恰遇四處張貼皇榜。一皇姑疾病在身,命在旦夕,榜請名醫診治,能治癒者,願以身許配。偶得消息,皇姑是因飲水喝下蒼蠅,疑慮成疾。翟郎中遂揭榜治病,隔帳號脈,當場施醫。皇姑口含一支雉雞翎而嘔吐,郎中將藏於指甲中的死蒼蠅偷擲嘔吐物中,道出皇姑“頑疾”所在,皇姑心病大除,身體康復。皇上兑現諾言,將皇姑許配翟郎中,並封御大夫。
  • 時濟雲
時濟雲(1892年~1970年)名毓龍,號霽禪,仁風鎮時家圈村人。著有《墨子哲學》《周易釋微》《古琴考》等書。《墨子哲學》一書曾受到梁啓超的讚許。終生熱愛教育事業。青年時代于山東省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後,先後在齊東、鄒平、濟南、惠民、濟陽等地從事教育。民國二十年(1931年),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投資1000多元建校舍9間,置學田40畝,創辦了齊東縣第四高等小學,並將自己珍藏的書籍獻出充實學校圖書館。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受梁漱溟之邀到鄒平參加鄉村建設研究,任五區鄉農學校總部主任。抗戰時期,創辦齊東私立復興中學,以遊擊辦學形式培養了大批抗日人才。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到濟南立達中學任教。建國初在濟南三中任教,直到1960年退休。退休後寄住在仁風完小,為仁風完小捐贈圖書1500餘冊。

仁風鎮榮譽稱號

2020年6月,仁風鎮被評為山東省第三批“非遺助力脱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