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

鎖定
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列寧批判俄國民粹派的主觀社會學,捍衞和闡述唯物史觀的重要著作。 [1] 
中文名
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
寫作時間
1894年
全名為《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回答“俄國財富”雜誌反對馬克思主義者的論文)》。寫於1894年,旨在回答民粹派的Н.κ.米海洛夫斯基等人在《俄國財富》雜誌上發動的對馬克思主義的進攻,揭露民粹派冒充“人民之友”,其實是人民之敵的真面目。原書共有3編,1894年6月開始分編出版。第2編至今沒有找到。中譯文載人民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列寧全集》第1卷。著作中批判了民粹派否認社會現象的“重複性”和“常規性”的觀點,論證了社會規律的客觀性質,提出考察和研究社會現象決不能象民粹派那樣從抽象的“人類天性”出發,而要從現實的社會經濟關係出發。為此就必須把社會關係分成物質關係和思想關係,堅持物質關係決定思想關係,注意隨時隨地探究適合於生產關係的上層建築;要把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看成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不僅把社會關係歸結於生產關係,還要把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著作中指出,這是馬克思在唯物史觀方面的重大貢獻。它推翻了那種把社會看作可按“長官意志”隨意改變的、偶然產生和發展的、機械的個人結合體的觀點。馬克思的這種歷史觀最初是一種假設,但以它為指導的《資本論》的問世,使它由假設成為科學地證明了的理論。為了批判民粹派鼓吹的“有批判頭腦”的“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列寧著作中論述了歷史必然性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的辯證關係,指出承認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決不是宿命論,絲毫無損於肯定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在於個人的活動只有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並同羣眾的活動結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成功。著作中還駁斥了米海洛夫斯基關於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説完全是以G.W.F.黑格爾的“三段式”為依據的論斷,劃清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同黑格爾唯心辯證法的原則區別,並指出只有唯物辯證法才是社會學中唯一的科學方法。著作還批判了民粹派的政治綱領,闡明瞭工人階級的歷史作用,第一次提出了工農聯盟是推翻沙皇制度和地主資產階級統治的主要手段的思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