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什剎海街道

鎖定
什剎海街道,北京市西城區下轄街道,道地處西城區東北部,介於東經116°21′57″~116°23′36″,北緯39°55′15″~39°56′51″之間。東起舊鼓樓大街地安門內大街地安門外大街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相鄰,南起景山前街、文津街、西安門大街西長安街街道相接,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新街口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街道相連,北至德勝門東、西大街與德勝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千米,總面積5.8平方千米。其中陸地5.5平方千米,佔94.1%。水域0.3平方千米,佔5.9%。 [1] 
清朝時期,什剎海地區分屬正黃旗、正紅旗和皇城地界。民國十七年(1928年),分屬內四區、內五區、內六區。1950年,分屬第四區、第五區。1952年,屬西四區。1958年,屬西城區。2004年9月,新街口北大街以東的新街口街道與廠橋街道合併為什剎海街道。 [1] 
截至2020年6月,什剎海街道下轄22個社區。 [2]  2011年,什剎海街道總人口11.43萬人,工業總產值3.1億元,財政總收入8.8億元。
中文名
什剎海街道
外文名
Shichahai Sub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北京市西城區
地理位置
北京西城區東北部
面    積
5.8 km²
下轄地區
22個社區
政府駐地
地安門西大街141號
電話區號
010
郵政編碼
100032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1.43 萬(2011年)
車牌代碼

什剎海街道建制沿革

清朝時期,什剎海地區分屬正黃旗、正紅旗和皇城地界。
民國十七年(1928年),什剎海地區分屬內四區、內五區、內六區。
1950年,什剎海地區分屬第四區、第五區。
1952年,什剎海地區屬西四區。
1958年,什剎海地區屬西城區。
2004年9月,新街口北大街以東的新街口街道與廠橋街道合併為什剎海街道。 [1] 
什剎海街道 什剎海街道

什剎海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愛民街、白米、簸蘿倉、大紅羅、鼓西、後海、後海西沿、護國寺、景山、舊鼓樓、柳蔭街、米糧庫、前海北沿、前海東沿、前鐵、雙寺、四環、松樹街、葦坑、西安門、西海、西什庫、西四北、西巷、興華25個居民委員會,下設488個居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什剎海街道下轄22個社區, [2]  辦事處駐地安門西大街141號。
前鐵社區
柳蔭社區
後海西沿社區
西海社區
前海社區
——

什剎海街道地理環境

什剎海街道地處西城區東北部,介於東經116°21′57″~116°23′36″,北緯39°55′15″~39°56′51″之間。東起舊鼓樓大街地安門內大街地安門外大街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相鄰,南起景山前街、文津街、西安門大街西長安街街道相接,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新街口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街道相連,北至德勝門東、西大街與德勝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千米,總面積5.8平方千米。其中陸地5.5平方千米,佔94.1%。水域0.3平方千米,佔5.9%。 [1] 

什剎海街道人口民族

2011年末,什剎海街道轄區户籍人口11.43萬人,其中城鎮户籍人口11.43萬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6.27萬人。
2011年,什剎海街道人口出生率7.6‰,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長率3.7‰。
2010年,什剎海街道人口普查轄區常住人口95433人,男性47533人,佔49.8%。女性47900人,佔50.2%。14歲以下7733人,佔8.1%。15~64歲77047人,佔80.7%。65歲以上10653人,佔11.2%。另有半年以上外來人口29901人。 [1]  [3] 

什剎海街道經濟

  • 工業
2011年,什剎海街道工業總產值3.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1064人。 [1] 
  • 商業外貿
2011年末,什剎海街道零售業年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上、批發業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商業網點29個。 [1] 
  • 財政金融
2011年,什剎海街道財政總收入8.8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9億元,比上年增長35%。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8億元,增值税1.1億元,企業所得税0.1億元,個人所得税2.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0%、28%、60%、37%。2011年末,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銀行等4家銀行設立了辦事處共8家。 [1] 

什剎海街道社會事業

什剎海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什剎海街道共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3039人,專任教師575人。小學8所,在校生4456人,專任教師409人。普通中學7所,在校生6505人,專任教師86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什剎海街道共有教育經費88.5萬元。 [1] 

什剎海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什剎海街道共有文化單位313家。劇院2座,座位1512個。電影放映單位2個,座位547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13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北京牡丹亭藝術團、北京愛心天歌歌舞團,其中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被譽為“我們工人的文工團”,文工團創作演出了話劇《我們走在大路上》及舞劇《三聖母》等,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面人、毛猴、鬃人、鼻煙壺和風箏製作等。街道多年持續開展“什剎海風情”系列主題旅遊文化活動,截至2011年末,“什剎海文化旅遊節”已舉辦10屆。
2011年末,什剎海街道共有全民健身場地25處,有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個——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90%以上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80%。北京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累計取得奧運會金牌14枚。
2011年末,什剎海街道共有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北京電視台新聞頻道等24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其中標清頻道228個、高清頻道14個。 [1] 

什剎海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什剎海街道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5個,其中三級醫院2所。病牀290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30.4張,固定資產總值23.9億元。專業衞生人員9564人,其中執業醫師1715人,執業助理醫師19人,註冊護士242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00.6人、執業(助理)醫師18.1人、註冊護士25.4人。
2011年,什剎海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61.4萬人次,住院手術5萬台次,出院病人9.1萬人次。重點醫院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醫院等,其中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社區醫療保健等為一體的綜合醫院。
2011年,什剎海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781.7/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5.6‰、4.5‰、3.4‰。 [1] 

什剎海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什剎海街道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33户,人數2453人,支出1121.6萬元,比上年增長7.5%,月人均384元,比上年增長9.0%。城市醫療救助66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2人次,共支出11.6萬元,比上年增長206%。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75人次,支出25.9萬元。
2011年,什剎海街道共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81.9萬元,比上年增長41.44%。社會福利費支出78.7萬元,比上年增長27.6%。有養老服務機構3所,牀位116張,入住老人49人。社區服務單位5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25所,其他社區服務設施33個。社區敬老院留宿照料牀位數28張。
2011年,什剎海街道共有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25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53.7萬元,捐贈物資折款15.4萬元,接收捐贈衣被0.7萬件。新增就業人員2341人,有189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16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0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9%,全年共幫助3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 [1] 

什剎海街道交通運輸

什剎海街道轄區以南北走向德勝門內大街和東西走向地安門西大街為主幹道,與縱橫交錯的傳統衚衕組成本地區交通網,北京地鐵6號線穿境而過,在境內有北海北站
什剎海街道電子地形圖 什剎海街道電子地形圖

什剎海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什剎海街道因轄三海(前海、後海和西海,一般統稱什剎海)而得名。 [1] 
什剎海 什剎海

什剎海街道風景名勝

什剎海街道北海及團城

北海及團城位於什剎海街道文津街1號。自遼代伊始北海即為帝王的宮苑,時稱“瑤嶼”。歷經金、元、明、清近千年的精雕細琢至清乾隆時期已日臻完善,是我國曆史悠久、規模宏大、建築精良的古代園林經典之作。北海景區由瓊華島、白塔山和太液池組成,相傳是仿照傳説中的仙境建造而成。北海與中海、南海合稱西苑。團城是西苑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體建築承光殿設計精巧、獨具匠心,為中國古代建築的典範之作。 [4]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

什剎海街道北京宋慶齡故居

北京宋慶齡故居位於什剎海街道後海北沿46號。故居原為清末醇親王(北)府花園,俗稱西花園。當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籌劃,在王府花園原來主體建築迤西,增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層主樓,作為宋慶齡的住所。宋慶齡自1963年遷入,至1981年5月29日逝世,在這裏工作生活了18個春秋。1981年10月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次年5月29日宋慶齡逝世一週年之際向社會開放至今。 [4] 
北京宋慶齡故居 北京宋慶齡故居

什剎海街道恭王府及花園

恭王府及花園位於什剎海街道前海西街17號。恭親王奕的府邸。其前身是乾隆朝大學士和珅的宅第,嘉慶朝將和府籍沒轉賜給慶僖親王永璘,咸豐朝再度易主為恭親王奕。恭王府的建築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府邸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有府門、獅子院、銀安殿等主要建築,兩側各有多進院落,後面環抱着長160餘米的二層後罩樓,樓後為王府花園。花園名萃錦園,集中式古典園林精華於一園。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之一。 [4] 
恭王府及花園 恭王府及花園

什剎海街道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位於什剎海街道前海西街18號。故居原為清乾隆朝權相和珅府花園,後為恭親王府的草料場和馬廄。1949年後曾為蒙古人民共和國駐華使館,1963年11月郭沫若遷入,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在此工作生活了近15個春秋。故居門額上懸掛着鄧穎超題寫的“郭沫若故居”金字匾額。院內郭沫若和兒女們當年手植的一株“媽媽樹”。穿過垂花門,兩株西府海棠掩映着寬敞的會客室、辦公室和郭老的卧室。郭老在這裏寫下了百萬餘字的學術論著和詩歌篇章。故居內至今仍保持着郭老生前的陳設,並保存着郭老大量手稿、圖書、文獻資料和遺物。198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10週年之際向社會開放至今。 [4]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 總主編;蔡炳華 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北京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3年08月第1版:57-58.
  • 2.    2020什剎海街道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03]
  • 3.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1頁
  • 4.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