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馬寨

鎖定
人馬寨,即是人馬寨村,位於三門峽市陝州區宜村鄉西張村鎮,位於三門峽市南部。北緯34.705493,東經111.208694,説人馬寨是名村,是因為它是陝州澄泥硯的發源地。
人馬寨村歷史悠久遺存豐富,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古陝州澄泥硯,漢墓,明清寨牆,到特色民居“天井窯院”等,多項豫西特色歷史文化會聚於此,頗為罕見。
中文名
人馬寨
別    名
人馬寨村
地理位置
三門峽市陝州區宜村鄉西張村鎮
發源地
陝州澄泥硯

人馬寨地理位置

人馬寨村悠久的歷史,與位於村北的明古寨牆是緊密聯繫着的。第三批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研究地坑院民俗專家關邦羣説:“村裏的寨牆是1942年修建的,最早設計有3000多米,近4000米,實際建築有500多米,高25米,頂寬3米,寨壕有7米多深,約10米寬。寨牆上可行走馬車,寨牆內面積20多畝,三面被火燒陽溝包圍,寨門在南寨牆的正中,東西兩角建有炮台,中間還有祖師爺廟。站在寨牆上,可以看見十五公里外的黃河。” [1] 

人馬寨區域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村裏的自衞隊曾駐守寨內與日寇交戰。每逢戰亂,寨牆保護村裏百姓和牲畜安全。“寨牆是我們人馬寨人的驕傲,是我們村北方的屏障。”村民高興地告訴記者。
陝縣人馬寨獨特的地院
陝縣人馬寨獨特的地院(6張)
抬頭望寨牆,昔日雄風似乎已不復存在,僅留下黃土堆上斑駁的記憶,似乎向人們訴説着曾經的輝煌。如今,淳樸憨厚的人馬寨村羣眾靠發展林果業、養殖業,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他們繼續在神奇的黃土塬演繹着人生的精彩。
陝塬上獨具特色的是“地下四合院”,而歷史留給陝縣人馬寨村的,除了已有200年的地坑院外,更有它那美名傳天下的澄泥硯和1452年建造的古寨牆。2013年6月28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廳、省財政廳公佈首批河南省傳統村落名錄,陝縣西張村鎮人馬寨村列入其中。12月2日,記者走進傳統村落人馬寨村,品悟這古樸的藝術和厚重的文化。
清末以後澄泥硯主要產自人馬寨村的王氏家族,出現了王玉瑞、王士瑞、王治瑞、王福堂、王玉堂等一批制硯能手,當時的“玉瑞堂”、“永興堂”、“永興泰”、“永興和號”等作坊也振譽四方。末的王玉瑞還創辦了“陝州工藝局”,,富庶一方。1914年參加國際巴拿馬賽會的中國名產澄泥瓦當硯既為該村所產。民國25年《陝縣誌》載:“按此硯今產於人馬寨,王玉瑞製造有年。實取土於土門村……昔清乾隆皇帝宮內保存數方,足證其價值雲”。現存於各藏家手中的古澄泥硯,落款為“陝州工藝局王玉瑞造”、“陝州人馬寨村某某造”、“永興堂造”等就是這一段歷史的產物。可惜後世因戰亂等原因製作質量已不如前,解放後曾一度停產,名聲漸無。人馬寨村製陶歷史悠久,村北的明清古寨牆內老村址旁,廢棄的古陶窯遺址仍舉目可見,是該村製陶歷史的見證。至今明清時期至解放前後的實用陶器仍可見到,該村一收藏家就收集了筷籠、笊籬、瓦缸、陶碗、燭台、瓦當、磚刻等十餘個陶器品種。
人馬寨硯
人馬寨硯(4張)
澄泥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是古陝州的名產,唐宋時期澄泥硯被列為貢品,非官方名士不得用之。據上海辭書出版社最新版的《辭海》解釋:“虢州,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唐貞觀中移治弘農,轄境相當於現今河南西部:靈寶市、欒川以西、伏牛山以北地。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廢入陝州。產澄泥硯,唐時以為第一。”從以上解釋可知,古代虢州所轄區域正是今天的三門峽市轄區。據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陝縣誌》卷十三物產土屬記載:“澄泥硯,唐宋皆貢。説文雲:‘虢州澄泥硯唐人品之,以為第一’;又云:‘硯理細如泥色紫可愛,發墨不滲, 久之硯漸損凹,硬墨磨之,則有泥香。’按此硯今產於人馬寨王玉瑞製造有年。實取土於土門村,土質如紅石,碾碎成粉,摻和為料甚佳。昔清乾隆皇帝宮內寶藏數方,足證其有價值雲”。開封圖書館收藏的1914年巴拿馬博覽會我國展出商品目錄記載,陝縣當時展出的商品就有澄泥硯瓦。 澄泥硯,在人馬寨民間習慣把它俗稱為“硯瓦”。清末以後的澄泥硯主要產自人馬寨村的王氏家族,王玉瑞是清代陝州地區最為著名的制硯藝人。他所造的“金蟾澄泥硯”現天津藝術博物館珍藏有一方,為民國收藏大家徐世章所捐。當時的“玉瑞堂”、“永興堂”、“永興泰”、“永興和號”等作坊也享譽四方。清末的王玉瑞還創辦了“陝州工藝局”,民國的王福堂也開辦了“硯廠”專做澄泥硯。王氏一門數代曾以制硯為生,有一套完整的製作工藝和裝飾風格。在人馬寨村,有一座名為硯山草堂的宅子,是人馬寨澄泥硯的後人自己修建的展覽館。 [1]   陝州澄泥硯造型獨特,以其工藝制勝。陝州澄泥硯分兩類,一類是手工捏塑,一類是範模成型。人馬寨的硯多是範模成型的。制硯所用的範和模均為澄泥陶製,藝人們以家庭為作坊,根據所造之硯的形制,利用內、外範模分別進行翻制。心靈手巧的制硯藝人,在繼承唐宋虢州澄泥硯的基礎上,吸取秦磚漢瓦、青銅器紋飾以及民間剪紙窗花等姊妹藝術傳統的吉祥圖案,獨出心裁地製造出了許多極具地域特色和濃郁文人色彩的澄泥硯瓦,其造型粗獷、飽滿、古樸,成為清末澄泥工藝之代表作。
[1]  人馬寨澄泥硯美在質地、光澤和色彩。這主要得益於山川、河流之神助,這裏的山川佳泥,逢雨水流入火燒陽溝,沉積下來,泥質佳,密度高,所制之硯發墨性能好,並能泛出和田玉般的珠寶光澤。
人馬寨澄泥硯以它脱胎於黃土的品質,記載傳承着千古文明。千百年來,一方方散發着泥土芳香的硯瓦,承載着濃郁的文化,珍藏於北京、上海、天津各大博物館,成為歷史的見證。更被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友人視為珍寶,成為文化交流的紐帶。
黃河,孕育華夏燦爛文明的母親河,在河南三門峽地段,顯得那麼寧靜、慈祥。在河之南的黃土塬上,人們世代繁衍生息、薪火相傳。
老關,名叫關幫羣,退休前是一名小學教師。退休後,他回到老家人馬寨居住,蒐集了許多當地的民間故事。(説寨牆的來歷)
當時的寨牆東西長一百五十米,高二十五米,頂寬三米,寨牆上可行走馬車。寨牆內面積二十多畝,三面被火燒陽溝包圍,寨門在南寨牆的正中,東西兩角建有炮台。(説李自成扎兵)
老關告訴我們,抗戰時期,村裏的自衞隊曾駐守寨內與日寇交戰,打得前來掃蕩的鬼子落荒而逃。
正是因為每逢戰亂,寨牆保護了村裏百姓人身和牲畜安全,人馬寨這個名字一直被沿用至今。
如今的寨牆,昔日雄風已不復存在,留下黃土堆斑駁的記憶,向人們訴説着它曾經的輝煌。老關認為,寨牆實實在在記錄了人馬寨人的聰明才智,理應受到保護。(説保護)
在老關的引領下,我們在古寨牆旁看到了廢棄的陶窯。人馬寨村製陶歷史悠久,廢棄的古陶窯遺址是人馬寨製陶歷史的見證。老關説,這裏的土質特別適合製陶,製陶一度是村子裏的產業,隨着時代發展,陶製品漸漸被淘汰,製陶業也就銷聲匿跡了。
面對消失的記憶,在旁人看來或許是無所謂的事情,但老關不這麼認為。他蒐集了很多民間資料,希望大家一起來保護這些文化遺產,畢竟它們是歷史的積澱,文化的遺存,後人的財富。
人馬寨地處三門峽陝縣西張村鎮中部,距離三門峽市區十五公里。站在人馬寨,北瞰滔滔黃河,南望巍巍崤山。全村1342口人,在當地算不上是大村,但是稱得起是名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家家户户安居樂業。(出唱戲畫面)
富裕後的農民,組織成立了人馬寨村藝術團。他們一個個幹起農活是行家裏手,唱起戲來也是有模有樣。大家利用空閒時間,自編自演了許多節目,唱老百姓自創的歌,跳莊稼人自編的舞,演自己導演的戲。
(出唱戲畫面)農家地坑院既是他們的排練場,又是他們演出的舞台,經常吸引着眾多村民前來觀看。
(出畫面)朱秀雲。心靈手巧的朱秀雲自小就從父輩那裏學會了剪紙、繡花和麪塑的技藝,村裏有紅白喜事,都要請她去幫忙。
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點燃了朱秀雲多年沉寂在心底的火種。很久以前,她就有一個夢想,用剪紙把自己心中所想、目之所及表現出來。
朱秀雲的第一幅獲獎剪紙是大團花——《五福迎奧運》。
那一年全國上下迎奧運的宣傳聲勢很大,我用了一天時間進行創作,一個星期夜以繼日地剪,一幅直徑90釐米的大團花《五福迎奧運》剪成了。
她懷着緊張的心情帶着作品來到三門峽市羣藝館,所有的人都為她的創作構思之巧妙、剪功之精美、神韻俱存而稱奇。
朱秀雲笑了。
從此,朱秀雲一發不可收。2006年《五福迎奧運》獲得三門峽市首屆民間藝術剪紙金獎。隨後,榮譽接踵而來,她先後被評為三門峽市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併成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她的作品多次獲獎,並被收藏,還遠銷美國、日本、孟加拉等國。
2008年,對於朱秀雲來説又是一個收穫年。6月17日,她的剪紙《福壽圖》在“中孟文化藝術展”上榮獲“中國神韻”金獎。7月8日,又一幅剪紙《太子坐蓮》在“中國農民藝術展”上獲得最高獎,奧運會期間在世紀壇展出。
2009年2月18日,河南省組織了“中原文化港澳行”大型活動,朱秀雲以民間藝術家德身份隨團前往。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興致勃勃地觀賞了她的剪紙作品《五牛圖》,鼓勵她繼承好剪紙這一具有地方濃郁特色的民間文化,並不斷將其發揚光大,爭取創出名牌創出品牌。3月5日,她又參加了河南省在北京組織的農民工風采展,多幅作品被國家級博物館收藏。
朱秀雲的剪紙為人馬寨村爭了光,她又在自家的院子裏辦起了民族服飾展。(出畫面)
朱秀雲,一位從人馬寨走出的農家婦女,在傳承民俗文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