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頭形陶容器蓋

鎖定
人頭形陶容器蓋(英文名:Head shaped pottery vessel cover),是一個於1958年出土的歷史文物。
中文名
人頭形陶容器蓋
外文名
Head shaped pottery vessel cover
出土時間
1958年

目錄

人頭形陶容器蓋簡述

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已發現兩件。
其一,1958年出土於河南陝縣七里鋪,在一塊夾砂灰陶
片上,用堆塑和錐鏤的方法,塑造一個五官清晰的人面,
雙目錐透成孔,右臉稍殘,用途不明,屬河南龍山文化
遺物。其二,1960年出土于山東濰坊姚官莊,屬距今約
4200年前的典型龍山文化遺物,高約 4釐米,陶色深灰,
用浮雕手法制成,堆塑的嘴唇已脱落,但鼻、眼、眉弓
刻畫清晰,體面轉折處理恰當,似具男子面容特徵。
紅山文化雕塑婦女像 內蒙古赤峯西水泉紅山文化
遺址,1963年出土一件小型陶塑婦女像,頭部殘缺,殘
高3.8釐米,泥質褐陶,捏塑而成,胸前突起乳房,腰部
較細,下半身呈□叭座狀。80年代初期,遼寧喀左東山
嘴一處距今約5400年前的紅山文化祭祀遺址,出土若干
陶塑女裸像,小型立像殘高5~5.8釐米,大型坐像相當
真人的1/2,頭部皆殘缺,軀體具有孕婦特徵。1983年10
月,在遼寧省建平、凌源二縣交界處的牛河梁,發現又
一處紅山文化祭祀遺址,推測原來是一座女神廟,出土
一件面塗紅彩的泥塑女神頭像,頭高22.5釐米,面寬16.5
釐米,形體與真人相當,額上塑一圈突起的圓箍狀飾,眼
睛用淡青色圓餅狀玉片製成,整個頭像呈揚眉注目、掀
動嘴唇的説話形狀,頗有幾分神秘的格調,塑工細膩生
動(見彩圖泥塑女神頭像(紅山文化)遼寧牛河梁出土)。

人頭形陶容器蓋重大意義

附近還發現人像的肩、手、臂膀、女性乳房等泥塑殘塊。
有跡象表明:在神殿主室中心,原先塑有型體更大的女
神像。據初步研究,它們是生育神和農神(地母神)的
象徵,同時也是母權制遺風的體現。牛河梁女神頭像具
有很強的藝術表現能力,揭示了中國原始社會雕塑輝煌
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