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與天地相參

鎖定
中醫術語。出《靈樞·歲露篇》。指人與自然界有很密切的關係。四時氣候及環境變化,影響人體內陰陽平衡。診治疾病要注意四時氣候的變化,觀察在氣候突變的情況的疾病,否則影響疾病的診治。
中文名
人與天地相參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出    處
《靈樞·歲露篇》

人與天地相參概念

指人與自然界有很密切的關係。

人與天地相參解讀

人體生活於自然界,時刻與自然環境相接觸。古人在長期生活和醫療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人與外界自然環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從而確立了“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素問》寶命全行論説:“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靈樞》歲露篇説:“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都説明“人與天地相參”的整體觀思想,在《內經》成書時已基本形成。

人與天地相參中醫應用

中醫學對人與自然關係認識,主要反映為人與自然同源、同構、同道的關係。

人與天地相參一、人與自然同源

天地自然界是人類生命進化之源,又為生命延續提供必要的條件。天地由氣構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清陽為天,濁陰為地。”人則由天地陰陽之氣的交互作用而生成,《素問·寶命全形論》説:“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靈樞·本神》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均説明人與天地自然同源於氣。《素問·天元紀大論》對此作了更為深入的論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生生化化,品物鹹章。”認為宇宙充滿了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氣,元氣是宇宙的本源,一切有形之體皆依賴元氣的生化而生成,明確闡明瞭宇宙萬物均由元氣生成,論證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此外,人類生存於自然界,自然界存在着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素問·六節藏象論》説:“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氣、五味入於臟腑,達於肌表,使臟腑的功能協調、氣血旺盛,人體生命活動方能正常。

人與天地相參二、人與自然同構

人與自然的同構,是指人與天地自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結構。在此方面,《黃帝內經》受天人相應思想的影響,雖然亦有“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靈樞·邪客》)等論述,但《黃帝內經》主要論述的是指人與天地自然共同具有陰陽五行之結構。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説;“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説明人體具有與自然相同的陰陽時空結構。同時,該篇又提出“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乎”的問題,具體闡述了人與自然具有相同的五行時空結構。正如《靈樞·通天》所説:“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也。”因此,人與自然界萬物以陰陽五行之同構為中介而相通相應,五臟的陰陽屬性反映了五時之氣的盛衰消長,由此構成“四時五臟陰陽”的理論。
按照渾天説理論,九州之中有東、西、南、北四海,人體之中則有髓、血、氣、水谷四海;天地間河流注於海,中原有清、渭、海、湖、汝、澠、淮、漯、江、濟、河、漳十二條主要河流,人體相應地也有十二條經脈注於四海,這是以大地結構與人體結構相類比。
《靈樞·脈度》把人體氣的運行與水的流動、日月天體的運動相類比,得出“氣之不得無行也”的結論:“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藏,陽脈榮其府,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素問·三部九候淪》以人形血氣與“天地之至數”相參,形成診脈的三部九候方法:“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素問·離合真邪論》借用氣候變化對江河之水的影響,推論六淫邪氣對經脈氣血的影響。

人與天地相參三、人與自然同道

正由於人與自然同源於一氣,具有相同的陰陽五行結構,所以,人與自然萬物之間也具有相同的陰陽消長及五行生剋制化規律,自然界的陰陽消長及五行運轉勢必對人體的生理、病理造成影響。如就季節變化而言,《素問·脈要精微論》提出“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而呈現出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之象。就一天來説,人體的疾病往往隨晝夜陰陽消長而進退。《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順應四時變化而調養形神的原則與具體方法。《黃帝內經》反覆強調對疾病的治療也要考慮自然界陰陽之消長及五行之運轉,以因時制宜,所謂:“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素問·疏五過論》)《素問·五常政大論》也指出:“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氣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這些均反映了人與自然具有同步節律的思想。《黃帝內經》對天的認識也主要側重於四時及其運行規律,以及在四時框架內運行的各種自然和人體生命現象。
《黃帝內經》汲取了戰國至秦漢之際“人與天地相參”的方法,人以天地為參照物,進行參驗、比較,來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把握診斷及治療用藥,發現了許多天地自然規律與人體生命規律之間的內在聯繫。換言之,即以天人合一為推論的大前提,採用類比思維的方式構建或闡釋理論體系。如《靈樞·刺節真邪》説;“請言解論,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蔘天地,故可為解。下有漸洳,上生葦蒲,此所以知形氣之多少也。”指出“以形測氣”的理論,就是應用天人類比的方法,根據“下有漸洳,上生葦蒲”的自然規律,比較參驗後而形成的理論。這種類比方法在認識次序上顯示了從“整體”到“局部”,以大測小的思維持徵。
[1-3] 
參考資料
  • 1.    袁鍾、圖婭等主編.《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
  • 2.    傅貞亮等主編.《中醫常用語選釋》: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 3.    張其成主編.《中醫哲學基礎》: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