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科

鎖定
人科是靈長目的一科。經常性地兩腳直立行走,腦子較大,下頜骨淺且粗壯,犬齒和下第一前臼齒退化,牙釉質厚,3個臼齒的磨耗相差很大等獨有特徵。人科的特徵在進化過程中是逐漸發展的,有一些性狀變化很大,如早期類型的兩側齒列向後方張開,晚期則變為拋物線形,下第一前臼齒由扇形變為兩個齒尖大約對稱。人科的晚期類型還有一些行為方面的特徵,如使用和製造工具,用有音節的語言表達思想,有比較固定的活動基地和勞動分工,喪失發情期等。 [2] 
根據現有的化石證據,人科出現於中新世,距今2000萬—1500萬年前。人科成員的祖先是人猿超科中的某種猿類。一般認為人科包括2個亞科,即猩猩亞科和人亞科。現在生存的人類只有1個種,屬於人科人亞科人族人屬智人種。人科現生成員分佈於世界各大洲,早期類型僅分佈於亞、非、歐洲的温暖地區。關於人科的起源有各種假説。中新世時由於人類祖先生活區內靈長類大量繁衍,樹林高中層內的食物不符它們的需要,於是一部分古猿向樹林低層和地面開拓新的生活資料來源,這些新食物主要是小顆粒而且結實的種子,對這類食物的適應,促進了人科的進化。 [2] 
恩格斯指出:人類的出現,也就是人類從動物界分化出來,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最初的人類骨骼化石曾在印度尼西亞爪哇、中國北京周口店和陝西藍田、德國海得爾堡以及坦桑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地發現。經過舊石器時代的大部分時間,人類在進一步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現代的體質類型。 [3] 
中文名
人科
拉丁學名
Homin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靈長目
人科
4屬
8種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簡鼻亞目(類人猿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2亞科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下    目
狹鼻下目

人科進化簡史

現代人
現代人(3張)
史前尚有一些其他種類的人科成員,這些史前人類親緣關係和分類爭議很大,一般可以分成兩個亞科,即早期的南方古猿亞科Australopithecinae)和後期的人亞科Homininae)。
南方古猿亞科是最早直立行走的靈長類,即最早的人類。第一個南方古猿的化石於1924年由達特發現於南非,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當時由於北京猿人的發現,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亞洲,而對南方古猿沒有重視,到1959年李基在坦桑尼亞的奧杜韋峽谷發現了南方古猿類型的東非人之後使南方古猿開始成為人們的焦點。早期發現的南方古猿可以分成體型纖細的南方古猿屬(Australopithecus,包括1924年發現的南方古猿非洲種)和體型比較粗壯的傍人屬Paranthropus,包括1959年發現的東非人,即傍人鮑氏種,英文Paranthropus boisei,原稱鮑氏東非人)。南方古猿中最著名的則是南方古猿阿法種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由於其發現是人類出現的年代大大提前並發現了一具比較完整的化石(即“露西”)而引起轟動。近些年來,又發現了一些南方古猿亞科更古老的屬和南方古猿屬更早的種,將人類的歷史又提前了很多。
有人認為第三紀晚期有一部分古猿的前肢從運動的功能中解放出來,用兩腳直立行走,能夠使用和製造工具,從而促進腦的發展,使這部分古猿向人科進化。近年又有新補充。中新世由於生活區內靈長類大量繁衍,樹林高、中層的食物不敷需要,於是一部分古猿向樹林低層和地面開拓新的生活資料(主要是小顆粒而且結實的種籽)來源,對這類食物的適應,促進人科的進化。

人科特徵

人科的特徵有許多與猿科相近,但也有其獨有的特徵,如經常性的兩腳直立行走,腦子較大,下頜骨淺且粗壯、犬齒和下第一前臼齒退化,牙釉質厚,3個臼齒的磨耗相差很大等,人科的特徵在進化過程中是逐漸發展的。有一些性狀變化很大,如早期類型的兩側齒列向後方張開,晚期則變為拋物線形,下第一前臼齒由扇形變為兩個齒尖大約對稱。
人科的晚期類型還有一些行為方面的特徵,如使用和製造工具,用有音節的語言表達思想,有比較固定的活動基地和勞動分工,喪失發情期等。

人科分佈

人科主要分佈於世界除南極洲外的各大洲,早期類型僅分佈於亞、非、歐洲的温暖地區。

人科生物學分類

人的進化 人的進化
人科生物學分類彙總表
亞科
亞族
現存物種舉例
人科
猩猩亞科(暫時可以稱為紅毛猩猩亞科)
-
-
猩猩屬(暫時可以稱為紅毛猩猩屬)
大猩猩族
-
黑猩猩亞族
注:人屬最早的人屬化石發現於約280萬年前的非洲,僅存智人一種。

人科保護級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