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生的親證

鎖定
《人生的親證》是由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所著 [2] 
中文名
人生的親證
作    者
(印度)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譯    者
宮靜 譯,章堅 校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1992年8月1日
ISBN
7100021758

人生的親證內容簡介

闡明這本書所發表的論文題材,我沒有用哲理性的説教,也沒有以學者觀點加以探討,也許這對我來説更為合適。我生長在一個以奧義書經典作為日常禮拜的家庭,並且在很久以前父親就作出了榜樣。父親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一直保持着與神的密切交往,但是他沒有忽略對世界應盡的責任,也絲毫沒有減少對世俗事務的強烈興趣。因此,我希望這些論文能使西方讀者有機會接觸到印度的古代精神,這種精神曾反映在我們的聖典中而今天仍然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人的一切重要言論不是通過詞句而是通過精神來判斷的——這是在歷史中伴隨着生命的成長而呈現出來的精神。我們懂得基督教的真實含義是在觀察它的當代生活各個方面而得到的——無論如何,它與早期的基督教,甚至在重要方面都可能是不同的。
印度偉大的宗教聖典對於西方學者來説似乎只具有懷舊與考古的興趣,但是對我們卻具有生活的重要性,我們不得不認為把人類思想和願望的木乃伊標本,陳列在帶有標記的櫃子裏時,儘管在博學的外衣下永遠保存起來也會失去它們的重要意義。
源於偉大心靈的體驗的有生命的語言,其意義永遠不會被某一邏輯闡釋體系詳盡無遺地闡述清楚,只能通過個別生活的經歷不斷予以説明並在各自新的發現中增加它們的神秘。對我來説奧義書的詩篇和佛陀的教導永遠是我的精神財富,因此它賦予我無限的生命力,我已經將它們貫徹到我自己的生活和我的言論中,它猶如天性對於我有獨特含義;對於別人同樣也期待着他們的證實。而我自己特殊的證明一定會有它的價值,因為它有個性。
或許我還要補充一點,這些文章用連續的形式彙編起來是為了便於出版。其中一些觀點是從幾篇孟加拉語論文中選出的,在孟加拉波浦爾(Bolpur)我的學校中,我習慣於同我的學生們進行討論。我使用的這些譯文是由我的朋友巴布·沙迪什,錢德拉·羅易和巴布·阿吉特·古瑪爾·錢哥羅瓦爾蒂翻譯的。這本文集中的“在行動中親證”這一篇,是由我的侄子巴布·蘇列德拉納特·泰戈爾從孟加拉語論文“業瑜伽”譯出的。
趁此機會我向哈佛大學詹姆斯·H.伍茲教授表示謝意,由於他公正的評價才鼓舞我去完成這本文集並在我去哈佛大學之前閲讀了其中的大部分。我還要感謝歐內斯特·里斯先生的幫助,他熱情地提出建議幫我修訂並審閲校樣。
關於Sādhanā的發音,還須要説一句,重音應該放在第一個ā上,這是這個字母的寬音。 [1] 

人生的親證圖書目錄

作者序言
一 個人和宇宙的關係
二 靈魂意識
三 惡的問題
四 自我的問題
五 在愛中親證
六 在行動中親證
七 美的親證
八 無限的親證
附錄:
一 人
二 超人
三 我是他
譯後記

人生的親證作者簡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1913年,他憑藉《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4月,這位曠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寫下最後的遺言《文明的危機》。對泰戈爾來説,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1924年,他終於訪問了從年幼時起就十分嚮往的古老而富饒的東方大國——中國。在其告別中國之際,一路相伴的徐志摩問他有沒有落下什麼東西,泰戈爾説:“我把心落在中國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