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流通狀態)

鎖定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儘管人民幣境外的流通並不等於人民幣已經國際化了,但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最終必然導致人民幣的國際化,使其成為世界貨幣
2014年11月9日,俄羅斯外貿銀行行長安德烈·科斯京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政府致力於把人民幣變成國際儲備貨幣結算貨幣,俄羅斯對此持非常積極的態度 [1] 
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情況,倫敦金融城葉雅倫表示當前發展勢頭良好。一國貨幣的國際化發展需要高度的目的性政策導向和政策可預測性。在這兩個方面,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政策把握得非常好。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已經開始運作,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中的又一大進步。人民幣當前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貨幣,倫敦金融城期待人民幣能夠在未來成為最主要的交易貨幣之一。倫敦金融城也將發揮自身的努力促成這一目標的實現,未來將在推動中國碳金融發展、協助引入更多機構投資者等多領域,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2] 
中文名
人民幣國際化
外文名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涵    義
人民幣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貨幣
衡量標準
自由流通,市場定價
相關説明
人民幣國際化不會引起貨幣戰爭

人民幣國際化最新消息

IMF宣佈人民幣加入SDR 境外購物或可用人民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地時間2015年11月30日宣佈:正式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決議將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投票會議由IMF總裁拉加德主持,國際基金組織188個成員國參加會議並進行投票。SDR是IMF於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用以彌補成員國官方儲備不足,其價值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IMF每隔五年對SDR進行一次評估。IMF網站數據顯示,美元在SDR貨幣籃子中所佔比重為41.9%,歐元佔37.4%,英鎊佔11.3%,日元佔9.4%。 [3] 
2022年4月,據媒體報道,以色列央行將首次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同時削減美元和歐元持有量,以實現外匯儲備配置多元化,並延長投資期限 [9] 

人民幣國際化含義介紹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為此,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這是衡量貨幣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通用標準,其中最主要的是後兩點。當前國家間經濟競爭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如果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替代性增強,不僅將現實地改變儲備貨幣的分配格局及其相關的鑄幣税利益,而且也會對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擁有與美元及歐元並駕齊驅的地位。一是人民幣應該可以在境內和境外自由兑換成外幣,可以在境外銀行中開設人民幣賬户,在境外使用以人民幣為基礎的信用卡和借記卡,在個別情況下還可以小規模地直接使用人民幣現金;二是在國際貿易合同中可以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而且不僅可用於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還可以在不涉及中國的國際貿易中作為買賣雙方都同意使用的計價貨幣;三是在國際貿易結算時可以採用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甚至在一些未採用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的國際貿易中,也可以經買賣雙方同意後採用人民幣支付;四是人民幣可以作為國際投資和融資的貨幣,這不僅包括人民幣可以用於實體經濟的投資、併購等活動,還包括人民幣可以用於虛擬經濟領域的各種金融資產及其衍生產品,例如股票、債券、票據、保單、保函、期貨、期權、遠期和互換;五是人民幣可以作為國際儲備貨幣,不僅可以作為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手段,而且應在特別提款權中佔有一定的比例。 [4] 

人民幣國際化大事件

2007年6月
首支人民幣債券登陸香港,此後內地多家銀行先後多次在香港推行兩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幣債券,總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2008年7月10日
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三定方案,新設立匯率司,其職能包括“根據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2008年12月4日
中國與俄羅斯就加快兩國在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結算進行了磋商;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兩國通過本幣互換可相互提供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的短期流動性支持。
2008年12月25日
國務院決定,將對廣東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雲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此外,中國已與包括蒙古,越南緬甸等在內的周邊八國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結算協議,人民幣區域化的進程大步加快。
2009年2月8日
中國與馬來西亞簽訂的互換協議規模為800億元人民幣/400億林吉特。
2009年3月9日
央行行長助理郭慶平介紹,國務院已經確認,人民幣跨境結算中心將在香港進行試點。具體的試點方案和辦法仍還在研究,尚未出台。
2009年3月11日
2009年3月23日
中國人民銀行和印度尼西亞銀行宣佈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目的是支持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併為穩定金融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
2009年4月2日
中國人民銀行和阿根廷中央銀行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2009年7月
六部門發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啓動。
2010年6月
六部門發佈《關於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範圍將擴大至沿海到內地20個省區市,境外結算地擴至所有國家和地區。
2011年8月
人民銀行8月23日明確表示,河北、山西等11個省的企業可以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至此,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範圍擴大至全國。
2012年11月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國和南非之間的貿易都是直接將法蘭特兑換成人民幣來結算。
2013年10月
10月15日,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新聞發佈上表示,中國和英國同意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
2013年12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3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提出了明確要求,即“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世界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2014年6月 [5] 
人民幣全球清算網絡頻頻佈局
6月18日,建行擔任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19日中行擔任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行;
2014年7月 [5] 
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稱,決定授權交通銀行首爾分行擔任首爾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成為在首爾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重要一步。
2016年3月29日
亞洲首個人民幣國際化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行啓動儀式。該中心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融培訓中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聯合成立,旨在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及其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影響進行研究,並將通過公共界面向社會公眾分享科研內容,設立財經數據庫,為國內外的從業者提供培訓。 [6] 
2023年4月17日
孟加拉國和俄羅斯已商定同意使用人民幣來支付俄羅斯在該國建設的核電站項目款項。 [10] 

人民幣國際化流通現狀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許多國家所接受,事實上,人民幣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或地區已經成為硬通貨。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流通情況及使用範圍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旅遊業的興起而得到發展的。中國每年都有大批旅遊者到這些國家觀光旅遊,因而在這些國家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商品的購物店越來越多,可以用人民幣兑換本國貨幣的兑換店和銀行也開始出現。在韓國比較知名的購物商場、酒店、賓館等每日都公佈人民幣與本地貨幣、本地貨幣與美元的比價
人民幣同本地貨幣和美元一樣,可以用於支付和結算。在韓國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辦理人民幣與韓幣、人民幣與美元的兑換業務,也可以隨時用人民幣兑換歐元、日元、英鎊等所有的硬通貨。尤其在2004年12月29日,中國銀聯宣佈,從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開通“銀聯卡”在韓國、泰國、新加坡的受理業務。使持卡人在韓國、泰國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銀聯卡”進行購物消費、也可以在這些國家的取款機上支取一定限額的本國貨幣。從2005年12月開始又在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盧森堡五國率先開通了中國銀聯卡ATM受理業務。這一切,都表明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得到進一步推進。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第二種,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緬、中老等邊境地區。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著邊境貿易邊民互市貿易民間貿易和邊境旅遊業的發展而得到發展的。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支付貨幣已經在這些國家中大量使用,並能夠同這些國家的貨幣自由兑換,在一定程度上説,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事實上的區域性貨幣。在朝鮮羅津-先峯自由經濟貿易區的集市貿易市場上,當地的攤主們無論是銷售中國的商品還是朝鮮的地方產品,大都習慣於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人民幣在朝鮮幾乎所有的邊境城市甚至在全境,已經成為人們結算貨款、進行商品交易、當作硬通貨儲備的貨幣之一。在越南、俄羅斯、朝鮮、緬甸等國家大多與旅遊有關的行業、部門以及商品零售業均受理人民幣。並且逐日公佈人民幣與本國貨幣的比價。隨著中國與周邊國家、地區經貿往來的進一步擴大以及旅遊業的不斷髮展,人民幣的流通和使用範圍也越來越廣,人民幣區域化的範圍也必將進一步擴大,區域性貨幣的地位也將日益鞏固,進而推進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人民幣 人民幣
第三種,在中國的香港和澳門地區。由於內地和港澳地區存在著密切的經濟聯繫,每年相互探親和旅遊人數日益增多,人民幣的兑換和使用相當普遍。資料顯示,在香港已有100多家貨幣兑換店和近20家銀行開辦了人民幣兑換業務。很多賓館、購物商場、尤其是遊人的購物點都報出人民幣與港幣的匯率並直接受理人民幣。由於港幣可以隨時兑換成美元,實際上人民幣也可以隨時通過港幣這個中介兑換成美元。據專家估算,日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幣已達700多億元,成為僅次於港幣的流通貨幣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研究人員調查統計,人民幣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約有1000億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約是200億元。中國人民幣供給量(M2)約為20000億元,這意味著境外人民幣大約是人民幣總量的1%。由此可見,人民幣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國周邊國家或地區廣泛接受,人民幣國際化處於漸進發展的階段。

人民幣國際化所需條件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作為位居全球前二的大經濟體,中國的主權貨幣具有成為國際貨幣的可能性。但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成功需要三個基本條件:(1)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一條件有賴於中國經濟轉型的成功,以本土消費市場的拓展、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為主要特徵;
(2)具有健全的以保護產權為核心的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這涉及政府職能的轉變和相對獨立的立法和司法程序
(3)建立亞洲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也即本土擁有規模巨大、流動性、安全性和成長性兼具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
在創造這些基本條件的同時,漸進的人民幣國際化仍可擇機推進:
(1)通過海外銷售渠道的建設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增強海外客户對中國產品的依賴性,同時輔以人民幣貿易融資以推進出口產品的人民幣計價與結算;
(2)快速提升金融服務業的國際化程度。一方面加快金融服務業的對外開放,允許開設更多的外資銀行子公司、外資背景的各類金融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通過國內金融服務業市場的有序競爭提高市場效率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加快國內金融機構走出去,在亞洲地區的傳統金融業領域搶佔市場份額,提供高效便利的國際化人民幣業務;
(3)加快本土的人民幣官方債券市場的發展,包括中國的國債市場市政債券市場,以及外國政府和國際機構在中國的債券發行和交易,並增強其市場流動性
(4)在人民幣資本賬户開放(最早應在2015年之後)之前穩妥地推進以人民幣QFII和銀行同業拆借為主要形式的市場間接開放。

人民幣國際化趨勢分析

人民幣國際化小美元

就人民幣境外流通的現狀分析,過去人民幣僅在邊境地區流通,已經在部分發達國家的部分地區流通和兑換。可以説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人民幣流通擴大的過程。經濟發展的速度越快,流通的範圍就越廣、數量就越大。
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已經成了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元的又一個“硬通貨”。在西南邊境地區,人民幣有“小美元”之稱,被當作硬通貨使用,流通範圍較廣,老撾東北三省人民幣完全可以替代本幣在境內流通,最遠深入到老撾首都萬象一帶。而在中緬邊貿及旅遊活動中,緬甸禪邦重鎮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幣多達10多億元。
人民幣在越南流通範圍也非常廣,已經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國家銀行已經開展了人民幣存儲業務。在西北地區人民幣主要是在中亞五國、俄羅斯地區和巴基斯坦流通。人民幣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哈薩克斯坦,大約有十多億元人民幣。在中亞其他國家流通的人民幣總共也有十多億元。
東北地區,人民幣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羅斯和朝鮮以及蒙古國。特別是蒙古國,已經把人民幣作為主要外國貨幣。蒙古國的各個銀行都開展了人民幣儲蓄業務。在與蒙古國的邊境貿易中,人民幣現金交易量佔雙邊全部交易量的1/3強。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中國香港地區。人民幣在香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自由兑換。與在周邊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人民幣在香港被用來作為投資的一種儲備貨幣。另外,在中國澳門地區人民幣也在廣泛使用。
進入21世紀以來,人民幣有向世界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流通的趨勢。主要表現為,人民幣在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始使用。隨着中國遊客的不斷增多,在歐洲一些國家和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機場以及飯店也開展了人民幣兑換業務。如紐約的機場、唐人街以及部分華人比較集中的地區。在日本華人比較集中的地區也已經開始收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市場選擇

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是中國經濟成長新階段的表現。同時説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人民幣國際化趨勢首先應該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動的結果。
具體來説,一國貨幣走向國際化首先是由該國的經濟基本面決定的:較大的經濟規模和持續的增長趨勢是建立交易者對該種貨幣的信心的經濟基礎經濟開放度較高、在世界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國家能夠獲得交易者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國際交易者對該種貨幣的信心和需求,決定了該種貨幣必然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促使該貨幣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按照這些條件分析正在出現的人民幣國際化趨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為維護人民幣不貶值的國際信譽,人民銀行收窄了人民幣的波動幅度,與美元形成了較為穩固的關係,使得人民幣迅速得到周邊地區的認同,形成區域內的“良幣”形象。同時,經濟高速穩定增長支撐下的人民幣強勢表現,增強了人民幣在區域內的信譽,也贏得了區域內市場的信賴和需要。
從中國來看,中國大國經濟特點的形成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增強了國際經濟交易參與者和普通公眾對人民幣的信心,從而增加了對人民幣的需求。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可持續的,普遍接受性也會大大提高,人民幣將必然會成為國際通貨
從亞洲來看,隨着中國的崛起,在一個市場中,一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將大大減少貿易和資本流動中的交易成本,為該地區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提高交易的規模、效率和國家福利。中國與亞洲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將擴大亞洲市場的規模,併產生對共同價值標準的需求。人民幣地位的提升將是一個必然結果,亞洲出現人民幣替代其他貨幣的現象也將成為可能。

人民幣國際化必然因素

人民幣國際化綜述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當前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幣作為交易媒介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在中國周邊國家和港澳地區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人民幣國際化政治格局

中國國內政局一直十分穩定,同時具有較強的世界政治地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中國外交戰略十分開放,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還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着廣泛的、多方面的合作關係。這種較強的政治地位可用以加強中國貨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中國人民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

人民幣國際化經濟實力

強大的經濟實力並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是實現貨幣國際化的根本保證。美元、歐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長期發揮世界貨幣作用,其發行國經濟實力雄厚是最基本的原因。中國的經濟基礎雖然原來比較薄弱,但多年來一直保持着較快的發展速度。中國的經濟在過去20年中平均超過世界經濟增長的1.5倍速,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3%,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經濟總量已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開放型經濟迅速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8.2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9%,位居世界經濟大國的第六位;財政收入突破3萬億元,增加5232億元;2005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42萬億美元,增長23.2%,也列世界第三位。全年實現貿易順差1019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03億美元,在亞洲的比重由1990年的18%上升到65.9%;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額達8188.72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二。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儲蓄率不斷提高,從35%提高到40%以上。這種在世界各國中最高的儲蓄率為投資提供了保證,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個動力。

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體系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充當世界貨幣的紙幣。是由其發行國的中央銀行發行、調控,又由整個銀行系統和其他經濟機構支持和運作的。因此,一種紙幣能否勝任世界貨幣職能,其發行國還必須有一個先進的銀行體系。宏觀金融調控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決定着金融業的穩定,進而影響着本幣對外匯率和幣值的穩定。貨幣國際化後,由於國際上各類大小程度不一的經濟金融危機和動盪時有發生,使國內經濟金融領域常常面臨着外來的衝擊。從危機發生國的教訓來看,金融危機和動盪帶給發生國的負面經濟影響是相當巨大的,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恢復。為了減弱和及時消化外來的種種衝擊,國際貨幣發行國的宏觀金融管理部門必須具備強有力的宏觀金融調控和監管能力,各種衝擊一旦發生,能夠迅速地通過政策工具的運用予以吸收。而所有這些中國政府正在採取強力措施進行改進。隨着中國人民銀行向世界先進中央銀行的目標邁進,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加速處理,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業務創新能力的顯著增強,一個健全的金融體系正在逐步的形成。

人民幣國際化完善的外匯市場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實現貨幣國際化最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匯市場,尤其是離岸金融市場。從1989年5月招商銀行開辦首筆離岸金融業務,已有19個年頭,雖然歷經坎坷,但從全國整體的經濟實力和經濟金融環境看,我國已具備建立離岸金融中心的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政治環境穩定,經濟發展迅速,有利於吸引外資的流入。
(2)中國現行法律法規體系已基本能夠滿足離岸金融業務發展的法律環境需要。
(3)建立和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的硬件環境已經具備,主要包括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相關的金融技術手段。
(4)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地理位置、時差條件與國際上重要的金融中心營業時間上能夠相互銜接,具備建立離岸金融市場優越的地理條件
因此,只要我國建立起相當規模的國際金融市場,成為國際離岸金融業務中心,就為我國參與世界經濟循環提供了重要條件和工具,使人民幣國際化更具現實意義。

人民幣國際化國際儲備

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為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兑換要求,要求一國政府必須要有充足的國際儲備,尤其是外匯儲備。根據通行的國際儲備需求理論,充足的外匯儲備一般應維持在進口額的30%左右。中國外匯儲備穩步上升,達到並遠遠超過了同期進口額的30%,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人民幣國際化當前背景

人民幣國際化地位提高

一、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使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胡錦濤在2005年北京《財富》全球論壇開幕式發表演講時説:“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1978年以來中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從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473億美元增長到16494億美元,年均增長9.4%;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長到11548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16%;國家外匯儲備從1.67億美元增長到6099億美元”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專家普遍認為,今後10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這就為人民幣成為被世界各國和地區可以放心使用的貨幣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穩定的貨幣政策,為人民幣樹立了較高信譽,深受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歡迎。

人民幣國際化幣值穩定

二、人民幣幣值的穩定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前提條件。
中國一直實行穩定的貨幣政策。治理通貨膨脹,維持人民幣幣值的對內穩定和對外穩定成效顯著。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其他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而人民幣則保持了匯價穩定,防止了危機的進一步擴大和加深,為人民幣奠定了牢固、可靠的信用基礎。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前提條件。

人民幣國際化政府重視

三、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使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積極的步伐。
2003年9月,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頒佈了《邊境貿易外匯管理法》,允許在邊境貿易中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鼓勵中國邊境地區商業銀行與周邊國家地區銀行建立代理行關係以通過銀行進行邊境貿易結算。這項規定對人民幣國際化具有積極的影響。人民幣被周邊國家或地區所採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邊境貿易,邊境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將會促進人民幣的區域化。國家外匯管理局針對邊境地區的實際情況出台相應法規,將消除周邊國家或地區居民的後顧之憂,促進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或地區的流通。

人民幣國際化自由貿易

四、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人民幣境外流通提供了廣闊空間。
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形成一個擁有18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4萬億美元、貿易總額達到1.23萬億美元的經濟區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使東盟對中國出口增長48%,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長55%。貿易投資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人民幣的境外需求。在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前提下,一些與中國貿易、投資往來頻繁、數額較大的國家和地區,願意接受人民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比如在越南、泰國、緬甸等國的貿易中,人民幣事實上已經成為結算貨幣之一。

人民幣國際化流通經驗

五、人民幣在香港地區的廣泛流通和使用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有益經驗。
2003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為在香港辦理人民幣存款、兑換、匯款和銀行卡業務的銀行提供清算服務。內地居民可以使用內地銀行發行的人民幣銀行卡到香港用於消費支付和在自動取款機上提取港元現鈔,香港居民也可以使用香港銀行發行的人民幣銀行卡到內地用於消費支付和在自動取款機上提取人民幣現鈔等等。這些辦法和政策對人民幣的境外流通作了嘗試,也為人民幣的境外流通提供了有益經驗。

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危機

六、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給人民幣國際化機會
全球金融危機已從經濟基礎政府信用兩方面造成美元本位制基礎的鬆動,給人民幣國際化帶來了機會。人民越來越意識到,他們還需要一些其他的穩定的國際化的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利弊分析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尤其依賴於資金財富。因此,一旦實現了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可以減少中國因使用外幣引起的財富流失,而且將為中國利用資金開闢一條新的渠道。但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這就要求仔細分析其中的利弊。

人民幣國際化獲利

中國社科院重點課題“國際化戰略中的人民幣區域化”報告指出其正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中國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本國貨幣計價和結算,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小,這可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也會促進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等金融市場的發展。
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貿易和旅遊等實體經濟發生的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推動和擴大了雙邊經貿往來,加快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另外,不少周邊國家是自然資源豐富、市場供應短缺的國家,與中國情況形成鮮明對照。人民幣流出境外,這對於緩解中國自然資源短缺、市場供應過剩有利。
獲得國際鑄幣税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税收入。鑄幣税是指發行者憑藉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税,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
中國擁有數額較大的外匯儲備,實際是相當於對外國政府的鉅額無償貸款,同時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税。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税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闢一條新的渠道。

人民幣國際化獲弊

報告也同時指出了其產生的三方面的負面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實際匯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並可能出現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產生的“羣羊效應”,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由於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伴隨這些非法活動出現的不正常的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一方面會影響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反假幣、反洗錢工作的困難。
儘管一國貨幣國際化會給該國帶來種種消極影響,但長遠看,國際化帶來的利益整體上遠遠大於成本。美元、歐元等貨幣的國際化現實説明,擁有了國際貨幣發行權,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的巨大的經濟利益政治利益

人民幣國際化綜合考量

人民幣國際化利大於弊
經濟金融日益全球化,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對於一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國貨幣充當國際貨幣,不僅可以取得鑄幣税的收入,還可以部分地參與國際金融資源的配置。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既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又可以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發言權,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要想在全球金融資源的競爭與博弈中佔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入貨幣國際化的角逐中。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貨幣國際化也將為本國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如何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其對本國經濟的有利影響的同時,將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國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創造條件,堅定信心,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就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人民歡迎和接受的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實現途徑

此外,還特別需要大力鼓勵和推動外貿企業境外貿易夥伴以人民幣結算,為此有必要考慮由中國人民銀行補貼針對外貿企業的人民幣匯率調期服務(Swap contracts),即以比較低的價格提供未來人民幣收入按事先約定的匯率兑換為外幣的服務,其目的就是推動有關企業以人民幣結算。
雙軌制的第二個軌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香港完全可以較大力度地擴大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市場的規模,推進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市場,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不斷擴大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的規模以及交易水平,其目的是在境外儘快形成與歐元證券和美元證券抗衡的人民幣金融市場。這種逐步擴大的、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交易,對於在條件成熟時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是一個極大的推動。這一措施,也可以在很大程度化解外資進入內地賭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為此,中國央行可以考慮在香港建立與當地資本市場規模相匹配的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但是,這一市場的規模應該受到一定限制,比如,規定參與交易者必須是人民幣證券市場的交易者,而參與交易的額度受其證券市場的交易額度的限制,其目的是使這一市場不會對人民幣政策造成主要的衝擊。

人民幣國際化主要障礙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仍然存在眾多障礙。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民幣國際流通量增長不足;國內金融市場深度、廣度和國際標準化程度不足;國際化過程中人民幣對外價值可能發生巨大變動,妨礙經濟政策自主性。其中,人民幣國際流通量不足將成為最大問題。因為在金本位的黃金時代,英國雖然存在龐大經常項目順差,卻通過資本輸出向世界各地輸出了大量英鎊;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後,美國通過經常項目逆差向世界提供了美元流動性。儘管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貿易順差最大國之一,但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仍然較小。
而且,縱觀全球主要國家的貨幣國際化的實踐,一國貨幣國際化進程要求該貨幣發行國應具備以下條件:佔有全球經濟較大份額的經濟實力,政治上高度穩定,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和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中國的發展狀況來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尚存在諸多不足。
經濟實力有待進一步加強。與貨幣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實力還有一定的差距。同時,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因此,現階段大規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基礎並不穩固。
現有經濟體制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初見成效,但仍存在難以支撐人民幣迅速實施國際化進程的諸多問題。如利率市場化問題、人民幣匯率機制完善問題、資本項目可自由兑換問題等。
以資本項目可自由兑換為例。中國之所以採用資本項目可兑換的漸進模式,主要目的在於儘可能有足夠的時間來創造實行資本項目可兑換的前提條件。這些前提條件,簡言之就是,穩定的宏觀經濟、健全的微觀機制、健康的金融體系、有效的金融監管、有利的國際環境
顯而易見,當前中國尚未完全具備上述條件。中國宏觀經濟存在着眾多的矛盾,還很不穩定,微觀機制有待健全,金融體系較為脆弱,金融監管也比較薄弱,國際環境較為嚴峻。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兑換前提條件的成熟,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在這種情況下,“漸進模式”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人民幣國際化相關建議

一、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範圍:除了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五個基本的城市之外,將邊境貿易較大的省份也納入試點範圍;
二、建立和完善跨境人民幣資金支付清算機制,以轉賬支付代替現鈔支付,為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提供清算平台;
三、我國貨幣當局可以與人民幣跨境流通規模較大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簽訂協議,允許其在一定額度內將人民幣兑換成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以提升周邊國家和地區居民對人民幣的信心;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
四、建設以香港為基地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作為我國資本項目尚沒有完全開放之前的一個過渡性安排,以消除境外機構缺乏人民幣投資與避險工具的障礙。

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制度

人民幣國際化國際步驟

雙軌制、漸進式的人民幣國際化步驟
根據中國經濟的特點,我們認為,完全可以採取一種雙軌制、漸進式的人民幣國際化步驟。雙軌制的第一個軌,是在中國境內要實行定向的、有步驟的、漸進式的、與中國金融改革同步的資本項目下可兑換的進程,這包括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計劃(QFII)、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計劃(QDII)和各種有步驟的資金對外開放等一系列措施。另外,可以考慮邀請海外高質量的企業如蘋果、IBM英特爾A股市場發行人民幣股票,使得一部分人民幣兑換成美元流出境外,也由此改進中國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資本市場運作效率
此外,還特別需要大力鼓勵和推動外貿企業與境外貿易伙伴以人民幣結算,為此有必要考慮對外貿企業的人民幣匯率調期服務,即以較低的價格提供未來人民幣收入按事先約定的匯率兑換為外幣的服務,其目的就是推動有關企業以人民幣結算。
雙軌制的第二個軌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選擇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其必然性的:首先,香港作為成熟的金融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是市場化的;其次,香港作為相對獨立的金融中心,完全可以較大力度地擴大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市場的規模,推進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市場,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不斷擴大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的規模以及交易水平。這種逐步擴大的、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交易,對於在條件成熟時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是一個極大的推動。為此,可以考慮在香港建立與當地資本市場規模相匹配的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但是,這一市場的規模應該受到一定限制,比如,規定參與交易者必須是人民幣證券市場的交易者,而參與交易的額度受其證券市場的交易額度的限制,其目的是使這一市場不會對人民幣政策造成重大沖擊。-

人民幣國際化對策選擇

第一,積極創造人民幣國際化的政治、經濟條件。中國經濟必須持續穩定增長並在亞洲地區保持領先地位,繼續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同時,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高層政府間的交流,成為國際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從而消除周邊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的擔心和疑慮。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國家和世界各國的直接投資與貿易,改進金融服務,加強對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統計監測,設立人民幣自由兑換試驗區。這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進一步放寬人民幣出入境限制。建議在中國與越南、老撾、緬甸的邊境毗鄰地區,逐步取消人民幣出入境的政策性限制,使其在有法可依的條件下,推進人民幣成為區域性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區域性國際儲備資產。 在一些邊境地區取消人民幣出入境的政策性限制,有利於雙邊經濟、貿易往來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出口收匯出口核銷真實性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對"地攤銀行地下錢莊"行為的遏制,進一步規範邊境貿易結算,從而切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第三,設立人民幣自由兑換試驗區。建議選擇對人民幣認同感較高國家接壤的邊境地區,如在廣西、雲南邊境地區實行人民幣特殊管理政策,兩地居民、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幣資金可通過銀行途徑兑換為可自由兑換貨幣或毗鄰國家貨幣。與此同時,對人民幣兑換、跨境流動、匯率變動情況進行統計監測,以便及時、準確掌握周邊國家和地區接受和使用人民幣的狀況。通過試驗區的運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積累經驗。
第四,國家對人民幣境外流通採取鼓勵和保護政策。一是在對外經濟往來中主動使用人民幣。在條件成熟時,中國企業、事業等單位,在對外貿易和其他經濟往來中可主動使用人民幣。在發展初期可以考慮對願意使用人民幣的外商,在價格等方面酌情給予優惠。二是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客觀需要,有選擇、分步驟放寬對跨境資本交易活動的限制,將那些對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有積極作用、對消極影響可控的資本項目挑選出來,先行試點,逐步擴大,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第五,要進一步解決境外人民幣迴流的問題。如果人民幣沒有暢通渠道迴流到中國,周邊國家或地區難以將人民幣作為區域儲備貨幣。除了繼續允許在邊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以外,還可以進一步允許我國與周邊國家或地區在一般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另外,可以考慮允許周邊國家用人民幣購買我國政府債券或對我國進行直接投資。這意味著我國不僅把人民幣的使用從邊境貿易推廣到一般貿易和政府債券的交易,而且還可以改進境外居民只能用外匯才能對我國進行投資的政策。我國已經實現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和部分資本項目的可兑換,人民幣終究要走向可兑換,還將走向國際化,這必將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中國的發展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的推動力量,世界經濟發展也將給中國的發展帶來新的重要機遇,人民幣必將實現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試點啓動

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税務總局、銀監會共同制定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日前正式對外公佈。此舉標誌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啓動,也意味着人民幣國際化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辦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五城市率先進行試點工作,境外試點地域暫定為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
中國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點管理的指導思想是在保證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減少制度障礙,適當提供便利,嚴格貿易真實性審核,實行總量控制,穩步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辦法》授權央行,可根據宏觀調控、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需要,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進行總量調控。據知情人士透露,與《辦法》相配套的實施細則將於2009年7月2日公佈。
《辦法》規定,國家允許指定的、有條件的企業在自願的基礎上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的結算,支持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服務。被確定為試點地區的上海市、廣州、深圳、珠海和東莞的企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可適用《辦法》的規定。
試點企業在使用人民幣結算出口貿易時,可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出口貨物退(免)税政策。此外,為滿足實際要求,試點企業還可以將出口人民幣收入存放境外。
試點企業先由試點地區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協調當地有關部門推薦,然後由央行會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税務總局、銀監會等有關部門進行審核,最終確定試點企業名單。《辦法》要求,在推薦試點企業時,要核實試點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真實身份,確保試點企業登記註冊實名制,並遵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各項規定。境內結算銀行可以在境外企業人民幣資金短缺時按照有關規定逐步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結算貨幣匯率大幅波動,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使用第三國貨幣進行貿易結算時面臨較大的匯率波動風險。尤其是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給出口企業帶來成本壓力。而使用人民幣結算,無疑將規避匯率風險,保護企業的經濟利益
《辦法》規定,人民幣跨境清算可自由選擇兩條路徑。可通過香港、澳門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進行人民幣資金的跨境結算和清算;也可通過境內商業銀行代理境外商業銀行進行人民幣資金的跨境結算和清算。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國銀行(澳門)有限公司分別為港、澳地區人民幣清算行。
按照規定,境內代理銀行可以依境外參加銀行的要求在限額內購售人民幣;境內代理銀行還可以為在其開有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户的境外參加銀行提供人民幣賬户融資,用於滿足賬户頭寸臨時性需求;港澳人民幣清算行可按央行有關規定從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兑換人民幣和拆借資金,具體的額度、期限等,由央行確定。
央行相關人士表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推出,將擴大清算行的清算業務範圍。清算行可以向經國務院批准納入試點範圍的境外國家和地區,如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提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清算服務。

人民幣國際化最新情況

人民幣國際化峯會議題

雖然本屆峯會主題為“跨越危機,攜手成長”,但峯會的四大議題充滿着分歧,其中以“匯率協調”這一議題備受關注。
g20峯會 g20峯會
2010年11月10日出爐的G20公報草案暴露了各國在匯率問題上的分歧。這份草案顯示,G20將提倡更大程度上由市場力量決定匯率水平。但各國官員們對於如何討論匯率干預問題尚未作出決定。這一草案倡議G20禁止“競爭性匯率貶值”,但也包含明顯針對中國的條款——禁止“競爭性匯率低估”。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2010年11月11日對本報表示:不要對G20首爾峯會解決全球匯率協調問題抱有太大希望。他認為首爾峯會出爐的共同聲明最多號召各國避免進行競爭性匯率貶值,而不可能對美國的匯率政策進行有效制約。況且由於缺乏具體的約束措施,“避免競爭性匯率貶值”這種口號的實際效果也很難估計。

人民幣國際化美國眾怒

美聯儲“開閘放水”觸犯了眾怒,首爾峯會前夕,G20多國領導人紛紛指責美元政策不負責任。
美聯儲在2010年11月3日重啓量化寬鬆政策,啓動6000億美元“印鈔計劃”,令各國擔憂美元走低擾亂全球匯市,這也就促使匯率市場成為首爾峯會上的首要議題。
在首爾峯會上,各國很可能進一步“拷問”美國匯率政策。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11日就表示,G20領導人有必要在峯會上詢問美國總統奧巴馬,美聯儲為何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舉措。
在首爾峯會開幕的兩天之前,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撰文呼籲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該體系將包含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以及邁向國際化及資本賬户開放的人民幣
劉勝軍認為,佐利克在首爾峯會前高調撰文,實際上是對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再次表達失望,這只是向美國匯率政策施壓的一種姿態。對於各國而言,正確的博弈策略或在於進一步加速外儲多元化,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性
2010年11月11日,就連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都撰文承認:美國正在奉行美元貶值的政策,由此推高了世界其它貨幣的匯率。
除美國之外的G19國領導人對美聯儲“開閘放水”推動美元貶值的行為已經滿腹牢騷,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這是“靠人為壓低匯率來刺激出口”,是“短視的,最終會損害各方利益”。
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則表示:“從美聯儲作出的決定中,我看到了更多風險和全球經濟滑出正軌的更大可能性。” 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表示,需要密切關注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並在必要時採取果斷措施。
巴西總統盧拉甚至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元貶值是所有問題的根源。盧拉還透露,他在前往首爾參加二十國集團峯會前將做好“戰鬥”準備。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對本報表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動盪不堪,匯率戰爭一觸即發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都放棄了作為國際“貨幣錨”的責任。
孫立堅認為首爾峯會應該聚焦於美國這樣的“貨幣錨”國家的道德風險行為——利用自己的貨幣霸權優勢來過度的維護自己本國利益和傷害他人。

人民幣國際化防火牆

首爾峯會聯合聲明草案所涉及到匯率協調的部分,可以被視作是10月底G20財長峯會達成的“慶州協議”的升級版本。由於缺乏全球匯率協調的具體措施,聯合聲明中禁止“競爭性匯率貶值”的口號的實際約束力也很難界定。
g20峯會漫畫 g20峯會漫畫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教授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美元已經取代日元成為“套利貨幣”,而美聯儲重啓貨幣寬鬆所釋放出的流動性,很可能會“溢出”到國際市場,形成熱錢向中國等亞洲國家發動襲擊。
就在G20首爾峯會開幕前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將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上調50個基點至17.5%。這是中國在2010年第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來吸收流動性氾濫,野村證券認為這能夠減少約3500億元人民幣的系統流動性。
華民認為,中國和一些亞洲國家再次面臨美國“金融核霸權”的威脅,必須謹防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悲劇重演,必須採取措施將來自歐美等國的流動性氾濫阻擊在國門之外。中國仍在匯率和利率政策兩方面都要“嚴防死守”,不能因為外界的政治壓力而輕易鬆動。
而各國也並沒有把避免匯率戰爭、阻擊氾濫美元的希望完全寄託於首爾峯會的一紙聯合聲明。在首爾峯會前夕,新興經濟體已經開始構築各種防火牆,以避免遭受本幣升值和過剩美元氾濫的衝擊。
11月11日,日本央行果斷出手阻擊日元升值,購入1500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這也標誌着日本同樣開始重啓量化寬鬆政策。以色列南非央行也在買入美元,以防本幣升值。 中國台灣地區也於本週開始限制外資持有債券。2010年10月份,巴西泰國已經提高了外資投資本國債券的税率。6月份韓國限制交易金融衍生品,同期印尼抑制投資者出售一些短期債券

人民幣國際化中方擔憂

11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了1個小時的會晤。這是奧巴馬上任21個月以來七次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會晤中,胡錦濤對奧巴馬就匯率問題進行了交流。胡錦濤表示:中方2010年6月關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決定是在經濟、就業面臨十分複雜形勢的背景下作出的,很不容易。中方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但改革需要良好外部環境,只能是漸進式推進。
胡錦濤還向奧巴馬錶達了對弱勢美元政策的擔憂:中方對美國當前的量化寬鬆政策表示關注,美方有關政策應該顧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希望美方儘快在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方面採取具體行動,給予中國赴美投資企業公平的競爭環境,同中方一道推動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作為歷次“胡奧會”的直接見證者之一,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貝德透露,在作為此次“胡奧會”主要議題的經濟和貿易問題上,中美將討論如何合作來確保在平衡和可持續的基礎上,實現全球經濟復甦,此外中美領導人還將就安全和政治問題展開討論。
11月11日的“胡奧會”是中美元首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之後舉行的首次會晤。清華大學中美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趙可金教授11日對本報表示,他認為中美兩國領導人必定會討論聯手發動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
由於奧巴馬所在的美國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之後失去了國會眾議院多數席位,這將直接阻礙奧巴馬推出新的經濟刺激計劃。在這種情況下,趙可金分析奧巴馬在此次會晤胡錦濤主席之時,必然會聚焦於中國市場開放問題,以增加美國對華出口,提振美國經濟。作為交換,奧巴馬政府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
此次“胡奧會”上,中美領導人也對2012年1月份胡錦濤主席訪美的細節問題展開了討論。奧巴馬錶示,2012年胡錦濤主席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確保這次訪問成功是美中關係和美國外交的頭等大事。 [7] 

人民幣國際化國際化

“我們必須首先明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絕對不是一個風風光光、風景無限的進程,中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各種各樣的危險。”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9日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2011全球年會上指出。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充滿挑戰的進程,千萬不能過分低估它的複雜性 [8] 
人民幣中間價一直保持着升值勢頭,但在本月初出現了微幅貶值。在離岸遠期市場,美元兑人民幣N D F(無本金交割遠期)已與國內中間價倒掛近一個半月,種種跡象表明,重啓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的現象已減緩,這也引發了關於人民幣貶值預期的説法。
對此,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表示,市場波動是正常的,人民幣匯率有波動是市場規律,沒有一個貨幣是永遠上升的。但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乃至成為儲備貨幣,沈聯濤此前就提醒過不可操之過急,他認為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不但並非榮耀和特權,更是一種“詛咒”。新佈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執行長官馬克·讓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也對此表示警示,“應區分國際貨幣和儲備貨幣之間的區別,人民幣是否應成為一種儲備貨幣投入信託網還需謹慎,這是一種權力,但也是一種壓力和負擔,美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還提到,除了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可以通過其他各種方式增強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影響力,比如增加中國在IM F中的股份等。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指出,國際上對人民幣需求很大,但這種需求是因為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需求,還是真實的對中國宏觀政策長期穩定的信心的需求,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她指出,人民幣國際化非常複雜,對國內經濟政策和基礎,包括整個一套價格體系形成都有非常大的要求。因為最終,所謂資本項目自由兑換或者是人民幣國際化,都是要為實體經濟利得財富服務,促進資本最有效的配置在實體經濟上。“如果國內很多要素的價格,包括利率、匯率,能源、土地等,有很大扭曲或是不確定性,加之資本大幅流入、流出,可能對實體經濟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在人民幣國際化推進過程中,需要迫切推行的是國內一系列改革。”汪濤指出。
與會專家也強調了人民幣國際化不應“為國際化而國際化”。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説,人民幣國際化應該是個市場自由選擇的結果,政府在推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李稻葵也説,人民幣國際化不應該成為終極目標,實際上,它是伴隨着中國金融開放的副產品,人民幣在被納入SD R一籃子貨幣特別提款權)的進程上,不應該硬性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

人民幣國際化原因

1:國際因素,隨着西方經濟問題不斷的情況下,中國表現相對強勁穩定,崛起為世界第二經濟體,更是世界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域的支點,許多經濟觀察人士預測中國將恢復其在貨幣上的突出地位,具體地説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
2:政府因素,北京方面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國與數十個國家進行了貨幣互換,放開了外國投資者的准入條件以及香港的人民幣計價基金,並允許外國央行有限地參與國內銀行間拆借市場
3:也有人説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只是一種“特洛伊木馬式的改革”。也就是説,中國的改革者並非將人民幣國際化作為最終目的,而只是推行更多市場改革的託辭。這個説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人民幣國際化需要改善中國尚處於初級階段的金融市場,並從根本上解除其資本管制措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