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棄我取

鎖定
人棄我取(拼音:rén qì wǒ qǔ)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1] 
人棄我取指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時賣出獲利,後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也可表示自己的志趣、見地與他人不同。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 [1]  [3] 
中文名
人棄我取
拼    音
rén qì wǒ qǔ
近義詞
彼棄我取
反義詞
人取我與
出    處
《史記·貨殖列傳》
注音字母
注音ㄖㄣˊ ㄑㄧˋ ㄨㄛˇ ㄑㄩˇ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分句

人棄我取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人棄我取”。 [1] 

人棄我取成語故事

李悝是戰國時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在魏國擔任相國,幫助魏文侯實行變法,加強統治。在經濟上,李悝實行保護農民利益和發展農業的“平糴法”,就是國家在豐收年時用平價買進糧食,到荒年時再以平價賣出去,使糧價保持穩定。同時,他也鼓勵農民播種多種糧食作物,好應對災荒。 [2]  [3] 
洛陽大富商白圭從李悝的經濟措施中受到啓發,提出了一套經營致富的理論,叫作“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意思是説,別人因生產過剩而低價拋售,他就收購;別人高價索求,他就出售。 [2]  [3] 
白圭的具體做法是,在五穀成熟的季節,糧食大量上市,糧價變得很便宜,他就大量購進糧食,囤積起來。而這時不是蠶繭出產或割漆的季節,市場上絲、漆存貨極少,價格昂貴,他就乘機把自己囤積的絲、漆以高價賣出去。按照同樣的道理,到了蠶繭出產的季節,蠶絲生產多了,價錢就很便宜,但糧食的價格卻上漲了,於是就低價收進蠶絲而高價賣出糧食。這麼一來,白圭買進的貨物價錢都很低,而賣出的時候價錢卻很高。這樣買賤賣貴三兩次,白圭的財富就迅猛增長起來了。 [2]  [3] 

人棄我取成語寓意

“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經商之法雖説盈利面很大,但冒險性也極大。所以,想要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時賣出獲利需要提前做好市場調查,掌握市場方向是最有效的降低風險策略。其次,還需要當機立斷,掌握先機,乘時射利。“賤買貴賣”需要有雷厲風行的決斷。做好了市場調查,抓住時機就當機立斷,機會稍縱即逝,稍不留意,就會錯失良機。 [4] 

人棄我取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人棄我取”指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時賣出獲利,後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也可表示自己的志趣、見地與他人不同。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 [1]  [3] 
運用示例
宋·陳亮《孫天誠墓誌銘》:“夫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而善致富者則曰:‘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3] 
元·袁桷《戇庵記》:“古之君子,事至而名隨,人棄我取,自謙之道也。” [3] 
清·李汝珍鏡花緣》:“他如滿部鬍鬚,抑或絡腮,我倒喜的。少年男妖道:‘這都為何?’二妖道:‘這叫作人棄我取。’” [3] 

人棄我取成語辨析

“人棄我取”與“彼棄我取”含義相近,兩者皆有別人摒棄的我拿來的意思。區別在於““人棄我取”強調的是不跟別人爭,依然可以獲得好處;“彼棄我取”強調的是不與世人爭逐名利,甘於淡泊的性情。 [3]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882-883
  • 2.    遲紅葉編寫;戴友生等繪畫. 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故事裏的中國 市井篇 全新彩繪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8.02:48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名利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6:15-17
  • 4.    歐陽雪著. 中國式智慧[M].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201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