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文學校

鎖定
人文學校(humanistic school)是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創辦的新式學校的總稱。人文主義者為反對封建教育和教會教育,興辦學校,從事教育革新。反對壓抑兒童本性, 強調教師尊重兒童個性,關懷和信任兒童。主張使兒童身心得到和諧發展。學校設體育課,恢復古代體育制度,組織學生學習擊劍、角力、騎馬、游泳, 進行軍事訓練。重視德育,確立新的道德標準,強調對人的尊重,將勇敢、勤勉、進取、榮譽心等與個人福利密切相關的品質作為德行的主要要求,視享受民主、追求科學知識、為真理而獻身等思想和行為為道德教育的核心要求,同時亦進行宗教教育。 [1] 
中文名
人文學校
外文名
humanistic school
定    義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創辦的新式學校的總稱
反對嚴酷紀律,強調榜樣和示範的作用,要求家長和教師以身作則。提倡世俗教育,擴大學科範圍,新增文學、歷史、地理、力學等學科;宗教學科仍保留,但已失去中世紀前期作為各學科“王冠”的位置,尤其在大學中改變了神學的統治地位,建立以研究希臘、羅馬古典文藝為主的新學。反對經院主義學風,強調發展學生智力、積極性和主動性, 注重學生的興趣。教學中採用直觀和實地觀察等手段,直觀教學原則的基本因素在實踐中被普遍運用。有的學校用會話方式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用活動字母教授讀、寫知識,在遊戲中學習初步算術知識。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家維多里諾建立的孟都亞學校——“快樂之家”是人文學校的典型。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