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心難測

(漢語成語)

鎖定
人心難測(拼音:rén xīn nán cè)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1] 
人心難測指人的心思難以揣測。 [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3] 
中文名
人心難測
拼    音
rén xīn nán cè
近義詞
人心莫測人心叵測
出    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
注音字母
ㄖㄣˊ ㄒㄧㄣ ㄣㄢˊ ㄘㄜˋ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人心難測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始常山王、成安君為布衣時,相與為刎頸之交……此二人相與,天下至歡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人心難測”。 [1] 

人心難測成語故事

劉項爭霸時,蒯通為了鼓勵韓信脱離劉邦,前來遊説。 [2] 
韓信説:“漢王厚待於我,他的車子給我坐,他的衣裳給我穿,他的食物給我吃。我聽説,坐人家車子的人,要分擔人家的禍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裏要想着人家的憂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為人家的事業效死。我怎麼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蒯通説:“你自認為和漢王友好,想建立流傳萬世的功業,但我認為這種想法錯了。當初常山王張耳、成安君陳餘還是平民百姓時,陳餘年少以父事張耳,結成割掉腦袋也不反悔的交情。後來因為章邯圍困張耳,陳餘因兵微將寡僅發兵五千來救。張耳又因懷疑張黶、陳澤二將被陳餘所殺的事與其發生爭執,陳餘怒解印綬,使得二人彼此仇恨。常山王背叛項王,摟着脖子抱着頭狼狽逃跑,歸降漢王,非要張耳的人頭才肯與漢王合作共擊項王。 [2] 
漢王借給他軍隊向東進擊,在泜水以南殺死了成安君。成安君身首異處,被天下人恥笑。這兩個人的交情,可以説是天下最要好的。然而到頭來,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這是為什麼呢?禍患產生於貪得無厭而人心又難以猜測。如今您打算用忠誠、信義與漢王結交,一定比不上張耳、陳餘的刎頸之交更穩固,而你們之間的關聯的事情又比張黶、陳澤的事件重要得多,所以我認為您斷定漢王不會危害自己,也錯了。大夫文種、范蠡使瀕臨滅亡的越國保存下來,輔佐勾踐稱霸諸侯、功成名就之後,文種被迫自殺,范蠡被迫逃亡。野獸已經打完了,獵犬被烹殺。以交情友誼而論,您和漢王就比不上張耳與成安君了;以忠誠信義而論,也就趕不上大夫文種、范蠡與越王勾踐了。從這兩個事例看,足夠您斷定是非了。希望您深思熟慮地考慮。” [2] 

人心難測成語寓意

張耳處於生死關頭希望陳餘盡交情來救他。陳餘自知不敵章邯,去了必死,於是猶豫。在涉及生死的時候,雙方都會為自己考慮。一個希望對方不計生死來救自己,一個希望對方體諒自己顧及自己的生死,這就很容易發生分歧了。生死如是,權力亦如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人心雖難測,但人人本就應當“知恩”“知義”,要明白做人的真理,明白人生價值的真正所在,不斷陶冶錘鍊自己,使自己的精神有橫貫日月的浩然正氣,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高於物慾和世俗的昇華和輝煌。 [2] 

人心難測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人心難測”指人的心思難以揣測。 [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3] 
  • 運用示例
清·李汝珍鏡花緣》二五回:“宮娥面前,凡有言談,亦須仔細。誠恐人心難測,一經疏忽,性命不保。” [1] 
清·黃宗羲《長蒼水墓誌銘》:“止憑此一線未死之人心,以為鼓盪,然而形勢昭然者也,人心莫測者也。” [4]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886
  • 2.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679-680
  • 3.    陳滿華著. 漢語事實的描寫與考察[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06:72
  • 4.    蔡向陽,孫棟,艾家凱主編. 漢語成語分類:大辭典[M]. 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 2008.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