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工食道

鎖定
人工食道是採用生物醫學工程學、組織工程學及生物材料學等技術製造的一種短暫替代食道,同時能夠誘導新生食管的再生重塑和功能重建的管狀裝置。
中文名
人工食道
外文名
Artificial Esophagus
分類名稱
植入性人工器官
管理類別
Ⅲ類醫療器械

人工食道簡介

為了解決患有食管疾病並對病變的食管實行部分切除患者日常生活中正常飲食的問題,通常採用食管重建術,它主要是採用患者自身的其他組織器官如胃、結腸空腸等替代切除的食管,但這種治療方法對患者的創傷性大、併發症嚴重。人工食道是一種理想的替代物 [1]  ,但對它的研究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雖有少數的臨牀案例,但仍然缺乏安全性,不能在臨牀上廣泛應用 [2] 

人工食道人工食道的分類

人工食道不可吸收人工食道·

不可吸收人工食道通過在不可降解的管道支架上包裹可被組織細胞吸收降解的醫用材料構成,術後2-4周需要將支架取出,可吸收的材料部分被新生組織吸收替代完成食道的重塑。這種人工食管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順應性、韌性和可塑性,可為細胞生長和組織再生提供支架,但脱管困難、生物相容性相對較差、吻合口瘻的發生率相對較高、不能在體內達到生物學固定、不能在原位被永久植入。例如膠原海綿-硅酮支架、聚氨酯-膠原蛋白複合人工食管和鈦鎳合金-硅橡膠組合式人工食管等 [3] 

人工食道可吸收人工食道

可吸收人工食道又稱無細胞支架類人工食道,主要是利用可被組織細胞吸收的降解材料製成,與組織細胞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能誘導新生食道的形成,不需要術後取出。與不可吸收人工食管相比,機械強度較差,同時可吸收材料降解快,不能在較長時間內為細胞生長和組織再生提供支架,容易導致新生食管出現狹窄、食道組織再生不全。例如多聚管、膠原蛋白-殼聚糖膜、血管脱細胞基質類等人工食道。
目前在可吸收人工食道方面研究較多的是組織工程食道。組織工程食道是將體外培養和擴增所得的自體細胞或對骨髓幹細胞進行誘導分化,種植在組織相容性良好的作為細胞外基質的、可降解的支架上進行共同培養,再植人體內相應位置,逐步形成在結構、功能上與自體組織相似的人工食道。理論上它克服了目前所研究的人工替代物組織相容性差、高免疫原性和易出現術後併發症等缺點,同時它也具有正常食管相似的結構和功能 [3] 

人工食道人工食道存在的問題

人工食道吻合口瘻

由於人工食管本身無血供而且周圍血供不足,術後吻合口長期處於炎症條件下和人工食管材料的生物不相容性及生物力學性能,發生術後吻合口瘻的幾率較大,這也是制約其臨牀應用的瓶頸。

人工食道早期脱管

人工食管植入後雖然被新生的上皮及結締組織包繞形成新的纖維結締組織體,但它不能與原食管完全融合,它會隨着宿主食管的不斷蠕動及管外組織結構的作用,以及縫合線漸漸切割宿主食管組織等因素作用下而最終脱落。但過早的脱落會對消化道造成損傷,如出血、穿孔、梗阻等。

人工食道新生食道狹窄

人工食管植入術的遠期主要併發症是術後新生食管狹窄,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其發生原因可以與下列因素相關:人工食管再生過程中瘢痕組織的過度增生和收縮;新生食管在重塑過程中出現的肌層及黏膜下組織的不良增生;人工食管植入體內後誘導新生食管重塑過程中出現的自體攣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