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屬

鎖定
人屬(學名:Homo )是人亞科下的一屬,共17種,其中16種已經滅絕,現僅存一種,即智人Homo sapiens形態特徵比直立人更為進步。分為早期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過去曾叫古人,主要特徵是腦容量大,在1300毫升以上;眉嵴發達,前額較傾斜,枕部突出,鼻部寬扁,頜部前突。晚期智人過去曾叫新人,是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兩者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在於前部牙齒和麪部減小,眉嵴減弱,顱高增大,到現代人則更加明顯。在晚期智人階段,人種形成。直立步行,臂不過膝,體毛退化,手足分工,下頜骨淺且粗壯,大腦極為發達,有語言和勞動,有社會性階級性。分佈於世界所有大洲,早期類型僅分佈於亞洲、非洲和歐洲的温暖地區。 [1]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中文名
人屬
拉丁學名
Homo
外文名
Human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靈長目
人科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亞    目
類人猿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人亞科
人族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人屬形態特徵

可以通過醒目擴大的大腦區別於其它活的猿,相對減少了身體大部分的毛髮覆蓋,有一系列能與慣用的雙足動作相適應的骨骼和肌肉,包括失去抓握能力的腳部結構。人類是陸地兩足動物,游泳和潛水的能力有限,必須學習。該物種在身體尺寸和比例方面表現出強烈的變化,並且色素沉着,其中一些可能與所處的廣泛環境有關。在體型上表現出中等程度的性二態性 [1] 

人屬棲息環境

可以在各種各樣的棲息地中找到,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這歸功於其利用技術來適應和修改棲息地的能力。 [3] 

人屬生活習性

雜食動物,在提取,生產,加工和保存食物方面表現出的獨創性。可以控制或開火的種羣,所有已知的現存羣體都在進行烹飪。飲食的區域差異受特定環境中的可獲得性文化傳統食物偏好和避免以及遺傳因素的影響。乳糖酶持久性允許一些個體在一生中進食牛奶和相關乳製品,這是最近對乳製品消費的適應性調整,這隻會在具有奶牛養殖傳統的羣體中發揮作用。 [4] 

人屬分佈範圍

居住在地球上的每個大陸(儘管南極洲沒有永久性定居點)。 [2] 
人類分佈圖 人類分佈圖

人屬繁殖方式

能夠全年繁殖。雌雄異體體內受精胎生妊娠期平均為40周。通常有一個後代產出,雖然雙胞胎偶爾出現,但很少有多胞胎出生。分娩間隔,出生體重,斷奶時間,獨立性和性成熟度都隨着母親和年輕人的營養狀況而大不相同,並且受到文化習俗的影響。 [5] 

人屬下屬物種

人屬進化樹狀圖 人屬進化樹狀圖
LD 350-1 (Homo LD 350-1) 東非埃塞俄比亞2013年在阿法爾州發現。生活在距今約275萬年至280萬年前。
能人(Homo habilis)東非坦桑尼亞1960年在奧杜瓦伊峽谷第一層中發現,生存在大約200萬至175萬年前。
魯道夫人(Homo rudolfensis) 東非肯尼亞1972年在肯尼亞魯道夫湖發現,生活在約195萬至178萬年前。
格魯吉亞人(Homo georgicus)西亞格魯吉亞1991年在德馬尼斯發現,生活在約180萬年前。
匠人(Homo ergaster)南非斯瓦特克蘭1949年發現。生活在約180萬年至140萬年前。
樹居人(Homo gautengensis)南非2010年豪登省史特克方登石洞發現。生活在約200萬年前至60萬年前。
直立人(Homo erectus)最早化石於1891年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爪哇特里尼爾發現。生活在約200萬年至20萬年前
先驅人(Homo antecessor)1997年在歐洲西班牙阿塔普爾卡發現。生活在約90萬年前。
西布蘭諾人(Homo cepranensis)1994年在意大利弗羅西諾內省的西布蘭諾發現。生活在約80萬至90萬年前。
羅德西亞人(Homo rhodesiensis)遺骸在南部非洲、東非及北非發現,大約生活在60萬年前。
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1907年發現於德國毛爾,大約生活在50萬~10萬年前。
尼安德特人(一説,智人的亞種 [8]  )(Homo neanderthalensis)1856年在德國的尼安德特山谷發現,大約生活在20萬至3萬年前
佛羅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2004年東南亞印度尼西亞佛羅勒斯島被發現,生活在約9.5萬至5-6 [7]  萬年前。
澎湖原人(Homo tsaichangensis)2008中國台灣海峽澎湖水道被發現,生活在約45至19萬年前。
丹尼索瓦人(Denisova hominin),2008年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現,生活在約4萬年前。
馬鹿洞人(Red Deer Cave people),1979年在中國廣西被發現。生活在約1.45至1.15萬年前。
以上16種人種均已滅絕。
現僅存一種,即智人(學名:Homo sapiens)。 [6] 

人屬種羣現狀

該種羣分佈廣泛,適應性強,日益增加,並且沒有導致總體數量下降的主要威脅。 [2] 

人屬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參考資料
  • 1.    Brown R A, Armelagos G J. Apportionment of racial diversity: A review[J].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Issues News & Reviews, 2001, 10(1):34-4
  • 2.    Homo sapiens (Human)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18-06-12]
  • 3.    Kappeler, Peter M, Pereira, Michael E, Schaik, Caral P. van. Primate life histories and socioecology.[J]. 2003.
  • 4.    Kappeler P M, Heymann E W. Nonconvergence in the evolution of primate life history and socio-ecology[J].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0, 59(3):297-326.
  • 5.    Murphy B D. Asdell's Patterns of Mammalian Reproduction: A Compendium of Species-specific Data[J]. Canadian Veterinary Journal, 1994, 35(10):658.
  • 6.    Homo |   .BioLib.cz [引用日期2018-06-12]
  • 7.    印度尼西亞梁布亞洞穴佛羅勒斯人的序列和年代校對  .中國考古.2017-12-19[引用日期2021-06-08]
  • 8.    布亞楠責編;陳建安譯;(美)李相僖,(韓)尹信榮.《想太多的人類學家》: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