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亳州梆劇

鎖定
亳州梆劇,是亳州最受歡迎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安徽亳州梆劇團創演的新編古裝劇《拆磨記》 ,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又創出了新手段。 《拆磨記》是根據《舊唐書》裏的史料創作編寫的。 故事講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春,汾陽王郭子儀之女、京兆尹趙縱之妻郭晴京郊射獵,在白渠畔巧遇失散多年的師孃,得知王公權貴沿白渠修建水磨與民爭水,妨礙灌溉,百姓們寫 亳州梆劇 下了萬民折請求拆掉水磨,以解旱情,但正在為遞折犯愁。
中文名
亳州梆劇
類    別
戲曲
地    點
亳州
代表作
拆磨記

亳州梆劇基本介紹

郭晴見田間莊稼因乾旱多已枯黃,旱情十分緊急,便接過了萬民折,並向師孃保證,三天內拆除水磨。郭晴回家把萬民折交與丈夫,趙縱下了拆磨令,以盧國公為首的王公權貴抗令不遵。趙縱與內兄郭曖以激將法請郭晴出面,盧國公以郭家帶頭拆磨為條件與郭晴打賭擊掌。郭晴以理以情巧妙地説服了父母及嫂子昇平公主帶頭拆了水磨,盧國公只得認輸,各家王公權貴的80多座水磨全部被拆除。該劇在歷史史實的基礎上,演繹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塑造出熱情豪爽、機智聰明的郭晴,以社稷為重、率先垂範的昇平公主,深明大義的郭子儀,自私自利的盧國公等藝術形象。據介紹,為了滿足現代觀眾的欣賞要求,導演完全採用了話劇的導演手法。在藝術處理上,大幕一拉開,一座座大磨立於舞台之上,隨着情節的發展,磨的數量逐漸減少,直到最後一座水磨被拆掉,渠水直瀉而下。此時,通過高科技的手法,令觀眾感到水渠直通到了他們身邊,讓人驚喜不已。

亳州梆劇起源及發展

亳州梆劇
亳州梆劇(15張)
梆劇產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梆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説法不一。一説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説由北曲絃索調直接發展而成説一説是在河南省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絃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1821-1850)河工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已存在。這些記述與藝人間的傳説相符。據一些老藝人追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説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併入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明清區代即流行“河南謳”。河南梆子在流傳過程中,在不同形成:祥符調(開封一帶)、豫東調(商丘一帶)、豫西調(洛陽一帶)、沙河調(漯河一帶)等不同風格。
據藝人相傳,梆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後在開封一帶的,形成祥符調;傳至商丘一帶的,形成 豫東調;流入洛陽的一支,發展為豫西調;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稱為沙河調。
辛亥革命以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當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而活躍一時。此後,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在農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雙在一些地區,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許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雲集於開封。1935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台為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錶演和舞台美術等進行革新,並演出由樊粹庭創作的《義烈風》《霄壤恨》 、 《塗血》等劇目。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採"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常香玉在1936年隨周海水班社到開封,演出於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鎮南編寫的《六部西廂》、 《哭長城》等古裝戲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現代戲《打土地》。《打土地》是梆劇編演現代戲的開始。與此同時,永安舞台的王潤枝、馬雙枝、鼓海豹、楊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傳統劇目。名角雲集,促進了豫東調、豫西調的合流,促進了河南梆子的發展和提高。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開封后,獅吼劇團、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團體和演員先後到西安,並以西安為中心,在西北城鄉演出,擴大了梆劇的影響和流行地區。
梆劇的班社最早始於何時何地,今無可考。據老藝人傳説,過去的梆劇演員大多出於乾隆年間的蔣門和徐門兩家的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説都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
義成班,據1916年2月15日《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義成班於1926年,在開封相國寺的火神廟內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組織管理分前、後台、前台,主要負責管理劇院內的各種雜務,如售票,接待觀眾,供應茶水;後台,主要負責演出方面的事務,如確定演出劇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梆劇名演員出自該班。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知名演員有李劍雲(小名壯醜,工旦)、閻彩雲(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杞縣的"六班"、"捕班"(縣衙辦的)以及馬、武、鄭、郝、劉、常六姓聯辦的"六姓家班"等,均為辛亥革命後的著名班社,演員水成、一陣會、田苟、何運、金成等,均為當時名角。
30年代,在開封除了義成班組成的永安舞台外,還有兩個重要的梆劇團體,豫聲戲劇學社和中州戲曲研究社。豫聲戲劇學社在豫聲劇院演出。
抗日戰爭開始到建國前,西安也出現了不少梆劇團體,如樊粹庭領導的獅吼劇團,常香玉為首的香玉劇社,毛蘭花為首的鳳麟劇團,崔蘭田為首的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原西藏梆劇團前身)等。建國後,於1956年成立了河南梆劇院。梆劇擁有一批專業和業餘的編劇人才,其中成就突出的有楊蘭春等。楊蘭春(1921年生,河北省武安人),先後改編和創作(有的是與他人合作)了《小二黑結婚》、《人往高處走》、《劉胡蘭》、《朝陽溝》、《冬去春來》、《朝陽溝內傳》等。同時他還導演了不少現代戲和傳統戲。如《血淚仇》、《赤葉河》、 《志願軍的未婚妻》 、 《秦香蓮》《唐知縣審誥命》等河南及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梆劇演出團體。1962年舉行了梆劇名老藝人座談會演,1980年舉行了"梆劇流派彙報演出",這一劇種已成為我國流佈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
如今,梆劇除遍及本省外,又傳播到鄰近各省,並在各地組成了不少專業劇團。

亳州梆劇角色行當

梆劇的角色行當,由“生旦淨醜”組成。按一般的説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臉。戲班組織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臉,四兵四將四丫環;八個場面兩箱官,外加四個雜役"。"四生"即老生大紅臉(紅生)、二紅臉(武生)、小生。"四旦"即大淨(黑頭)、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醜)。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臉的説法。演員一般都有自己專工行當,也有一些演員則一專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據説,早期梆劇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臉)戲為主,生行戲佔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紅臉和二紅臉的界限很,大紅臉專演關羽;二紅臉專演趙匡胤秦瓊康茂才等類角色,主要是武功戲。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 ,也有的演員文武兼備,武功戲較出色。旦行(見 圖梆劇-7)在以"外八角"為主時代,只佔次要地位,但隨女演員的登台與逐漸增多,在梆劇中取得了主導地位。大淨主要以唱工取勝,三花臉除表演詼諧風趣外,武功戲也有"盤繩"、"吊水桶"、"空中還原"、"探海"、"元寶頂"、"大翻身"等不少絕招。各行當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訣,如手勢要訣是"花臉過項,紅臉齊眉,小生齊唇,小旦齊胸",武打戲的短打要訣是"身如蛇形眼似電,拳如流星,腿似鑽;穩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穩如山",在槍路上,有"走絲"、"連九槍"、"十三槍"、"九個鼻"、"八杆"、"單倒"等路數。青衣中閨門旦的表演要訣是"上場伸手似攆鵝,回手水袖搭手脖;飄飄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腳脖","説話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訣是"斜眼偷看人,説話咬嘴唇;一扭渾身動,走路摔汗巾"。小旦的出場式是"出門按鬢角,雙手掖領窩,彎腰提繡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訣是"清、淨、衝"。"清"是清秀,唱詞吐字清,神態秀氣;"淨"是動作乾淨利落,恰到好處;"衝"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奮。

亳州梆劇主要流派

主要流派分為豫東調與豫西調。豫東調因受其鄰近的兄弟劇種山東梆子的唱腔的影響,男聲高亢激越,女聲活潑跳蕩,擅長表現喜劇風格的劇目。豫西調因遺留了部分留了秦腔的韻味,男聲蒼涼、悲壯,女聲低迴婉轉,擅長表現悲劇風格的劇目。細分大致如下:
1.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帶地區流行的梆劇,為標準的中州正韻。
2.豫東調:豫東調也稱之為「東路梆子」、「下路調」,它是祥符調傳入豫東後形成的一個梆劇地域流派,因鄰接魯南等縣,亦近山東梆子,咬字較重,弦高,故有「高調梆」之稱。
3.豫西調:在洛陽、鄭州等地,又稱之為「西府調」,音味略帶秦腔,優美悦耳動聽,吐字清晰,字字入耳。
4.豫北調:在彰德、懷慶等地,梆子特大,反扛肩上,若夜靜時,梆聲可聞數里,絃音低,故有「大平調」之稱,亦稱「大悠梆」。
5.豫南調:種類繁多,南陽一帶,盛行曲子,其它越調、道情及另一種俗名「靠山黌」亦有演出。
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沒有女演員。出現了女演員後,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陳素貞、馬金鳳、閆立品、崔蘭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陳派明快清新,馬派剛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閆派細膩委腕。五大流派桃李天下。

亳州梆劇傳統劇目

亳縣梆劇的傳統劇目多達四百多個,著名的有: 《張羽煮海》《李天保弔孝》《洛陽橋》《柳蔭記》《天門陣》《大狼山》 、 《香囊囊》 、 《陳州放糧》《穆桂英掛帥》《西廂記》《天仙配》 等。 豫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才於歷史小説和演義。如封神戲、三國戲、瓦崗戲、包公戲、楊家將戲和岳家將戲,還有很大一部分描寫婚姻、愛情、倫理道德的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使豫劇事業又有了新發展。如《朝陽溝》《小二黑結婚》 、《人歡馬叫》、《倒黴大叔的婚事》、《試夫》、《蘋果,紅了》。
據1956年統計,傳統劇目有647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 、《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徵西》等。 1949年以來,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 《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 、《人歡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等。其中《花木蘭》 、《穆桂英掛帥》、《唐知縣審誥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蓮》(《包青天》)、《朝陽溝》、《人歡馬叫》等均攝製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