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亳,漢語二級字 [10]  ,讀作亳(bó),〔亳州〕地名,在安徽省。 [1-6]  [9]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部外筆畫
8
筆順編號
4125145315
總筆畫數
10

現代釋義

亳 bó
〈名〉
(1) 古都邑名 [Bo capital]。商湯的都城。相傳有三處
(2) 谷熟為南亳,湯都,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南
(3) 蒙為北亳,湯受命為盟主之處,在今河南偃師縣西
(4) 偃師為西亳,傳説湯攻夏時所居
(5) 縣名(亳縣,在安徽) [9]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亠字部】亳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8
《唐韻》旁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𠀤音泊。商湯所都。契封商,湯始居亳。皇甫謐曰:梁國有三亳。南亳在谷熟。即湯都。北亳在蒙,即景亳。湯所受命地偃師為西亳,卽盤庚所徙。《通雅》宋州谷熟縣卽歸德之考城縣。考城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章本淸雲:湯遷南亳,卽歸德府。亳一作薄。《荀子·議兵篇》古者湯以薄。《注》與亳同。《前漢·地理志》山陽郡有薄縣。《注》湯居亳。《説文》亳,京兆杜陵亭名。則又一亳也。
又《書·立政》三亳阪尹。《傳》與皇甫説同。孔安國雲:亳人歸文王者三所,為之立監,故為三亳。
又《廣韻》亳,國名。春秋𨻰地,漢為沛之譙縣,晉為南兗州,後周為亳州。 [7-8] 

相關詞語


參考資料
  • 1.    《讀史方輿紀要》:《禹貢》豫州地。古曰商丘《左傳》:高辛氏子閼伯居商丘。商湯為亳邑地。
  • 2.    《輿地廣記 南京應天府》:“谷熟縣,商之南亳,成湯所都也。後漢置谷熟縣,屬梁國。”
  • 3.    《史記 殷本紀》:湯始居亳,◇集解皇甫謐曰:“梁國谷熟為南亳,即湯都也。”□正義括地誌雲:“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即北亳。
  • 4.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 歸德府:亳城在歸德府西北。杜預曰:在蒙縣西北,故湯都也。春秋時宋邑。莊十二年,宋公子御説以宋萬之亂,奔亳。亦曰薄。《左傳》僖二十一年,楚執宋襄公以伐宋,冬會於薄以釋之。哀十四年,桓請以鞍易薄,宋景公不可,曰:薄,宗邑也。漢置薄縣,屬山陽郡。後漢改屬梁國。晉省。
  • 5.    《史記正義》星衍按:亳有三:一,湯盟地,曰北亳,今考城;一,湯始都,曰南亳,今商丘,帝嚳建都於此地,湯居此;一,湯遷都,曰西亳,今偃師。
  • 6.    《水經注·汳水》:“汳水又東逕大蒙城北,自古不聞有二蒙,疑即蒙亳也。所謂景薄為北亳矣。椒舉雲:商湯有景亳之命者也。闞駰曰:湯都也。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皇甫謐以為考之事實,學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湯居亳,與葛為鄰,是即亳與葛比也。湯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寧陵去偃師八百里,不得童子饋餉而為之耕。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師也。古文《仲虺之誥》曰:葛伯仇餉,徵自葛始,即孟子之言是也。崔駰曰:湯冢在濟陰薄縣北。《皇覽》曰: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冢。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也。漢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卻長鄉按行水災,因行湯冢,在漢屬扶風,今徵之回渠亭,有湯池徵陌,是也。然不經見,難得而詳。按《秦寧公本紀》雲:二年伐湯,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湯。然則周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為秦所滅,乃西戎之國,葬於徵者也,非殷湯矣。劉向言殷湯無葬處為疑。”
  • 7.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2]
  • 8.    在線新華字典  .在線新華字典.2017-02-07[引用日期2017-02-07]
  • 9.      .千篇國學[引用日期2023-08-14]
  • 10.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