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亮毛蕨

鎖定
亮毛蕨(Acystopteris japonica (Luerss.) Nakai)是冷蕨科、亮毛蕨屬植物。根狀莖橫走,直徑2-4毫米,疏被黃褐色披針形薄鱗片;葉近生。能育葉長(12-)40-60(-90)釐米;葉柄長(6-)15-25(-40)釐米,直徑(1-)2-3(-4)毫米,慄黑色或紫褐色,上面有一條縱溝,基部疏被鱗片。孢子囊小,圓形,着生於裂片基部上側小脈背部,在主脈兩側各排成整齊的一列;囊羣蓋小,膜質,灰綠色,卵圓形,邊緣有腺狀疏睫毛,僅以基部一點着生於囊託,被成熟的孢子囊羣向後推開、壓於下面宛如下位,宿存。孢子豆形或長圓球形、黃色,不具周壁,表面具密集的直立而頭部膨大的棒狀突起。
分佈於中國和日本。生長於海拔400-2800米的溝谷林下。
亮毛蕨根狀莖可以入藥,解毒消腫。主治癤腫。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亮毛蕨
拉丁學名
Acystopteris japonica (Luerss.) Nakai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7] 
水龍骨目
冷蕨科
亮毛蕨屬
亮毛蕨
命名者及年代
(Luerss.) Nakai,1933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亮毛蕨植物學史

亮毛蕨屬由中井猛之進氏Nakai於1933年在東京植物雜誌上發表,描述時還誤認為其孢子囊無蓋而以此作為亮毛蕨屬學名,這是與事實不符的,其實亮毛蕨屬具有小鱗片形的膜質蓋,與冷蕨屬相同,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地理分佈區和垂直分佈帶、植株形體與分枝圖式、各回羽片基部對稱和遍體被有節的透明長柔毛與鱗片狀毛等顯著不同,這些得到了在1977年Pichi Sermolli和在1978年秦仁昌的支持;但一些學者(如 Blasdell,1963)認為,兩者關係密切,亮毛蕨應歸於冷蕨屬併成為一個亞屬。 [2] 

亮毛蕨形態特徵

亮毛蕨
亮毛蕨(8張)
根狀莖橫走,直徑2-4毫米,疏被黃褐色披針形薄鱗片;葉近生。能育葉長(12-)40-60(-90)釐米;葉柄長(6-)15-25(-40)釐米,直徑(1-)2-3(-4)毫米,慄黑色或紫褐色,上面有一條縱溝,基部疏被鱗片,向上幾光滑,略有光澤;葉片闊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6-)20-35(-50)釐米,寬(3.5-)15-18(-40)釐米,短漸尖或漸尖頭,基部圓心形,二至三回羽狀;羽片10-15對左右,基部一對不縮短,長圓形或闊披針形,長(1:8-)8-15(-20)釐米,寬(1-)3-6(-10)釐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平截,水平開展或斜展,幾無柄或有極短柄,對生或近對生,距上面一對3-4釐米,一至二回羽狀;小羽片10-24對,羽軸下側的較上側的略長,基部一對稍縮短,近對生或上先出,第二對起長圓形,長(0.5-)2.5-4(-5)釐米,寬(3-)6-10(-15)釐米,鈍頭,無柄,互生,基部近對稱,平截或闊楔形,緊靠羽軸,羽裂或羽狀;裂片5-14對,平展或略斜展,長圓形,鈍頭而有鋸齒,兩側往往鋭裂;第二對羽片與基部一對近等長,同形,但較狹,向上羽片漸短,頂部羽片披針形,一回羽狀或羽裂;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小脈單一,達於葉邊鋸齒。葉幹後草質,綠色,兩面沿葉脈和各回羽軸、葉軸以及葉柄均疏被透明節狀長毛,羽軸上還多少有鱗片狀毛混生,葉軸和葉柄同色,羽軸禾稈色或僅基部與葉軸同色。孢子囊小,圓形,着生於裂片基部上側小脈背部,在主脈兩側各排成整齊的一列;囊羣蓋小,膜質,灰綠色,卵圓形,邊緣有腺狀疏睫毛,僅以基部一點着生於囊託,被成熟的孢子囊羣向後推開、壓於下面宛如下位,宿存。孢子豆形或長圓球形、黃色,二面體型,赤道面觀為腎形,極面觀為橢圓形,大小為27.5(18.1-35.3)微米×38.3(30.2-54.9)微米,不具周壁,表面具密集的直立而頭部膨大的棒狀突起。 [2-3]  [8] 

亮毛蕨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和日本。在中國分佈於浙江(淳安、臨安、龍泉、慶陽、遂昌、松陽)、江西(井岡山、玉山)、福建(福州)、台灣(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南投、嘉義)、湖北(興山)、湖南(桑植、石門、永順、沅陵)、廣西(龍勝、大苗山、九萬山)、四川(峨眉山、洪雅、筠連、古藺)、重慶(縉雲山、南川金佛山)、貴州(赤水、梵淨山、惠水、江口、雷公山、荔波、松桃)和雲南(昆明、祿勸、鎮雄、巧家、大關、綏江)等省區。生長於海拔400-2800米的溝谷林下。 [3] 

亮毛蕨生長習性

  • 孢子萌發
播孢9天后,孢子開始萌發,單裂縫,細胞增大變長從裂縫處伸出,可見細胞中含有許多葉綠體,隨着細胞的增長,在與長軸垂直的分裂面分裂出假根,假根細胞延長,內含有少量葉綠體,孢子萌發表現為書帶蕨型(Vittaria-type)(Nayar&.Kaur,1971)。 [2] 
  • 絲狀體
播孢12天后,原葉體細胞不斷橫分裂,發育成4-7個細胞的單列絲狀體,細胞呈長柱形。通常絲狀體的第一原葉體細胞延長(長是寬的4倍以上),這可能與適應土壤環境生長有關,能使絲狀體儘快地從土壤顆粒間隙伸出接受光照。絲狀體前端鈍圓,葉綠體較豐富。在播孢密集處的絲狀體會出現二又分支。 [2] 
  • 片狀體
播孢22天后,孢子首先斜分裂,之後的分裂面垂直於前一分裂面,產生倒三角形的細胞,發育進入到片狀體時期。在播孢密集處有的片狀體倒三角形細胞延伸較長。正常情況下片狀體為較小的楔狀,僅有3-5個細胞寬,片狀體發育所需時間較短,配子體發育也較迅速。 [2] 
  • 原葉體
播孢26天后,片狀體為3-5個細胞寬時,前端的倒三角形細胞分裂加快,由該細胞不斷分裂產生大量新細胞,使三角形細胞處內四為生長點(,片狀體增厚,發育進入原葉體階段。幼原葉體呈對稱心形或偏對稱心形,經生長點細胞不斷分裂調節,最後形成左右對稱的原葉體。播孢42天后,原葉體上出現精子器,標誌着原葉體進入成熟階段。成熟的原葉體為對稱心形,其發育方式為鐵線蕨型(Adiantumn-type)(Nayar&.Kaur,1971)。播孢密集時,原葉體上僅形成精子器。原葉體生長點的細胞長形,排列緊密,上兩側翼不相交或不重疊。成熟和老化的原葉體邊緣細胞外側常內凹,不平整。原葉體裸露,無毛狀體。隨原葉體的發育,假根數量不斷增多。 [2] 
  • 假根
孢子萌發時就出現了假根,此時的假根具有少量葉綠體。隨着原葉體的發育,假根數量增多,長度變長,在片狀體和原葉體上的假根有的出現分枝,有的中部或尖部膨大,成熟原葉體的假根數量更多,長度更長,直徑為20.4(14.1-30.9)微米,假根具分枝和膨大。 [2] 
  • 性器官
播孢42天后出現性器官,雌雄同株,在播孢密集時,原葉體上僅出現精子器,如在光線較弱時,發育到絲狀體或片狀體上也能出現精子器,説明較弱光照有利於精子器的分化形成。頸卵器產生和成熟的時間較精子器約晚9天。精子器一般位於原葉體腹面的邊緣區域,數量較多,假根叢中極少見到。精子器球形,頂面觀呈圓餅狀,中央有星狀孔,頂徑48.0(35.4-57.6)微米。側面觀呈煙囱狀,側高55.7(44.5-76.6)微米,具短柄,柄細胞圓形。成熟的精子器蓋裂,精子從裂孔中溢出,經旋轉數秒後形成遊動的精子。 [2] 
頸卵器位於原葉體腹面近生長點處的中肋上。成熟的頸卵器頂面觀為銅錢狀,頂寬51.0(45.5-57.2)微米,孔徑18.9(13.4-21.6)微米。頸卵器側面觀為棒狀,略彎曲,5層細胞高,約87.2(81.0-94.5)微米,頸溝寬20.3(17.4-23.7)微米。未受精的頸卵器基部色深而逐漸衰老。組成頸卵器的細胞均含有1個明顯的圓形顆粒狀結構,直徑為7.5(4.0-10.6)微米,在細胞內能看到明顯的移動,從頸卵器的出現到頸卵器成熟,受精出現胚或衰老過程此顆粒均存在,這在蕨類配子體頸卵器形態結構特點描述中為首次觀察描述,經碘液染色後顆粒顏色無變化,具體功能不詳。 [2] 
  • 胚的發育
播孢約72天后,能看到受精頸卵器基部膨大,胚開始發育,幼胚從頸卵器伸出,並開始發育為幼孢子體。每個原葉體上僅有1個頸卵器能發育成幼孢子體。 [2] 
  • 光照對配子體發育的影響
培養的紫砂花盆口徑大(直徑25釐米),培養土約為盆深1/2,培養時保持固定的方位,盆中實際為一個連續不同照度的培養環境,經觀察和測量,亮毛蕨孢子在照度低於3.76微摩爾/平方米/秒時,僅觀察到萌發和絲狀體,在3.76-4.94微摩爾/平方米/秒之間可見到孢子萌發率較高,且配子體可發育成片狀體;在照度高於4.94微摩爾/平方米/秒時,可發育成原葉體,其中能正常而較快地出現幼孢子體的照度約為10.00-14.12微摩爾/平方米/秒説明亮毛蕨的孢子萌發和配子體的發育受光的影響很大,需要適量的光才能正常發育。 [2] 

亮毛蕨主要價值

亮毛蕨根狀莖可以入藥,解毒消腫。主治癤腫。 [4-5] 
亮毛蕨 亮毛蕨

亮毛蕨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