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賦

(冷為峯寫的文章)

鎖定
北京賦由辭賦家冷為峯先生所作的文章 [1-3] 
中文名
北京賦
體    裁
作    者
冷為峯
創作時間
2018年
別    名
京都賦
夫古都九朝,名城千載。右擁太行,左攬渤海。襟燕山而囊括古今,枕居庸而雄踞內外。坐峙區位之優,得享人和之泰。有帝王之基,有金湯之塞。凜凜挺龍脊之昂,曜曜贏天府之拜。勢吞二儀,氣貫萬代。樹大國之榮,有首城之謂。
溯其朝代更替,國祚綿延。民族閲盛衰之久,薊丘發設立之端。燕侯滅薊,武王封燕。秦設涿郡乃始,漢劃幽州為先。遼國建於都府,金朝入之中原。中都易主,海內歸元。闖王滅於驕奢之理,大順亡於早夕之間。八旗問鼎,九門遭湮。大清繼統於後,大明絕嗣於前。遭於列強之侵,圓明園廢;抗於倭寇之惡,盧溝橋寒。內亂不斷,外侵何繁。戊戌倡維新之法,五四引民主之源。於是舉赤幟,薦軒轅。劈舊路,開新天。三山推倒,萬民共歡。城樓一聲宣告,巨龍九霄騰翻。瀛台①之定改革,世界又起波瀾。圓中國夢於懋業,開新時代於鴻篇。亂世怎堪,怨聲足以載道;帝王有憾,基業何以難全?城隨國盛而盛,民隨城安而安。
若夫星光曜天,淵藪撲地。名山潤乎傑英,大川孕乎賢士。啓功精於畫書,老舍研於文藝。鐵路自詹天佑崇,新學自蔡元培始。袁隆平創稻倉之豐,錢學森領核彈之最。梅蘭芳尊其大師,紅樓夢奉其國粹。集餐飲之大成,探戲劇之奧秘。盛於相聲之精,承於評書之技。景泰藍妙,經雕琢而無窮;京韻鼓玄,歷彈敲而盈味。名曲靡靡,百代蕩以其聲;經典闐闐,千載留以其綺。蓋文化特色,承於文,精於戲。熔雅俗於一爐,融中西於一體。奧運炳乎蒸蒸,鳥巢燦乎煒煒。名校布以星羅,學子得以際會。《四庫全書》浩而超倫,《永樂大典》嘆而觀止。文崇聖賢之風,俗尚首善之氣。才傾於古今,聲播於遐邇。
觀其形勝之綺,華夏之榮。登燕山以攬勝,上瀛台而摘星。賞銀漢之下溢,瞰龍脈之上升。一城盡九州之縮影,八殥倡千秋之文明。河山裁乎玉帶,京都張乎翡屏。築關壘台,控江扼海之勢;扯雲擷翠,得天厚地之形。太行拱衞於半壁,莽原馳騁於八灜。雄關一夫扼守,長城萬里縱橫。香山葉茂而燦燦,昆明水浩而澄澄。引玉泉之水,匯太液之靈。大廈巍峨,素有截天之偉;長衢通達,蓋見緯地之能。地壇祭乎神祇②,天壇織於雲旍。燕薊潛諸王氣,故宮浩於仙庭。四合院幽,別有江南雅緻;八衚衕迥,猶窺歲月崢嶸。頤和園見御苑之闊,天安門睹世紀之興。華表證乾坤之變,廣場③引亞洲之宏。綠在七環八達,亮在千街三更。壯哉,園林儷其飽攬,宮殿盛其盡驚。樓台浩於星斗,古色雅乎金城。風沐千山千秀,月點百川百瀅。祚地表,雄天廷。日月粹其骨,山水悦其情。
至於踐以初心,勇而獨步。道濟天下,倡復興而風生;心繫民情,乘大勢而鵬舉。銀鷹呈經天之能,高鐵作緯地之主。大港騰凌,巨輪吞吐。捭闔南北,交通貫通於四維,縱橫東西,經貿輻射於九宇。貨貫四時之饒,物居百城之富。科技園布之排排,商業城聳之處處。憑於科技之撐,立於產業之柱。羣鳳來儀,萬邦並聚。絲綢起萬里之虹,商貿通四合之路。華燈曜乎星羅,地鐵穿於棋佈。茶館悠然,酒旗漫舞。歌劇四聞,暖意永駐。宜居宜業,拓源而民豐;適遊適商,夯基而殷阜。且夫,生態治以重錘,清政倚以響鼓。航天扶搖於太空,閲兵威震於狼虎。隨時代而當先,續輝煌而可慕。誠乃渥乾坤,播雨露。天下才士,一半名來;天下客商,一半利去。興哉,富庶甲中西,繁華壓今古。故而江河積於涓流,大廈起於累土。
洵乃聖地憧憬,京味悠揚。踏長安街之矞矞,暢中南海之昂昂。瑤彩為飾,雲霓為裳。坤勢渥厚,渾元呈祥。匯風情於萬卷,採靈氣於八荒。念卌載創業之漫漫,喜一城改革之煌煌。古時何弱?今地何昌?施德政於有道,載民意於無疆。立大國典範,呈堯舜鴻光。命運與共,天下以襄。嗟夫,興天下之興,請人民之請。京都強則國強,京都盛則國盛。噫嘻,微風不才,雖微命而懷天下,即螢火而亮他人;淡之以利,近之以道。恰逢盛世,歲在戊戌,欣而詠之。
注:① 瀛台指中南海。② 《説文》“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③ 廣場指天安門廣場 [1-3]  [5] 
作者簡歷:
冷為峯,筆名日照微風,日照開發區人,工程技術研究員;詞作家、詩人、辭賦家;日照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賦會副主席,中國辭賦網超級版主、特邀評論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詩詞一級著作,國家一級詩人;中國詩歌春晚“全國十佳辭賦家”,出版四部詩詞集《黃海濤聲》、《長河流韻》、《芒鞋留痕》、《微風草吟》。代表作:京都賦、北京大學賦、孔子賦、黃鶴樓賦、陰陽賦、世界賦、中華賦、人生賦、水賦、齊魯賦、文明賦、日照賦、茶賦、日照奎山賦、姜太公故里賦、端午節賦、中秋賦、時運賦、愛蓮賦、將進酒、將進茶、蜀道難。近20篇賦被勒石以刻。北大賦被200多官網、媒體轉發,並接受人民網專訪;孔子賦被350多家官網、媒體轉發;孔子賦被中國書法家書法,參加孔子誕辰2570週年國內外巡迴展出,永存在孔子博物館 。在全國獲詩詞賦徵文大獎600餘次;在各種媒體及刊物發表詩詞賦1000餘首,創作古體格律詩詞3000餘首,辭賦75篇,兼有楹聯、古代散文、歌曲、新詩等文學創作共3200餘篇。 [4]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