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京族獨絃琴藝術

鎖定
京族獨絃琴藝術,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京族獨絃琴藝術是京族所擁有的傳統器樂藝術,獨絃琴的音律主要表現為悲涼婉轉,因此又叫“悲涼琴”。 [10]  主要分佈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京族聚居區,包括東興市江平鎮的巫頭、山心、萬尾三個島嶼(俗稱“京族三島”)及其潭吉、竹山、紅坎、恆望、米漏等村屯。
2011年5月23日,京族獨絃琴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54。 [1] 
中文名
京族獨絃琴藝術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1] 
遺產編號
Ⅱ-154 [2] 
申報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 [2] 
非遺級別
國家級 [1] 
保護單位
東興市文化館 [2] 

京族獨絃琴藝術歷史淵源

獨絃琴的歷史源流,中國學者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獨絃琴源於中國,另一種觀點認為獨絃琴起源於越南,由京族先民攜帶獨絃琴遷徙到京族三島。

京族獨絃琴藝術中國起源説

宋唐(2007)在《京族獨絃琴考察與研究》指出,若從語言、文字、演奏曲目和演奏內容等方面來分析,獨絃琴應當是起源於中國。從語言上來説,獨絃琴用越南語的發音為đànbầu或者đànđộchuyền,前者讀音與兩廣粵語方言讀音相近,後者“Dàn” 是在越南語是“琴”,“bầu”是“匏”字的漢語直譯。由此可見,‘匏琴’是從中國傳到越南的一種彈撥樂器。從演奏曲目上看,中國京族祖先從越南遷徙到東興京族三島時,帶來的獨絃琴曲目中有《高山流水》,這源於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典故,且曲目主音是“5”,屬於中國民族調式的“徵調式”,由此京族獨絃琴源於中國本土。
史恆(2016)在《京族獨絃琴源流考辨》一文中提到,關於獨弦匏琴的主要記載在《舊唐書》《新唐書》《唐會典》三部古籍中,記錄的大都是同一事件,主要內容是:在唐德宗貞年間(785-804年)古驃國(今緬甸境內古國)舒難陀訪華使團到達長安獻樂,其中所獻的樂器共有19種38件,獨弦匏琴包含於其中。
據《新唐書》所載,“獨弦匏琴,以斑竹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首,張弦無軫,以弦系頂”“大匏琴二,覆以半匏,皆彩畫之,上加銅甌。以竹為琴,作虺文橫其上,長三尺餘;頭曲如拱,長二寸,以絛系腹,穿甌,及匏本,可受二升。大弦應太簇,次弦應姑洗。” “有小匏琴二:形如大匏琴,長二尺;大弦應南呂,次弦應應鐘。”“有獨弦匏琴:以斑珠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首;張弦無軫,以弦系頂,有四柱,如龜茲琵琶,弦應太簇”。在中國早期的古籍中,也有關於獨絃樂器的記載。據《拾遺記》所載,“師延者,殷之樂人也。……在軒轅之世,為司樂之官,及殷時,總修三皇五帝之樂。拊一弦琴則地祗皆升。吹玉律則天神俱降”。 “獨絃琴”一詞在中國古籍中也有所閃現,現今可尋的是《新唐書》所載的:“燕樂。《清商伎》者,隋清樂也。有編鐘、編磬、獨絃琴”。 [3] 

京族獨絃琴藝術越南起源説

據越南文獻《起頭事錄》記載:“獨絃琴,俗雲瓢琴、黃燕琴;考雲我南北圻人所制。成泰八年,有瞽人扶這琴入順化城,神京獨絃琴此始。”大致意思是:獨絃琴在越南被稱作“瓢琴”或“黃燕琴”;因此可判斷獨絃琴為越南北部人所制。 史恆(2016)在《京族獨絃琴源流考辨》中指出,中國獨絃琴傳承人蘇善輝自稱是越南第六代獨絃琴傳承人,按照每代人需要傳承20年來計算,可得第一代人傳承的時間大約在1820年,這與《起頭事錄》中的記載基本吻合。 [3] 

京族獨絃琴藝術基本特徵

京族獨絃琴藝術形制特徵

獨絃琴的結構由琴體(共鳴箱)、搖桿、絃軸,一根琴絃及挑棒等組成。琴體也稱琴身,呈長方形盒狀,含框板、面板、底板等部分,琴體之一端稍小, 另一端略大,小端為琴頭。
琴體的製作材料的不同,分竹製和木製兩種獨絃琴。因中國南方盛產竹子,所以多為竹製。古代就有竹製的管形樂器,唐代已有竹製獨絃琴。《新唐書》:“獨弦鮑琴,以斑竹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首,張弦無軫,以弦系頂。”以此描述其形制。公元802年,驟國(今緬甸)進獻了一種棒狀的獨絃琴。這也是中國史料記載的第一架獨絃琴。
竹製獨絃琴,由琴體(琴身)、搖桿、絃軸及挑棒等構件組成。以直徑約12釐米的大半邊毛竹作琴體,琴長105-120釐米,左端為頭,在頭端插一竹製搖桿,搖桿上部向左彎曲,呈弓狀,下端套一葫蘆殼製作的“匏"用作共鳴器。圓形琴體有自然的共鳴箱,因此,只要插上搖桿繫上琴絃,調好所需的音高,當即可以演奏,不需要特殊的製作技能,故而在民間受眾甚廣。獨絃琴演奏時用一小竹片撥絃(竹製彈撥器),聲音婉轉動聽,然而,這種竹製的獨絃琴,其琴體是自然竹筒,共鳴不甚理想,聲音非常弱小。現所用的琴身內置拾音器、擴音器、電源等電聲設備,甚至還可以外接擴音音響。
木製獨絃琴,琴身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膠合而成。外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匣狀,琴面寬的一端為琴首,琴面窄的一端為琴尼。共鳴箱全長105釐米,琴首寬12釐米、高8釐米,琴尾寬8釐米、高6.5釐米,面板使用桐木製作,板厚0.3釐米左右,底板使用松木製作,板厚0.6釐米左右,框板採用紅木或花架木子硬質木料製作,板厚1釐米左右。面板表面呈微拱形,底板的首端留有方形缺口,它既是出音孔,又便於安裝琴絃。絃軸採用木製錐形軸或金屬齒槍軸,橫置在琴首內腔,固定於兩框板之間,旋柄突出框板之外。搖桿一般使用竹製,也有采用牛角或象牙製作的,搖桿長30釐米左右,杆的上部呈彎弓狀,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弦弓”,搖桿的下部穿有一個共鳴簡,簡為一個橫截面的小葫蘆,呈喇叭形,它既可起到音響共鳴作用,又可作為裝飾物,搖桿的下端直插在琴尾的中央部位。琴絃使用鋼絲絃或尼龍纏鋼絲絃,右端壓住琴碼、穿過琴面弦孔、纏繞於琴首內的弦抽上,左端通過葫蘆口繫於搖桿的下部。現所用基本是電聲獨絃琴,電聲獨絃琴的發音與共鳴由音響部分完成,不再需要樂器獨絃琴本身發音,只需在原來的琴體上加裝一個合適的拾音器及相連的插孔,用連接線與音箱相連即可。 [5] 

京族獨絃琴藝術演奏形式

獨絃琴可獨奏也可伴奏,演奏獨絃琴時,把琴平放在桌面上,坐着彈奏,也可以把琴放在雙腿上,也有站着彈奏的。右手拿撥子,與小指配合,觸撥琴絃各泛音點,手掌外側輕觸弦的三分之一至八分之一處, 發出泛音和基音的複合音。左手則通過推拉搖桿,改變琴絃的張力,使之發出高低不同的音來。拉搖桿時,則琴絃張緊,發音升高,推搖桿時,琴絃鬆弛,則音降低。獨絃琴的右手技巧有彈、挑,連,續彈挑的話可演奏出類似琵琶“滾”奏的效果。左手則靈活多變,可以演奏出多種裝飾音效果,技巧有揉弦、推、拉、拉揉、推揉、打、撞、搖、顫音、滑音等。 [6] 
揉弦:左手小指輕撫琴桿,左右均勻搖動,發音如同拉奏樂器的揉弦效果。
拉:左手撫琴桿向外拉,使琴絃音升高。
推:左手撫琴桿向裏推,使琴音降低。
拉揉:拉與揉相結合。
推揉:推與揉相結合。
打:右手撥絃後.左手大指向外輕擊琴桿一下。
撞:右手撥絃後,左手食指向內輕擊琴桿一下。
搖:打與撞結合運用。
顫音:即連打。
上滑音:右手撥絃後,左手拉動琴桿。在譜中需標明起訖音。
下滑音:右手撥絃後,左手推動琴桿等。 [5] 
京族獨絃琴藝術 京族獨絃琴藝術

京族獨絃琴藝術代表作品

京族獨絃琴藝術的作品,音樂素材全都來源於民間曲調,取材於眼前所見、所聞、所觸,涵蓋京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音樂語言具有明顯突出的地方民族特色。 [5] 
京族獨絃琴藝術主要有改編法、提取法、融會法等三種模式的作品。 [7] 
改編作品:《高山流水》《寒月孤影》《漁家四季歌》《搖網牀》《打魚歸來》等。
提取作品:《拜月》《嘆月》《京海琴韻》《月下搖籃曲》《歡樂的哈節》《歡樂的京島》《思鄉曲》《大海情深》等。
融會作品:《我愛京島》《北侖河畔的懷念》《趕海》《歡歌擂鼓慶豐收》《飄香波羅蜜》《醉人的唱哈節》等。 [5] 
京族獨絃琴 百人彈奏表演 京族獨絃琴 百人彈奏表演

京族獨絃琴藝術傳承模式

京族獨絃琴藝術主要有家庭傳承、師徒傳承、節慶和賽事傳承、學校傳承等四種傳承模式。20世紀50年代前,獨絃琴一直在其原生文化生態環境中自然傳承,民間藝人阮世和、蘇善輝、裴永東都是在自然傳承中習得並發展獨絃琴藝術,沒有樂譜。與中國傳統音樂中的各種聲樂藝術或器樂藝術一樣,獨絃琴藝術也經歷了言傳身教的歷程。在民間自然傳承的發展過程中,少有曲譜記載,主要是依靠即興創作、表演進行傳承。 [5] 

京族獨絃琴藝術傳承保護

京族獨絃琴藝術傳承價值

京族獨絃琴文化是京族文化的代表,具有聲音的易逝性、演奏者的個體性等非物質文化特性,進而提出應該更加合理有效地對獨絃琴文化進行保護、傳承的觀點,傳承獨絃琴文化具有歷史與現實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獨絃琴文化是京族文化的一種表徵形態,是學校傳承民族文化體現京族特色的重要載體之一。傳承京族獨絃琴文化有助於學生了解京族文化、樹立多元民族文化認同,進而挖掘京族獨絃琴文化的教育內涵,構建學校素質教育資源。 [3] 

京族獨絃琴藝術傳承狀況

20世紀90年代隨着全球化與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京族民眾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發生改變,與之同時獨絃琴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面臨着種種困境,具體表現為:大多數京族青年外出經商、打工,導致獨絃琴受眾流失;由於獨絃琴演奏技法特殊、複雜,學習者須付出長時間進行練習,但如今能在獨絃琴學習上付出大量時間精力的學習者已不多,因此獨絃琴文化傳承上面臨着後繼無人的艱難局面;京族人口基數較少,流傳的地域較為堵塞,獨絃琴文化未能得以廣泛傳播。 [3] 

京族獨絃琴藝術傳承人物

蘇春發,男,京族。1960年,蘇春發師從獨絃琴第一代民間藝人蘇善輝;1966年,師從獨絃琴第二代民間藝人阮世和。2007年,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京族獨絃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8-9] 
蘇海珍,廣西壯族自治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京族獨絃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13] 

京族獨絃琴藝術保護措施

2019年,防城港市東興市建立散居民間藝人專門檔案,重點扶持京族民間藝術團體發展。建立京族“獨絃琴”人才庫等保護措施。 [11] 
2011年5月23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佈,東興市文化館獲得京族獨絃琴藝術項目單位保護資格。 [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京族獨絃琴藝術”項目保護單位東興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15] 

京族獨絃琴藝術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20年,京族獨絃琴藝術傳承人蘇海珍歌舞作品《京海琴韻》在北京廣西大廈進行“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年廣西非遺藝術展演。 [14] 
2021年6月12日,京族獨絃琴藝術在北海市寧春城東廣場參加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廣西主場城市(北海)暨第二屆廣西“非遺購物節”活動。 [13] 
2022年4月2日,京族獨絃琴藝術在青秀山壯錦廣場參加2022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主會場活動。 [12] 
榮譽表彰
2010年3月,在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演廣西專場《八桂風謠》晚會上,蘇春發演奏的京族獨絃琴藝術節目獲得集體一等獎。 [9] 
2011年,蘇春發在北京參加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匯演文藝晚會獲得集體一等獎。 [9] 
衍生作品
2013年6月,陳坤鵬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京族獨絃琴藝術》書籍,該書籍以京族獨絃琴為研究對象,對獨絃琴的製作工藝、演奏方法、曲目等方面進行了細緻的研究描寫。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