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亨利兜蘭(原變種)

鎖定
產雲南東南部(麻栗坡、馬關)。生於林緣草坡上,海拔不詳。越南也有分佈。模式標本為栽培植物,據云採自中越邊界。地生或半附生植物。葉基生,二列,通常3枚;葉片狹長圓形,長12-17釐米,寬1.2-1.7釐米,先端鈍,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或有時在基部有淡紫色暈,背面有龍骨狀突起,基部收狹成葉柄狀並對摺而彼此套疊。
中文名
亨利兜蘭(原變種)
產    地
雲南東南部(麻栗坡、馬關)等

亨利兜蘭(原變種)形態特徵

亨利兜蘭(原變種)線稿圖 亨利兜蘭(原變種)線稿圖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葉基生,二列,通常3枚;葉片狹長圓形,長12-17釐米,寬1.2-1.7釐米,先端鈍,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或有時在基部有淡紫色暈,背面有龍骨狀突起,基部收狹成葉柄狀並對摺而彼此套疊。花葶直立,長16-22釐米,綠色,密生褐色或紫褐色毛,頂端生1花;花苞片近橢圓形,綠色,圍抱子房,長2-2.6釐米,寬6-12毫米,先端鈍,背面被栗色微柔毛,尤以近基部及中脈上為多;花梗和子房長3-4釐米,密被紫褐色短柔毛;花直徑約6釐米;中萼片奶油黃色或近綠色,有許多不規則的紫褐色粗斑點,合萼片色澤相近但無斑點或具少數斑點,花瓣玫瑰紅色,基部有紫褐色粗斑點,唇瓣亦玫瑰紅色並略有黃白色暈與邊緣;中萼片近圓形或扁圓形,長3-3.4釐米,寬3-3.8釐米,先端鈍或略具短尖,上半部邊緣略波狀,背面被微柔毛;合萼片較狹窄,長2.7-3.5釐米,寬1.4-1.6釐米,背面亦被微柔毛;花瓣狹倒卵狀橢圓形至近長圓形,長3.2-3.6釐米,寬1.4-1.6釐米,邊緣多少波狀,先端有不甚明顯的3小齒,內表面基部偶見疏柔毛,邊緣有緣毛;唇瓣倒盔狀,基部具寬闊的、長約1.5釐米的柄;囊近寬橢圓形,長2.3-2.5釐米,寬約2.5釐米,囊口極寬闊,兩側各具1個直立的耳,兩耳前方邊緣不內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倒心形至寬倒卵形,長6-7毫米,寬7-8毫米,基部有耳,上面中央具1枚齒狀突起。花期7-8 [2]  月。

亨利兜蘭(原變種)地理分佈

生於林緣草坡上,海拔不詳。越南也有分佈。模式標本為栽培植物,據云採自中越邊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