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亨利·朗格盧瓦

鎖定
亨利·朗格盧瓦(Henri Langlois,1914年11月13日——1977年1月13日),法國電影活動家,電影保護事業的先驅,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創始人。直到1977年去世之前,朗格盧瓦一直致力於將資料館的事業拓展到其他國家。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建立了類似的機構保護本國電影資源和歷史傳統及國際交流。
1974年,朗格盧瓦因為對電影事業的巨大貢獻獲得奧斯卡特別榮譽獎。
中文名
亨利·朗格盧瓦
外文名
Henri Langlois
國    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914年11月13日
逝世日期
1977年1月13日
職    業
電影活動家
主要成就
奧斯卡特別榮譽獎
出生地
土耳其伊茲密爾

亨利·朗格盧瓦人物生平

亨利·朗格盧瓦
亨利·朗格盧瓦(20張)
朗格盧瓦出生在土耳其伊茲密爾,1920年代因為希土戰爭隨法籍父母逃往巴黎。 [1]  他開始從事電影資料工作主要依靠私人募集的資金,起初的影片拷貝十分稀少。但隨着多人的努力,館藏規模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資料館,並得到了法國政府的財政支持。
亨利·朗格盧瓦、喬治·弗朗瑞和Jean Mitry在1936年一起創辦了法國電影資料館,它的前身是朗格盧瓦在1935年組織的“電影圈”俱樂部。一開始只有10部電影,70年代初,館藏片目已經突破了6萬部。朗格盧瓦不僅保管電影拷貝,他也挽救、修復、展出了不少珍貴的資料。電影的介質是化學物質賽璐璐,一種儲存環境要求很高的化學品,所以對資料館的條件有特殊的規定。
二戰期間,朗格盧瓦和他的朋友們保護了許多瀕於被毀的電影資料。
除了電影拷貝,朗格盧瓦也致力於收藏保護所有與電影有關的物品,包括攝影機、放映機、戲服和古老的劇院設備。
1968年,當時的法國文化部部長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想要以“賬目混亂、管理不善”為由撤掉朗格盧瓦的職務,另派自己的助理出任電影資料館館長 [1]  ,引發了遊行示威。巴黎及國際上許多知名影人都發表言論支持朗格盧瓦,連當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也因此未能舉辦。最後法國當局不得不撤回瞭解僱令。
朗格盧瓦死後被埋葬在巴黎的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

亨利·朗格盧瓦人物影響

1970年,一部講述朗格盧瓦生平的英語紀錄片問世,片中採訪了英格麗·褒曼麗蓮·吉許弗朗索瓦·特呂弗凱瑟琳·德納芙珍妮·莫羅和其他電影人。
朗格盧瓦對法國新浪潮左岸派的導演有巨大影響,包括阿倫·雷乃雅克·裏維特弗朗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克勞德·夏布洛爾羅傑·瓦迪姆等。許多這一輩的導演都稱自己是“電影資料館的孩子”。
巴黎的亨利·朗格盧瓦廣場(Place Henri Langlois)以他的名字命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