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亦集乃城

鎖定
亦集乃,古地名,即今天的內蒙古額濟納旗,土地肥沃有糧倉之稱。
中文名
亦集乃城
性    質
古地名
地    點
今天的內蒙古額濟納旗
建    於
公元1038年前後

目錄

亦集乃城詳情

在額濟納綠洲的南部,額濟納河谷西岸的沙漠邊緣,隱藏了一座神秘的古城,這就是當年馬可波羅漫遊中國時所到的“亦集乃”城,當地老百姓叫它“黑城子”。城池規模不小,比寧夏的鎮北堡大多了,四周的城垣依然留下5.6米高的殘牆。在城池內漫遊,隱約可辨800多年前街道的痕跡,還有房屋的殘壁。整齊的屋檐從流沙中露出來,好像不久前剛被掩埋。
這裏曾是以北方党項族為主體的西夏國的一座邊塞城市,約建於公元1038年前後,即西夏開國時期。党項語叫“額濟納”,漢譯為黑水城。亦集乃是“額濟納”的蒙古語變音。元代(1271年~1368年),設立亦集乃路,在原黑水城舊址的基礎上擴建,並在城西北角(今黑水城遺址五塔附近)建立“亦集乃路總管府”,統領軍政事務。明初,大將軍馮勝攻陷黑水城,亦集乃路滅,後明朝整個邊防內縮,黑水城逐漸被毀廢。

亦集乃城有關傳説

據説,這座“黑城子”建於西夏時期,而史書上記載,早在西漢時期,漢武帝就曾派兵在此地屯兵種田,並把長城修到居延海。民間有一個傳説更讓人心動,説是元軍攻城,一位黑將軍固守多年,終因水源被元軍切斷而棄城,臨退前他將城中的所有珍寶藏於一口枯井中,撤退中黑將軍戰死,百姓和殘兵也被殺絕,於是寶藏從此不知下落。
這傳説引來後世無數探寶人,包括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國的斯坦因、俄國的科茲洛夫。寶井終究沒有找到,但西夏和元代的文物卻被拿走不少,而這些文物,比金銀珠寶更珍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