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

[hài shí]
十二时辰之一,对应21时至23时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亥时作为十二时辰的最后一个时段,对应现代时间的21时至23时,古称"人定",意为人们应当停止活动,安歇入眠 [1-2] [4]。该时辰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对应,中医理论认为此时睡眠有利于百脉休养,促进气血运行 [1] [3] [5] [7]。在传统文化中,亥时与生肖猪相关联,体现了古代干支纪时法与自然物候的结合 [3] [8]。历代文学作品如《孔雀东南飞》《西厢记》均记载了该时辰的生活场景 [2] [4]
别    称
人定、定昏、彦夜
对应时间
21时至23时
对应生肖
养生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
相关文献
《素问·灵兰秘典论》

时间定义与文化渊源

播报
编辑
亥时位列十二时辰最末位,采用地支纪时法对应现代21时至23时,古代以"人定""定昏"等别称描牛定热述迎良她该时段特征 [1-2] [4]。《朱子语类》卷六八记载雄想和"亥子之交"为阴阳转换多主体员节点,体现了古人观测昼夜朽匪踏节律的智慧 [4]说拜。
干支纪时体系中击整,亥属猪的生肖属性源于阴阳学说。古人认为亥时阴气极盛,猪的酣睡习性恰好契合此时"天地混沌,万物收藏"的自然规律 [3] [8]。该命名方式将时间刻度与生物特性相联结,反映了物候观测与农耕文明的联系 [8]寻体永。

中医养生理论

播报
编辑
亥时对应手少阳三焦经当令,《黄帝内经》记载"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主管全身气机升降与水液代谢 [3] [5] [7]。此时段保持平和心境,有助于三焦经发挥疏通水道、调节气血的功能 [6] [8]
中医主张亥时入睡的理论依据包含两方面:其一,亥时正值阴气渐退、阳气初萌的转折点,顺应此时睡眠可助阳气蓄积 [7];其二,三焦经连通脏腑,此时休养能促进受损组织修复,提升免疫力 [5-6]。长期亥时熬夜易导致气血瘀滞,引发皮肤老化、代谢紊乱等问题 [1] [5]

养生实践方法

播报
编辑
经络调理包含三项主要内容:
  • 拍打三焦经:沿手臂外侧中线(从无名指至肩部)进行穴位拍打,重点刺激外关、支沟等穴位 [3] [7]
  • 八段锦练习:"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求双臂上举时配合深吸气,下落时缓缓呼气,每日重复6次 [3] [6] [8]
  • 足部养护:睡前用温水泡脚,配合按摩涌泉穴,可引火归元改善睡眠 [5] [8]
作息管理强调亥时应避免三类行为:
  • 剧烈运动:亥时阳气初生,过度运动易耗损阳气 [1] [5]
  • 情绪波动:思虑过度会扰动三焦气机,诱发失眠 [6-7]
  • 饮食摄入:夜间消化功能减弱,增加胃肠负担 [1] [5]

文学记载与影响

播报
编辑
《孔雀东南飞》以"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生动描绘了汉代平民家庭的亥时生活场景 [2] [4]。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寂寂人定初"的意象,暗合亥时昼夜交替的时间特征 [4]
宋代《太平御览》记载"亥为核,万物收藏",将时辰特性与物候规律相结合 [8]。明清时期养生典籍《修龄要旨》提出"亥时寝,百脉得濡养",系统总结了时辰养生理论 [7]。这些文献记载印证了亥时在古代时间体系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