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交響芭蕾

鎖定
交響芭蕾是指根據非舞蹈的交響音樂作品(交響曲、協奏曲、音詩等)編成的舞蹈。M.珀蒂帕和Л.И.伊萬諾夫設計《吉賽爾》中女鬼的舞蹈、《舞姬》中的幽靈王國一場、《天鵝湖》中的羣鵝舞蹈場面、《胡桃夾子》中的小雪花舞蹈以及《海俠》中的花園一場,都採用了交響手法。
中文名
交響芭蕾
佔據上風
30~50年代戲劇芭蕾
初步嘗試
20世紀20年代
代表作
《希望之岸》、《寶石花》

交響芭蕾藝術簡介

П.И.柴科夫斯基、А.К.格拉祖諾夫等作曲家的交響音樂也給予編導巨大的啓發。在蘇聯,20世紀20年代А.洛普霍夫作過交響舞蹈的初步嘗試,但未被人們所接受。30~50年代戲劇芭蕾佔據上風,對交響芭蕾很少考慮。

交響芭蕾藝術價值

直到50年代末期,從《希望之岸》、《寶石花》開始,交響芭蕾又重新受到注意,越來越多地運用於新創作的舞劇中,使音樂 和舞蹈水乳交融,構成一個整體。採用交響舞蹈 手法,可以使舞蹈超越一般的抒情,創造出詩一般的意境,有利於充分發揮舞蹈本身的特性。西方往往只把根據非舞蹈的交響音樂作品(交響曲、協奏曲、音詩等)編成的舞蹈稱為交響芭蕾。從這概念出發,常常有陷入機械仿效音樂結構,不去深入理解音樂的內涵和藝術形象的危險。有些“交響舞蹈”只是一堆追求形式效果的毫無內容的技巧動作的組合,缺乏應有的藝術形象和意境。但也有的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創新, 給人以較多的美感,如G.巴蘭欽的《巴羅克協奏曲》、《C大調交響曲》和《小提琴協奏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