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

鎖定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的前身是交通部煙台海上救助打撈局,成立於1974年9月12日。
中文名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
外文名
China Yantai Salvage
成立時間
1974年9月12日
前    身
交通部煙台海上救助打撈局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概況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是交通運輸部所屬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承擔着中國北方海域的非人命救助、沉船沉物及遇險航空器打撈、難船溢油清除等國家公益性職責,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海上救撈和海洋工程公司。
救撈基地坐落於中國最大的陸連島——煙台芝罘島上,佔地面積74萬平方米,總資產80億元,擁有各類船舶40艘,職工近3000人。
1974年建局以來,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以“讓海運通暢,讓海洋清潔,讓事業興盛,讓職工富足”為宗旨,圓滿完成海上應急搶險作業千餘次,成功救助各種遇險船舶300餘艘,隨船獲救3000多人,成功打撈大型油輪、大中型貨輪及海上鑽井平台65艘,其中“11.24”特大海難救助打撈工程、“5.7”空難救助打撈工程及“WD FAIRWAY”(奮威)船救撈工程、“碧海行動”舉世矚目,成為中國北方海區安全保障系統和海洋工程領域的中堅力量。在生產經營方面,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已經形成了以應急搶險打撈為主業,以海洋工程、大件運輸及吊裝、港口經濟、船舶修造為支柱,以房地產開發、海員職業培訓為增長空間的產業模式,有效推動了煙台打撈經濟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1]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歷史沿革

2010年1月1日
交通運輸部體制改革後更名為: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經過機構精減調整,煙台打撈局設置12個職能處室、15個基層單位或控股公司
2003年
救撈體制改革在全國救撈系統中進行,交通部煙台海上救助打撈局在劃出部分資產和人員組建北海救助局後,於6月28日更名為:交通部煙台打撈局,仍為事業單位,實行自收自支。
1987年6月25日
交通部煙台海難救助打撈局更名為:交通部煙台海上救助打撈局,原有級別、建制、性質和管理方式不變。
1975年4月
交通部批准成立煙台救撈局政治部及臨時行政機構。是月24日,中共山東省委批准成立中共煙台海難救助打撈局核心小組,黨務工作由煙台地委代管。1980年,成立中共交通部煙台海難救助打撈局委員會。
1974年9月
交通部煙台海難救助打撈局籌建領導小組成立。煙台救撈局為國家事業單位,實行差額預算補助,由交通部和山東省雙重領導,黨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以山東省委為主,業務工作以交通部為主。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資質認證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歷來重視基礎管理工作,建立有科學規範的質量管理和安全保障體系。先後取得CCS頒發出的《水下工程服務機構認可證書》、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證書》、ISM 《DOC證書》、ABS《 CERTIFICATE OF SERVICE APPROVAL》、DNV《APPROVAL OF SERVICE SUPPLIERS》、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上設備維修資格證書》等資質證書、中國海事局《國際船舶安全營運和防止污染管理》證書。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文化理念

【打撈宗旨】:讓海運通暢,讓海洋清潔,讓事業興盛,讓職工富足
【打撈價值觀】:團結和諧,務實創新,持續發展,奉獻社會
【救撈精神】: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管理理念】:權責明確,精細規範,公開公正,協調高效
【安全管理理念】:嚴、 細、 全、 實
【打撈作風】:雷厲風行,團結協作 ;吃苦耐勞,不畏艱險
【領導幹部行為準則】:顧全大局,堅持原則;辦事公道,敢於負責 心繫職工,勤政廉潔;勇於創新,科學決策
【職工工作準則】:忠心事業,專心工作,誠心合作,熱心服務
【救撈宗旨】:保障海上人命財產安全,保護海洋環境清潔
【中心任務】:加強應急救助,發展搶險打撈
【救撈目標】:人員精幹、裝備精良、在關鍵時刻起關鍵作用
【救撈精神】: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1] 

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獲得榮譽

2017年11月,交通運輸部煙台打撈局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 
2021年8月,被命名為“第20屆全國青年文明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