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交通運輸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交通運輸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交通運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位。交通運輸是一個系統理論和實踐並重且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專業特點之一是其系統複雜性, 且涉及眾多交叉學科;特點之二是中國高等學校在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因辦學歷史和特色優勢,基本上是按某一運輸方式或專業方向培養交通運輸類專門人才。
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以及一系列前沿交叉學科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這種交叉與融合的趨勢逐漸淡化了各傳統專業學科間的界限,促使交通運輸類專業越來越多地站在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層面形成系統連貫的學科思維 [1] 
中文名
交通運輸
外文名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專業代碼
081801
學科門類
工學
專業類別
交通運輸類
專業層次
本科

交通運輸發展歷程

1963年10月,原國家計委、教育部發布了修訂後的《高等學校通用專業目錄》,設置運輸類專業 [2]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交通運輸專業代碼由081701更改為081201 [3]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2012年)》中將總圖設計與工業運輸(部分)(專業代碼:080715S)與原交通運輸(專業代碼:081201)合併入交通運輸(專業代碼:081801) [4] 
在教育部2020年頒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交通運輸專業的學科門類為工學,專業代碼為081801,為交通運輸類專業 [5] 

交通運輸培養目標

交通運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工程技術、文化素養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好地掌握交通運輸領域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具備國際化視野,能夠在交通運輸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技術開發與運用、運行管理、運營組織和經營管理等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門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各高校應根據上述培養目標和各自的定位、辦學條件、區域人才市場需求,結合各自相關專業基礎和學科特色,在對區域和交通運輸行業特點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定辦學定位,以適應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對多樣化人才培養需要為目標,細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準確定位本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
各高校還應根據科技及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定期對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培養目標的吻合度進行評估,建立適時調整專業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機制 [1] 

交通運輸培養規格

  • 學制、學位與總學時
基本學制為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交通運輸專業總學分一般要求為140-180學分,其中實踐性教學學分一般不低於總學分的25%。各高校可根據具體辦學情況做適當調整。
  •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執行。
  • 業務知識與能力方面
1、系統掌握交通運輸系統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熟練掌握交通運輸工程實驗及運行管理的基本技能。
3、瞭解交通運輸的發展歷史、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認識交通運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4、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數學、力學、經濟學、管理學、系統科學等基礎知識;瞭解安全、信息、能源、環境等相關領域的基本知識。
5、初步掌握交通運輸工程某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備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該領域相關問題的能力。
6、具有高度的協調配合團隊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7、具有良好的書面和口語表達能力。
8、具有基本的資料蒐集和文獻檢索能力。
9、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和能力。
10、具有一定的本專業外文書籍、外文文獻資料的閲讀與翻譯能力。能撰寫專業論文的外文摘要。能使用外語進行一般性交流。
各高校還應根據自身的定位和細化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學科專業特點、行業和區域特色以及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在上述業務要求的基礎上,強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形成人才培養特色。
  • 體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執行。各高校可結合行業特色需要,在體育技能上強化或者增加某些特殊方面的能力要求 [1] 

交通運輸課程體系

交通運輸總體框架

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按照通識類、學科基礎類、專業類三類設置。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至少佔總學分的15%,數學和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佔總學分的15%,數學和自然科學類課程外的學科基礎類、專業類課程至少佔總學分的40%。課程的具體名稱、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相應的學時、學分等教學安排,由各高校自主確定,同時可設置體現學校、地域或者行業特色的相關選修課程。
實踐類課程在總學分中所佔的比例應不低於25%,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開展創新項目、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所獲成果可折算為實踐課程學分。
應構建交通運輸專業演示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等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其中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學時應不低於總實驗學時的40%。
除完成實驗教學基本內容外,可建設特色實驗項目,以滿足特色人才培養的需要。
交通運輸專業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完整的實習(實訓)、創新訓練體系,確定相關內容和要求,多途徑、多形式完成相關教學內容。載運工具運用和交通設備應用類專業應適當提高實習(實訓)的學時比例,並加強工程訓練的教學,以提高學生適應未來工作的能力。
交通運輸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一般安排在第四學年,原則上為1個學期。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適當擴大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選修課程的比例,選修課程佔總課程比例一般不低於15%。各高校可依據課程設置的實際情況設定。
在培養計劃執行期內,針對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變化,可對課程進行適當調整,但應保證課程體系的相對穩定。建議每4年修訂一次培養計劃,每年課程更新率不應超過總課程數量的10% [1] 

交通運輸理論課程

  • 通識類知識
除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外,人文社會科學、外語、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體育、藝術等內容由各高校根據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確定。
  • 學科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數學、力學、經濟學、管理學、系統科學以及交通運輸專業教育所需要的基礎知識。教學內容應滿足教育部相關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工科類本科專業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的人才培養定位調整提高相關教學要求。
專業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製圖、土木測量、機械基礎、傳熱學基礎、工程材料、電工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及自動化控制、通信導航、運籌優化、技術經濟分析等知識領域。
  • 專業知識
交通運輸專業的課程須覆蓋相應的核心知識領域,並培養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於交通運輸系統實踐中的能力。
交通運輸專業核心知識領域一般包括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載運工具理論與技術裝備、交通運輸系統規劃、港站樞紐規劃與設計、旅客運營組織、貨物運營組織、運營調度指揮以及交通運輸政策法規、交通運輸商務、交通運輸經濟、交通運輸安全、現代物流和綜合運輸等知識領域。具體課程及內容,可針對各種運輸方式的共性知識領域,也可結合某一種運輸方式(道路、鐵路、水運、航空)或者綜合運輸的特點設置。
各高校可結合自身辦學特色設置一定數量的專業補充課程,傳授國際化和前沿性的學科知識。同時根據學科、行業、地域特色及學生就業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建議多采用工程實踐案例教學,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緊密聯繫工程實際,構建更加合理和多樣化的知識結構,形成各高校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優勢。
  • 核心課程
交通運輸專業可分為道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4個辦學方向。
(1)道路運輸核心課程體系示例
道路運輸專業分汽車技術應用和道路運輸管理2個方向。其共同核心課程包括:交通運輸工程概論(36)、汽車構造、行駛理論與應用(64)、道路工程基礎理論與技術(64)、運籌學(64)、技術經濟學(64)、交通運輸企業管理(64)。
汽車技術應用方向還應包括:交通運輸工程學(64)、汽車運用工程(64)、汽車維修工程(64)、汽車檢測診斷技術(64)、汽車可靠性理論(32)、汽車運行材料(32)、汽車電子與電氣(32)、交通安全工程(32)。
道路運輸管理方向還應包括:交通運輸組織學(64)、交通港站與樞紐(64)、城市公交規劃與運營管理(64)、現代物流學(64)、運輸經濟學(32)、交通運輸市場學(32)、運輸企業財務管理(32)、特種貨物運輸(32)。
(2)鐵路運輸核心課程體系示例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與裝備(64)、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與佈局(64)、鐵路站場與樞紐(64)、鐵路旅客運輸(64)、鐵路貨物運輸(64)、鐵路運輸組織(64)、運輸政策與法規(32)、運輸商務(32)、運輸經濟(64)、運輸安全(32)、現代物流(64)、綜合運輸(32)。
(3)水路運輸核心課程體系示例
交通港站與樞紐(36)、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54)、貨運技術(36)、危險品運輸(36)、運輸經濟學(36)、航運經濟學(36)、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36)、物流與供應鏈管理(36)、水運法規與政策(36)、港口管理(36)、港口裝卸工藝(36)、港航工程與規劃(54)、港口環境保護(36)、航運管理(54)、船舶原理(36)、運輸代理理論與實務(36)、班輪運輸實務與法規(36)、租船運輸實務與法規(36)、海商法/海事法(36)、海上運輸保險(36)。
(4)航空運輸核心課程體系示例
航空運輸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和3個方向專業課程(任選一個)。
專業基礎課:空中交通系統優化與管理(64)、空氣動力學(46)、航空氣象學(46)、航空中人的因素及實踐(28)、飛機性能工程(54)、航空情報服務與航圖(46)、空域規劃(54)。
空中交通管理方向還應包括:機場管制及模擬訓練(58)、程序管制及模擬訓練(58)、雷達管制及模擬訓練(68)。
飛行運行管理方向還應包括:航空公司運行管理(54)、飛行計劃及實踐(76)、放行評估綜合實驗(40)。
機場運行管理方向還應包括:現場運行管理及實踐(66)、機場運行協同管理(18) [1] 

交通運輸實踐教學

  •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要包括專業類實驗、實習、設計等,根據專業需要可進行必要的專業實訓。
  • 實驗
包括學科門類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驗、專業實驗三個層次及課程實驗、綜合實驗兩個方面。實驗主要類型包括演示性、綜合性、設計性。應提高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所佔的比例。
要求具備完整的實驗大綱、指導書、任務書,學生按規範書寫實驗報告。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設置相對獨立的實驗課程體系。
  • 實習
包括專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實習。
(1)認識實習:目的是建立交通運輸系統的整體概念,瞭解交通運輸系統的構成要素、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各部門生產特點和運行特點。重點了解某一種或幾種運輸方式的設施設備、組織結構、工作流程、管理規範、運營管理內容以及施工、運輸現場技術發展趨勢等。
(2)生產實習:深人交通運輸企業、規劃設計諮詢單位、技術裝備製造企業、施工建設企業等進行,目的是使學生直接參與到生產實踐過程中,得到應用基礎理論和方法開展規劃、設計、施工、生產、維修和運營管理等能力的鍛鍊。
(3)畢業設計(論文)實習:結合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和內容要求,瞭解交通運輸領域的實際問題,收集資料、準備數據和開展畢業設計(論文)內容的研究等。
各實習環節要求具備完整的實習大綱、實習任務書,學生按規範填寫實習日誌和實習報告。為保證實習環節的順利進行,應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基地,密切產學研合作。
  • 設計
包括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應與實踐環節相結合。
(1)課程設計:針對課程目標,結合課程知識點,開展綜合性設計,以加深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課程設計應密切結合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要求具備完整的設計指導書、任務書,學生按規範完成設計內容,並具有規範化的評分標準。
(2)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和內容應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堅持一人一題,工作量和難度適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使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獲得顯著提升。指導教師應引導學生完成選題、調研、查閲資料、需求分析、制訂計劃以及研究、設計、撰寫等環節,使學生得到全面、系統的專業能力訓練。指導的學生數量應適當,並保證達到規定的指導次數和指導時間。要求具備完整的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書、任務書和開題報告,學生按規範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內容,按程序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答辯,並具有標準化的評分標準。
  • 實訓
需要有實訓的專業,相關高等學校必須建有滿足教學需要、相對穩定、具有相關行業資質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實訓內容和時間應依據行業標準設定,並注重理論密切結合實踐,全面、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職業素質和團隊合作能力。指導教師的資質必須符合相關行業要求,指導實訓的學生人數應適當。要求具備完整的實訓大綱、實訓記錄和各階段考核標準,同時制定切實有效的實訓質量監控方案。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教學和科研資源參加科學研究活動,支持學生參加相關專業的學科競賽活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交通運輸教學條件

交通運輸教師隊伍

  • 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要求
各高校交通運輸專業應當建立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相對穩定、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以滿足專業教學需要。
新開辦交通運輸專業至少應有10名專任教師,在30名學生的基礎上,每增加10名學生,須增加1名專任教師。
教師隊伍中應有學術造詣較高的學科或者專業帶頭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比例應不低於60%,35歲以下專任教師必須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並通過崗前培訓;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應不低於30%。35歲以下實驗技術人員應具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實驗教學中每位教師指導學生數不得超過15人。每位教師指導畢業設計(論文)的學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8人。
有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
  • 教師背景和水平要求
從事本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其本科和研究生學歷中,應至少有1個為交通運輸專業,或有過不少於1年的專業培訓。對有相關要求的專業,教師應取得行業崗位資質證書或培訓證書,且其專業背景要與專業的教學研究方向相適應。專任教師必須具有高等學校教師從業資格(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書)。
從事專業課教學(含實踐教學)工作的主講教師,應每3年有3個月以上的工程實踐(包括現場實習或指導現場實習、參與交通運輸工程項目開發、在交通運輸企業工作等)經歷;一般應有一定數量的有企業工作經歷的人員從事專業教學;從事本專業教學工作的主講教師應有明確的科研方向和參加科研活動的經歷。
  • 教師發展環境
各高校應建立基層教學組織,健全教學研討、老教師傳幫帶、教學難點重點研討等機制。
實施教師上崗資格制度、青年教師助教制度、青年教師任課試講制度;制訂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建立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和全體教師專業水平持續提高機制,使青年教師能夠儘快掌握教學技能,傳承本學校優良教學傳統。
應加強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培訓,提高專任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1] 

交通運輸設備資源

  • 基本辦學條件
交通運輸專業的基本辦學條件參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 教學實驗室
基礎課程實驗室的生均面積、生均教學設備經費至少應滿足教育部相關規定的基本要求。專業實驗室應能滿足本專業類培養計劃實踐教學體系所列要求。每種實驗設備既要有足夠的台套數,又要有較高的利用率。
實驗室應建立設備使用檔案、設備與實驗的標準操作規程。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進行檢查、清潔、保養、測試和校正,確保儀器設備的性能穩定可靠。有存放實驗設備、耗材的設施,有收集和處置實驗廢棄物的設施。
實驗室應具備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課外開放時間,條件允許下應設立實驗室基金。
  • 實踐基地
必須有滿足教學需要、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應根據學科專業特色和學生的就業去向,與交通運輸行業科研院所、企業加強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實踐基地,滿足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實踐基地應制定實踐管理制度並依據制度對學生進行管理。實踐管理制度應包括教師選派、教學安排、質量評價等內容。實踐單位應指定專門負責人並提供必要的實踐、生活條件保障。
實踐實習要有具體的實習大綱和實習指導書,有明確的實習內容,實習結束後學生應提交實習報告,據此給予實習考核成績。
  • 基本信息資源
通過手冊或者網站等形式,提供本專業的培養方案,各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要求、考核要求,畢業審核要求等基本教學信息。
  • 教材及參考書
專業基礎課程中2/3以上的課程應採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其餘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如無正式出版教材,應提供符合教學大綱的課程講義。教材優先選用國家級或行業規劃教材。
  • 圖書信息資源
圖書館與相關資料室中應提供必要的交通運輸及相關學科的圖書資料、刊物,刊物應包括交通運輸領域核心期刊,有一定數量的外文圖書與期刊。
提供主要的數字化專業文獻資源、數據庫和檢索這些信息資源的工具,並提供使用指導。
建設必要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課程網站,提供一定數量的網絡教學資源。

交通運輸教學經費

教學經費應能滿足該專業教學、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已建專業每年正常的教學經費應包含師資隊伍建設經費、實驗室維護更新經費、專業實踐教學經費、圖書資料經費、實習基地建設經費等。
新建專業應保證一定數額的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在內的專業開辦經費,特別是應有實驗室建設經費。
每年學費收人中應有足夠的比例用於專業的教學支出、教學設備儀器購買、教學設備儀器維護以及圖書資料購買等 [1] 

交通運輸質量保障

  • 整體要求
各專業應在學校和學院相關規章制度、質量監控體制機制建設的基礎上,結合各自特點,建立教學質量監控和學生髮展跟蹤機制。
具有國際公約和國內法規要求的專業質暈管理體系,應取得相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要求
有保障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機制;有教學各環節的質量標準和教學要求;有專業基本狀態數據監測評估體系,便於開展專業評估和專業認證;有專業學情調查和分析評價機制,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綜合發展進行有效測評;有以學生評估為主體的評教制度;有學習困難學生幫扶機制;有畢業生、用人單位、校外專家參與的研討和修訂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方案的機制,使專業培養定位和規格不斷適應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 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要求
建立有畢業校友和用人單位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徵求意見及建議的機制、制度,通過對畢業生知識、索質和能力的調查與評價,不斷改善人才培養質量。
跟蹤反饋分析內容:畢業生在就業單位工作狀況等表現以及就業狀況分析;畢業生對在校期間專業課程設置、教師教學和就業工作的評價分析;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思想素質、專業技能的評價分析。
跟蹤反饋調查形式:採取召開畢業生座談會、由畢業生本人填寫調查表、走訪用人單位、網絡調查和電話調查等多種形式。
  • 專業的持續改進機制要求
定期舉行學生評教和專家評教活動,及時瞭解和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定期開展專業評估,及時解決專業發展和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吸納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專業教學指導工作,形成定期修訂完善培養方案的有效機制 [1] 

交通運輸培養模式

  • 工學交替培養模式
最初是設計了課程模塊體系,將原課程進行整合。以交通運輸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其技術路線是:組建由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行業企業專家構成的課程體系開發團隊,開展職業崗位(羣)的職責、任務、工作過程調研和分析,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歸納行動領域、轉換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景。該課程體系實現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就業崗位的工作過程的一致性,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用脱節的問題 [6] 
  • 校企合作“3+1”培養模式
該模式前三年以學院培養為主,社會實踐基地培養為輔,理論教學按照每年修訂的教學大綱進行,有跟課程相關的集體實踐跟隨進行,可以安排社會實踐基地的技術人員走進學校,與學生交流,讓學生了解企業的動向。讓學生自己對職業有個瞭解。並且可以根據各企業的情況增設企業選修課,學生為此能更有目的的去學習專業知識。
該模式最後一年以用人單位培養為主,指導教師指導為輔,學生擁有雙師指導,專業教育按照用人單位需求設定培養計劃,一般用人單位以實訓基地單位為主。學生的畢業設計及論文可以由用人單位選題或者到用人單位完成,以保證培養人才更加適應社會需要。企業制定專門的個性化培養計劃,最終為企業輸人精準人才,加大企業的主動性,深化校企聯動效應 [7] 
  • 國際化的2+2”培養方式
該模式鼓勵中外合作辦學,鼓勵學生取得中外雙學士學位或雙校畢業證書 [1] 
  • 創新人才分層次培養模式
交通運輸專業創新人才不僅要求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突出的專業特色,還要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本科畢業生一部分會走向社會生產實踐,為各類企事業單位服務,一部分會繼續深造, 最終有一部分會進入科研領域,所以不同的畢業去向對於學生的能力要求也必然不同。因此,培養不同類型人才的創新能力,應當設置分層次的培養方案,使得就業的學生能夠滿足不同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要求,繼續深造的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較好的科研素養。要想實現分層次的培養目標,必然要採取基於專業模塊和層次模塊的自主選課模式 [8] 
  • 人文社會科學和基本技能培養相結合模式
以人文社會科學和基本技能培養相關課程為人才培養的基石,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搭建了涵蓋專業方法類、信息技術類、經濟與管理類和交通運輸工程類等的交通運輸專業基礎平台,在寬口徑、高素質的基礎上強化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將交通運輸專業核心基礎課、核心專業課、核心技能課和專業特色擴展課進行合理整合和優化。根據精英型人才培養和個性化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構建了多元化的分級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一通識、三專業、一擴展”相結合的理論教學體系和麪向綜合運輸、突出軌道交通優勢的專業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專業特點整合、優化形成了交通運輸專業核心基礎課、核心專業課、核心技能課和專業特色擴展課程組 [9] 

交通運輸發展前景

交通運輸人才需求

中國的社會經濟飛速發展,隨之交通運輸行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中國交通運輸專業型人才遠遠不能使當代交通運輸業高速發展的需求得到滿足。交通運輸行業在2003-2010年間,從業人員約1500萬人 [10] 

交通運輸考研方向

交通運輸專業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運輸組織技術、城市交通工程技術、運輸與物流技術、智能運輸系統技術、綜合交通運輸技術和交通安全工程技術 [11] 

交通運輸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到各級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部門與企事業單位、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城市公交公司、工商企業物流管理部門,城市規劃與建設部門、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工作 [12] 

交通運輸開設院校

地區
院校名錄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河南
山東

山西


安徽


江西


江蘇
浙江
浙江樹人學院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柳州工學院

雲南
貴州



四川
陝西
青海



寧夏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西藏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福建
甘肅



 (資料來源:中國高校之窗;摘錄時間:2020年4月20日) [13] 
參考資料
  • 1.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36-444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鐵道法規彙編·教育(1956年-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1984:169
  • 3.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 (1998年頒佈)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4-20]
  • 4.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新舊專業對照表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4-20]
  • 5.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4-20]
  • 6.    李小芳.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究[J]:教育界,2014(3):117-117,114
  • 7.    朱蕊,範健文,楊磊,趙海敬,吳曉晨.獨立學院交通運輸專業“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以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32):89
  • 8.    閆振英.交通運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3(36):115.
  • 9.    彭其淵,馬駟,文超.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9-14.
  • 10.    魏正懋,陳衞東,田琳琳.交通運輸專業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3(15):231+287.
  • 11.    交通運輸工程(專碩)專業介紹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引用日期2020-04-20]
  • 12.    文祺主編.2015年全國高校專業解讀: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01:198-199
  • 13.    交通運輸 開設院校  .中國高校之窗[引用日期2020-04-2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