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交址郡

鎖定
交址郡是公元前112年,中國西漢至唐朝時期中央王朝對下方屬地的命名。位於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
中文名
交址郡
時    間
公元前 112年
越南語
Nam Việt Quốc
地    點
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

交址郡基本信息

交址郡,中國西漢至唐朝的郡的名稱,位於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之後交趾從中國獨立,但中國、日本仍以"交趾"、"交址"稱該地的諸政權。

交址郡歷史沿革

公元前112年,西漢滅南越國(越南語:Nam Việt Quốc ,下同),於南越國故地設置了十個郡,其中的交址郡下轄羸婁縣(Luy Lâu)、安定縣(An Định)、苟屚縣(Cẩu Lậu)、麊泠縣(Mê Linh)、曲昜縣(Khúc Dương )、北帶縣(Bắc Đái)、稽徐縣(Kê Từ)、西於縣(Tây Vu)、龍編縣(Long Biên )、朱覯縣(Chu Diên)等十縣,治羸婁。東漢治龍編。
東漢末期至東吳初期,交州太守士燮(越南語:Sĩ Nhiếp)形成獨立的割據政權,士燮任交址郡太守40多年,所轄郡內秩序安定,人民安居樂業。東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步騭到時,士燮率領眾兄弟奉承節度,歸降孫氏,遷為衞將軍,封龍編侯。
南朝時,行政區劃改變,至隋朝滅南朝陳後,重新設置交址郡,下轄九縣,郡治設於交址縣(Giao Chỉ huyện)。
唐代時,廢交址郡,其故地歸屬於交州(Giao Châu)總管府,交址縣則為交州州治。
宋俱廢,故治在越南東京(今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