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亢(拼音:kàng、gāng、há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常用字)漢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 [2-3]  亢的基本義是頸項,也指頸的前部,引申指咽喉,讀gāng(又讀háng)。由咽喉引申為要害。脖頸在人體中所處的位置較高,故又引申為高,讀kàng,又高引申為抽象意義,表示高傲。還虛化作副詞,表示極、很等意思。
中文名
拼    音
kàng,gāng、háng
部    首
五    筆
YMB(86);YWB(98) [4] 
倉    頡
YHN [4] 
鄭    碼
SQD [4] 
字    級
一級(0162) [1] 
平水韻
去聲二十三漾(kàng),下平七陽(gāng、háng) [6] 
注音字母
ㄎㄤˋ,ㄍㄤ、ㄏㄤˊ
筆畫數
2+2
異體字
𠕵、𪜠
造字法
指事字(存疑)
結    構
獨體字,上下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4EA2 [4] 
四角碼
0021₇ [4]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亢”字構型不詳,因依據文字之不同,因而各説其義,即使根據同一文字亦會有不同之理解。許慎《説文解字》認為,亢是人頸的前部,是個象形字,它的上部是“大”字省掉了“人”只留下“亠”,實指“人”,“幾”的形狀像頸動脈的樣子。讀音為gāng。但是許慎的依據是篆文。“亢”甲骨文作圖1,看上去更像一個雙腿被刑具束縛的人。文字學家林義光先生指出,這個字像人形,中間那一筆短橫表示“吭”,即咽喉,是指事字。竇文宇、竇勇認為,甲骨文“亢”是“大”字加指事符號構成,“大”字是人四肢活動的示意圖,指事符號加在雙腿上,表示兩腿特別能走,由此產生亢進、高傲之含義。文字學家康殷認為此字像人兩腿之間加着桎(古代撐在兩腳之間的刑具),當是“桎”的初文。 [7-8] 
西周金文字形與甲骨文大致相同;後橫畫上移,將人的下半身作“幾”字形,故《説文》解作像頸脈形;隸楷文字由小篆演變而來。 [2]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kàng
形容詞
高(多指音調或地勢)。
high
《莊子·人間世》:“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
酈道元《水經注·洛水》:“水出鵜鴣山。山有二峯,峻極於天,高崖雲舉,亢石無階。
高亢
高傲。
supercilious
《穀梁傳·成公二年》:“楚無大夫,其曰公子,何也?嬰齊亢也。”
《新唐書·文藝傳上·崔信明》:“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
不卑不亢
乾旱。
arid
庾信《和李司錄喜雨》詩:“純陽實久亢,雲漢萬昭回。”

副詞
極;過甚。
very
《左傳·宣公三年》:“今公子藺、姞甥也……先納之可以亢寵。”
歐陽修《答梅聖俞寺丞見寄》詩:“自從還邑來,會此驕陽亢。”
亢奮;亢進;亢旱
名詞
正樑。

《逸周書·作雒》:“重亢重郎”。 孔晁注:“重亢,累棟也;重郎,累屋也。”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屬東方蒼龍。參見“亢宿”。

《史記·律書》:“南至於亢。亢者,言萬物亢見也。”

(Kàng)姓氏用字,參看“亢姓”。



動詞
抵擋;匹敵。後多作“抗”。
resist;
withstand
《左傳·宣公十三年》:“我則為政,而亢大國之討,將以誰任?”
韓愈《衢州徐偃王廟碑》:“嗟嗟維王,雖古誰亢?”

庇護;保護。
shelter;
shield
《左傳·昭公元年》:“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宋濂《鄭楫墓銘》:“竊意其能亢吾宗,今不幸死矣。”

舉,興起。

《穀梁傳·僖公十六年》:“五石六鷁之辭不設,則王道不亢矣。”

擔當。

《漢書·終軍傳》:“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

gāng
(又讀háng)
名詞
咽喉,喉嚨。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夫與人鬥,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

比喻要害之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gēng

人名用字。

《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張湛注:“音庚桑,名楚。《史記》作亢桑子。”

[9-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亢部】古郎切(gāng)
人頸也。從大省,象頸脈形。凡亢之屬皆從亢。
頏,亢或從頁。 [11] 

説文解字注

人頸也。
段注:史、漢《張耳列傳》:乃仰絕亢而死。韋昭曰:亢,咽也。蘇林雲:骯,頸大脈也。俗所謂胡脈。婁敬傳:搤其亢。張晏曰:亢,喉嚨也。按《釋鳥》曰:亢,鳥嚨。此以人頸之偁為鳥頸之偁也。亢之引申為高也,舉也,當也。
從大省。
段注:上人。
象頸脈形。
段注:下冂。蘇林説與此合。古郎切,十部。按亦胡郎切,亦下浪切。俗作骯,作吭。
頏,亢或從頁。
段注:此字見於經者,《邶風》曰:燕燕于飛,頡之頏之。《毛傳》曰: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解者不得其説。玉裁謂:當作飛而下曰頡,飛而上曰頏。轉寫互譌久矣。頡與頁同音,頁古文〔⿰旨首〕飛而下如〔⿰旨首〕首然,故曰頡之。古本當作頁之。頏即亢字。亢之引申為高也,故曰頏之。古本當作亢之。於音尋義,斷無飛而下曰頏者。若楊雄《甘泉賦》:柴虒參差,魚頡而鳥胻。李善曰:頡胻,猶頡頏也。師古曰:頡胻,上下也。皆以《毛詩》頡頏為訓。魚潛淵,鳥戾天。亦可證頡下頏上矣。俗本漢書胻譌從目,作䀪。《集韻》入諸《唐韻》,謂即燕燕之頏字。俗字之不可問有如此者。楊雄解嘲:鄒衍以頡亢而取世資。《漢書》作亢,《文選》作頏,正亢、頏同字之證。頁部曰:頡者,直項也。亢者,人頸。然則頡亢正謂直項。《淮南·修務訓》:王公大人有嚴志頡頏之行者,無不憛悇癢心而悦其色矣,此正用直項之訓。解嘲之頡亢,亦正謂鄒衍強項傲物而世猶師資之也。亢用字之本義。東方朔畫贊雲:苟屈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亦取直項之義。 [12] 

廣韻

古郎切,平唐見 ‖亢聲陽部(gāng)
亢,星名。一曰亢父縣。《説文》:“人頸也。”
苦浪切,去宕溪 ‖亢聲陽部(kàng)
亢,高也。旱也。亦姓,出《姓苑》。 [13]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亠部】 亢;康熙筆畫:4;部外筆畫:2
《唐韻》古郎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郎切,並音岡。《説文》:人頸也。《史記·婁敬傳》:搤其亢。
又《爾雅·釋鳥》:亢,鳥嚨。注:亢即咽,俗作吭。
又《玉篇》:苦浪切。星名。《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注:列宿數起角亢,故曰壽。《史記·天官書》:亢為疏廟。《春秋·元命包》:亢四星為廟庭,聽政之所,其佔明大,則輔臣忠,天下寧。
又過也,愆也。《易·乾卦》:亢龍有悔。《正義》: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
又旱曰亢陽。
又極也。《左傳·宣三年》:可以亢寵。
又強也,蔽也。《左傳·昭元年》:鄭太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又無所卑屈曰亢。《唐書·崔信明傳》: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
又督亢,龍亢,俱地名。
又姓。明亢思謙,臨汾人,由翰林官至佈政。
又敵也。揚雄《趙充國贊》:營平守節,屢奏封章。料敵制勝,威謀靡亢。
又同庚。亢倉子,《莊子》作庚桑子。 [14]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亢字書寫筆順 亢字書寫筆順
“亠”“幾”大致等寬。“亠”在豎中線上端。“幾”,居下居中;首筆撇起筆於橫中線;乙(橫折彎鈎)的橫段在橫中線上側,豎段在豎中線右側,鈎尖與“亠”右端垂直對齊。 [5]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ɑŋ
王力系統
k
董同龢系統
k
ɑŋ
周法高系統
k
李方桂系統
k
ang
西漢



東漢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k
ɑŋ
擬音/王力系統

k
ɑ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k
ɑ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k
ɑn
擬音/李方桂系統

k
â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k
ɑŋ
[15]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一唐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古郎切
kɑŋ
去聲
四十二宕

開口呼
一等
次清
苦浪切
kʰɑŋ
集韻
平聲
下平十一唐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居郎切
kɑŋ
𣃚
平聲
下平十一唐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寒剛切
ɣɑŋ
平聲
下平十二庚

開口呼
二等
全清
居行切
kɪaŋ
平聲
下平十二庚

開口呼
二等
次清
丘庚切
kʰɪaŋ
上聲
三十七蕩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舉朗切
kɑŋ
去聲
四十二宕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下浪切
ɣɑŋ
去聲
四十二宕

開口呼
一等
次清
口浪切
kʰɑŋ
韻略


平聲





居郎切



去聲





口浪切

增韻


平聲





丘剛切



平聲





居郎切



平聲





胡剛切



平聲





古衡切



上聲





下黨切



去聲





下浪切



去聲





口浪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江陽

開口呼

全清

kaŋ

去聲
江陽

開口呼

次清

kʰaŋ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歌秔切



去聲
江陽





軻桁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七陽


次清
丘剛切
k‘aŋ

平聲
十七陽


全清
居郎切
kaŋ

平聲
十七陽


全濁
胡剛切
ɣaŋ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古衡切
kəŋ

上聲
十七養


全濁
下黨切
ɣaŋ

去聲
十七漾


全濁
下浪切
ɣaŋ

去聲
十七漾


次清
口浪切
k‘aŋ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2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16
  • 3.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1463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8]
  • 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83
  • 6.    平水韻 二十三漾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28]
  • 7.    王甘文著.先祖秘語:隻眼窺漢字[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03:35
  • 8.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759-760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513;727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1[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08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23
  • 12.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3-28]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80;428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3
  • 15.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