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運會志願者

鎖定
亞運會志願者,是指在亞運會籌備和舉辦的全過程中以自願為原則,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在奧運會志願者行動項目體系內,服務他人、服務社會、服務亞運的各界人士
中文名
亞運會志願者
數    量
30,000
包    括
25個國家

亞運會志願者志願者簡介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
組委會從三年前就開始着手志願者招募工作,原計劃招募16,000名,結果有30,000多人踴躍報名,其中通過互聯網提交申請的約有25個國家的25,000人。最後,組委會對19,000人進行了面試,實際招募超過23,700人。據説,在最後階段,組委會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連續每週面試600人以上!
c
組委會在招募計劃中清楚地説明所有參加亞運會服務的志願人員將獲得:一份志願服務紀念證書;有關商店折扣卡,針對不同服務區域的專業訓練;一套大會統一制服;上班期間免費點心/飲料;國際交往經驗;參與亞洲體壇盛會的永久回憶;參觀亞運村的機會;一張開幕式彩排門票;以及亞運會閉幕後在多哈體育城志願者紀念碑上刻上所有志願者的名字。
在組委會的號召下,所有志願者都滿懷熱情為亞運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阿茹拉·奈克(印度志願者)在亞運村開村儀式上代表所有志願者發言時所説的那樣:“這是難得一次的人生經歷。大家在一起工作,遇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這種工作令人興奮。”
據組委會亞運中期統計數字顯示,本屆亞運會志願者中有5,648人來自卡塔爾本國,其餘的分別來自埃及(2,865人)、印度(5,537)、約旦(1,008)、尼泊爾(789)、巴基斯坦(1,085)、菲律賓(3,569)、斯里蘭卡(1,116)、蘇丹(1,273)、敍利亞(830)和巴勒斯坦(2)等國家和地區。隨着亞運會的推進,志願者人數還在不斷變化中。
在記者工作的主新聞中心新聞服務部,就有一羣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志願者,每天實行三班倒工作制(07:00-15:00,15:00-23:00,23:00-07:00)。其中來自蘇丹的阿里·納迪姆是位民用建築設計師,他每天一大早6點就開始上班,下班後過來志願服務7小時。哈娜·弗蘭吉,來自巴勒斯坦,是5個孩子的媽媽。最小的女兒今年才4歲,最大的16歲。上午她忙着送孩子們上學和做家務,下午3點至晚上11點上班。對她來説,參加志願服務使她過去日復一日的平常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來自巴基斯坦的阿夫塞·夏希恩·尤瑟夫塞已是一位有豐富經驗的老志願者了,2005年12月曾參與在多哈舉行的第3屆西亞運動會。他非常希望2008年能到北京奧運會上當一回“頂級”志願者,已開始通過網絡關注北京奧組委何時開始招募國際志願者。
主新聞中心的記者工作區還有8位原籍菲律賓的女志願者,全部是家庭婦女。她們也是根據組委會安排每天工作7小時,主要照看工作區內提供大會即時信息的40台電腦,有問題隨時幫忙解決。不過他們表示,這裏的工作並不累,因為載有大會信息庫的這些電腦似乎知道自己身負重任,開幕以來一直運行良好。
服務多哈亞運的中國志願者 服務多哈亞運的中國志願者
另外,運動員村及各亞運場館內還活躍着一支浩浩蕩蕩的志願者大軍。他們中有些是來自各國奧委會的工作人員,如哈薩克斯坦奧委會的艾蘇魯·安娜貝科佳、越南奧委會助理諾可·塔恩·努耶恩和阿聯酋奧委會志願者委員會成員奧巴德·阿爾-薩赫伯。安娜貝科佳來多哈當志願者的目的很明確——為2011年哈薩克斯坦舉辦亞洲冬季運動會積累經驗。她認為多哈亞運會(多哈亞運會新聞,多哈亞運會説吧)的籌備工作做得很充分。安娜貝科佳平時喜歡打網球(網球新聞,網球説吧),業餘時間做兼職英語教師。目前她是大學國際關係和法律系大四學生。諾可·塔恩·努耶恩為參加志願者培訓曾3次來多哈,她説特別喜歡亞運村,很高興能親自參與這樣一項重大體育賽事。她熱愛運動,本人曾是越南全國游泳冠軍。奧巴德·阿爾-薩赫伯則是迪拜的一名體育教師,他説,“為社會服務的工作吸引了我,我在這裏就是要盡一切努力讓運動員們感覺舒適,就象在家裏一樣。”
已經33歲的卡塔爾人約達尼安·蘇利曼·塔比特是位數據錄入員,通過這次為亞運會服務的經歷他很想再次有機會做一名志願者。“就為這個,”他説,“我希望卡塔爾今後多舉辦一些大型賽事!”塔比特的同胞易卜拉辛·拉德萬是卡塔爾石油公司化學工程師,亞運村住宿接待中心志願者。他説自己參與這次大賽工作是想“從內部近距離接觸亞運會,在不同環境裏工作,結識新朋友。”
魯克·拉吉·德夫科塔是一位來自尼泊爾的銀行職員,亞運村村報《流沙》的志願者。他很得意地表示,“很高興可以借工作之便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各國運動員並採訪他們。”他的朋友、同樣來自尼泊爾的奈爾·巴哈·巴拉米在亞運村後勤部負責迎來送往。這位排球迷兼足球迷喜歡這份工作的理由只有簡單一句話,“可以看見所有的選手。”
西耶德·阿里是巴基斯坦人,一位狂熱的空手道愛好者。亞運會開幕前他被分配在亞運村禮包派送中心工作。當記者問他最喜歡哪個體育項目時,他毫不遲疑地答到:空手道。他説他有三個女兒,都是空手道黑帶高手,他本人則才練到茶帶水平。用他的話説,“我們是標準的空手道家庭!”儘管他在亞運村工作時間很短,但一説起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朋友就興奮異常。
綜合前幾年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的經驗,尤其是綜合性運動會,認真做好志願者組織管理工作已成為歷屆大賽組織者的共識。現在,每年的12月5日已被定為“國際志願者日”,恰逢多哈亞運會開幕第5天。有了自己的節日,全球各地有志於志願服務的人們將懷着更大的熱情為國際體育事業服務,為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服務,為全世界和平、友誼和發展服務。
志願服務精神代代相傳!

亞運會志願者主要任務

亞運會志願者吉祥物 亞運會志願者吉祥物
通過開展宣傳發動、招募選拔、教育培訓、公益實踐、激勵表彰等一系列工作,建設一支數量充足、訓練有素的志願者隊伍,亞運會期間為亞奧大家庭成員、媒體記者、觀眾和其他相關人員,提供優質的志願服務。
賽會志願者服務崗位主要涉及禮賓接待、語言翻譯、交通運輸、安全保衞、醫療衞生、觀眾指引、物品分發、溝通聯絡、競賽組織支持、場館運行支持、新聞運行支持、文化活動組織支持等領域。
亞組委將參照奧運會通行慣例和標準,結合舉辦城市實際設置亞運會賽會志願者工作崗位。

亞運會志願者人員構成

亞運會賽會志願者來源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符合亞組委對志願者年齡等方面國際志願者年“標誌”" style="float: right;" src="969cbf446090d2ceb3b7dc56" data-layout="right" width="248" height="166" owner="瑩瑩之約fly/的限制性規定、具備指定崗位要求的能力和素質、自願為亞運會提供義務服務、接受亞組委領導和管理的各方面人士。賽會志願者隊伍以高校學生為主體,同時廣泛吸納市民、主辦國各地各民族羣眾和國際友人等各界人士。
志願者按照崗位需求情況分為專業志願者和非專業志願者兩類。亞組委將按照以下人員構成,設立亞運會賽會志願者項目,按照項目管理的原則和方法,逐步推進招募、培訓、定崗、賽會服務等一系列工作。
1、學生志願者
2、社會志願者
3、國際志願者
4、專業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運行計劃

亞運會志願者宣傳運行計劃

在亞組委總體宣傳計劃的框架內,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分階段、有重點地向公眾宣傳介紹亞運會賽會志願者工作的重要意義、相關知識、工作規劃、工作進展和需求信息等內容,擴大信息覆蓋面,提高公眾知曉率,凝聚社會力量,增強社會動員能力。

亞運會志願者選拔運行計劃

亞運會賽會志願者招募的一般程序包括:申請人報名、材料審核、工作預分配及面試、初步確定崗位、發出錄用通知、志願者接受任務、背景核實等步驟。
亞運會賽會志願者的招募工作將主要採用定向招募與公開招募相結合、集體報名與個人報名相結合、網絡申請與書面申請相結合的方式,建立高效便捷的招募機制,按照有關程序分階段、分人羣進行招募。
亞運會賽會志願者原則上應具備以下條件:遵守主辦國法律法規,熱心公益事業,具有基本的體育運動常識,具備一定的外語交流能力,符合奧組委對於志願者所申請崗位的資格要求和時間要求。其中,專業志願者除滿足以上基本要求外,還應具備特定崗位所要求的專業技術和專門技能。

亞運會志願者公益實踐計劃

公益實踐計劃旨在通過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把日常志願服務與亞運會志願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志願服務的日常化,增加志願者的服務經驗和服務技能,滿足亞運會對志願者的素質要求。

亞運會志願者培訓運行計劃

亞運會賽會志願者的培訓主要分為三類:通用培訓、專業培訓和崗位培訓。
通用培訓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奧林匹克知識、國情市情、傳統文化和禮儀規範,志願者的權利義務,應對緊急情況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志願者的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形象意識和責任意識。
專業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根據服務崗位的具體要求,培訓志願者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專業培訓將以面授為主,主要由奧組委及指定的培訓機構來組織實施。
崗位培訓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崗位的基本情況、工作任務、業務流程和工作場地的相關情況、緊急情況的處理措施和志願者團隊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亞運會志願者基本條件

(一)自願參加亞運會志願服務;
(二)主辦國規定的年齡前出生,身體健康;
(三)遵守主辦國法律法規;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
(四)能夠參加賽前的培訓及相關活動;(五)能夠在亞運會期間連續服務7天以上;
(六)具備志願服務崗位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亞運會志願者權利和義務

權利:
1.瞭解賽會志願者政策;
2.在崗位確定之前表達工作崗位的意願;
3.獲得必要的工作保障;
4.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5.參加賽會志願者評比表彰;
6.對賽會志願者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7.申請退出志願服務。
義務:
2.遵守亞組委各項政策和規章制度;
3.履行經本人簽署的志願服務承諾書;
4.完成相應的培訓;
5.服從亞組委對志願服務工作崗位的安排;
6.服從亞組委的指揮和調配,認真完成志願服務工作任務;
7.服從志願服務期間所在團隊的管理。

亞運會志願者工作保障

2010年亞運會志願者項目新聞發佈會 2010年亞運會志願者項目新聞發佈會
(一)工作保障:1.制發身份註冊卡;
2.提供工作制服裝備;
3.提供工作期間的餐飲;
4.提供市內特定區間的免費公共交通服務;
5.提供工作期間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二)表彰激勵:
1.頒發亞運會志願服務證書和證章;
2.評選優秀賽會志願者個人、團隊和工作機構,授予榮譽稱號;
3.根據服務時間和服務效果,賽會志願者可以獲得亞運會紀念品;
4.亞運會結束後,建立志願者紀念設施。
(三)賽事舉辦地以外的賽會志願者,自行承擔從居住地到賽事舉辦地的往返交通費用,在賽事舉辦地的住宿費用和在工作期間以外的餐飲費用。
(四)對於不履行義務的賽會志願者,亞組委將根據相關規定,取消其亞運會賽會志願者資格。

亞運會志願者志願者文化

志願者定義
記者參加了新聞發佈會 記者參加了新聞發佈會
志願者也叫“義工”,是一羣本着服務精神,出於個人意願,不取報酬地付出時間、財物、體力及智能,以幫助他人、改善社會的人。
志願者標誌
標誌的整體構圖為心的造型,同時也是英語“青年”(YOUTH)的第一個字母Y;圖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鴿子的造型。標誌寓意中國青年志願者向社會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片愛心,伸出友愛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來,表現青年志願者“熱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的主題。
志願服務定義
所謂的志願工作是指任何人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服務,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
國際志願者年“標誌”
志願工作特性
志願性,無償性,公益性,組織性
志願者精神
各大媒體對此次發佈會給予了極大關注 各大媒體對此次發佈會給予了極大關注
所謂的志願者精神,是一種自願的、不為報酬和收入而參與推動人類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完善社區工作的精神,是公眾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精髓
志願工作的價值
對於社會:
1、傳遞愛心,傳播文明;
2、有助於建立和諧社會;
3、促進社會進步
對於服務對象而言:
1、接受個人服務
2、幫助融入社會增加歸屬感
3、減輕自卑感和疏遠感,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對於志願者個人:
1、奉獻社會
2、豐富生活經驗
3、提供學習機會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
志願者的基本要求要有強烈的服務意願
要有參與服務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上的能力
要有可以參與服務工作的時間
要有可以參與服務的健康身體
要有不從服務工作獲取任何經濟報酬的意識、條件和認識

亞運會志願者廣州亞運會

廣州亞運會志願者項目的任務和目標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
廣州亞運會志願者項目的主要任務是:依據《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總體工作計劃》要求,準確掌握志願者項目中的各項資源,組建亞運會志願者隊伍。通過組建一支規模宏大、參與面廣、代表性強、服務水平高的志願者隊伍,倡導志願服務精神、創新服務形式、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為廣州亞運會提供人性化、個性化、專業化、國際化的服務,努力構建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亞運規則、體現國際水準的志願服務體系,為亞運會留下濃郁的嶺南韻味,形成鮮明的廣州印象。
廣州亞運會志願者項目的目標:為2010年亞運會提供“有特色、高水平”的志願服務,營造全社會關心、人人蔘與亞運的氛圍,使志願者成為倡導文明的先鋒,服務亞運的主力和傳播友誼的使者,使亞運會志願服務成為全民參與亞運、提升素質的主要方式。 亞組委將實行以下策略:申請成立廣州市亞運會志願者協調小組,建立日常工作機制,按年度和階段研究、落實亞運會志願者行動各工作項目和運行計劃、保障亞運會志願者項目的資源投入;進一步加強亞運會志願者中心建設;充分利用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廣州義工聯等主要志願服務團體的組織優勢和羣眾基礎;努力爭取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為志願者創造更多的志願服務崗位和實踐鍛鍊的機會。
廣州亞運會志願者項目的主要內容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項目主要包括宣傳策劃與推廣、志願者招募、志願者培訓、志願者調配、志願者支持與激勵、志願者文化遺產等六大部分。亞運會志願者招募項目是整個志願者項目的重點。招募類別:亞運會志願者的招募工作將從2008年9月正式啓動。專業志願者和通用志願者直接服務賽會籌備與運行。城市志願者服務於亞運城市人文環境建設和各項城市服務。
招募方式:亞運會志願者的招募工作將主要採用定向招募、公開招募和海外招募相結合的方式,建立高效便捷的招募機制,按照有關程序分階段、分人羣進行招募。擬聯合黨、政、羣團和海外華人團體等各相關單位共同開展。此外,亞運會志願者的招募將會召開專門的新聞發佈會進行具體信息的統一發布。
廣州亞運會志願者項目的五大優勢
一是政府支持力度大,從政策、資金和人力上對亞運會志願服務事業給予充分保障,已成立亞運會志願者項目前期籌備小組,主要由亞組委人力資源部和廣州團市委的領導負責,充分利用共青團等羣團組織的經驗和優勢;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
二是志願服務基礎好,截至2007年11月,廣州已有在冊志願者68萬人,志願服務的民間基礎十分紮實;三是社會參與程度高,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98%的廣州市居民支持申辦2010年亞運會;
四是高校教育資源廣,廣州地區高校雲集,而高校大學生正是亞運會志願者的主要來源之一;
五是大型賽事經驗足,廣州的志願者已經先後為六運會、九運會、殘運會、廣交會、民運會等大型活動提供了優質的志願服務,尤其是剛剛結束的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志願服務營造了“處處見真情,處處見笑臉”的氛圍,得到了領導們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廣泛讚譽,為亞運志願服務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廣州亞運會 [1]  志願者服務項目及志願者基本條件
志願者服務項目:專業志願者和通用志願者直接服務賽會籌備與運行。包括:語言禮賓競賽宣傳廣播電視媒體服務、信息技術、場館運行、市場開發、物流、慶典與文化活動、安全保衞、運動會服務、醫療衞生、開閉幕式服務等。城市志願者服務於亞運城市人文環境建設。包括:定期開展羣眾性的“迎亞運”志願服務活動;在亞運會期間,重要交通樞紐、商業網點、旅遊景點、醫療機構、住宿酒店、文化廣場等重點區域開展志願服務。
專業、通用志願者基本條件:截止至2010年4月30日,年滿18週歲,自願參加亞運會志願服務,遵守中國法律法規,熱心公益事業,具備符合亞組委對於志願者所申請崗位的資格要求和時間要求的。其中,專業志願者除滿足以上基本要求外,還應具備特定崗位所要求的外語交流能力、專業技術和專門技能。

亞運會志願者志願者之歌

《快樂天使》——亞運會志願者之歌
歌詞: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
我們沒有翅膀,我們用愛飛翔,
我們的心情啊山花爛漫,
我們的期望啊充滿陽光。
快樂就是獎牌
奉獻從不憂傷,
啊!讓光榮與夢想一起拔節,
啊!讓繽紛和輝煌激情盪漾。
我們活力四射,
我們熱情開朗,
我們的汗水把誓言擦亮,
我們的微笑為亞洲綻放。
心中擁有夢想,
腳步神采飛揚,
啊!讓自信和青春一起飛翔,
啊!讓亞運與花城和諧暢想。
作品描述:歌唱奧運會志願者的樂觀、陽光、自信與豪邁!
志願精神:是一種利他主義和慈善主義的精神,指的是個人或團體,依其自由意志與愛好,本着協助他人改善社會的宗旨,不求私利與報酬的社會理念。

亞運會志願者各界評論

讓“志願者文化”流行起來
“與其他學校進入社區的志願者相比,我們是有組織的一個整體!”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學生居委會第一任主任沈迪自豪地告訴筆者。
亞運會志願者 亞運會志願者
如今,在上海松江大學城,各高校的學生志願者到社區為居民服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成立學生居委會,以居委會的名義進行志願者活動,這還是第一家。上海外貿學院的陸志華老師介紹,從2005年學生居委會成立已經成為本校學生接觸社會為民服務的正式機構。
居民:家裏來了一羣“大姐姐”
“目前,面向社區的志願者活動還是以家教為主,居民有這方面的需要嘛。”沈迪介紹,上學期末,學生居委會開展了“HHS”(HolidayHomeStay)項目,已經有3個家庭和12名志願者結成對子。
“所謂HolidayHomeStay,不單是傳統意義上輔導學生功課的家教,更重要的是我們以大學生的身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上初中高中的弟弟妹妹們心理上的疏導。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在青春期這個價值觀形成最重要的時期,需要更多的體諒。”今年上大三的沈迪有一份超出年齡的穩重:“我們畢竟是大學生了,有些焦慮自己也經歷過,溝通起來比家長的泛泛而談更有針對性。”
松江大學城的學生志願者在社區服務
而大二的劉曉瑜眼中的志願者活動則充滿輕鬆快樂:“第一次去小男孩的家裏,覺得六七歲的孩子真是太調皮了,雖然已經上小學,可根本不能坐下來學習。好在他看見家裏來了一羣和藹的大姐姐跟他玩,可高興了,我們志願者正好寓教於樂,邊玩邊學。”
大一的黃怡中當起了初三小妹妹楊逸菲的“大姐姐”,“我第一次去的楊逸菲家的時候,她不敢説話,好像還不敢看我。”面對這個內向的女孩子,黃怡中想了很多辦法:“中考本來就讓人緊張嘛,家裏給的壓力又大,楊逸菲不敢跟她媽媽談,我幫她談。”一個多月之後,“楊逸菲開朗了,也會笑了”,説到這裏,黃怡中忍不住開心地笑起來。
志願者:有成就一番事業的感覺
“以前,居委會對於我們完全是個模糊的概念。”沈迪告訴筆者,2005年學校剛開始策劃成立居委會的時候,他剛上大一,出於好奇和為居民服務的興趣,成為學生居委會最初八位成員中的一個,“那時很好奇,還從來沒在大學校園裏見過居委會這個機構。”
真正開始接觸居委會工作後,沈迪他們有了更多的想法:“我們要把志願者文化在整個松江大學城裏推廣開來。不光是為學生居民、社區居民服務,志願者本身也能從助人為樂的活動中學到很多東西。”
即將接任居委會主任的劉曉瑜介紹,今年居委會將啓動志願者服務中心,整合校內的志願者資源,還跟與同樣隸屬方松街道的江城社區簽訂共建協議,利用這個平台展開學生家教、高三初三特別輔導、陪伴“空巢老人”和烈士家屬等活動。“松江大學城地處開發區,我們還計劃充分發掘社區資源,讓同學們在服務居民的同時,與社區裏的成功人士交流,學習他們的人生經驗。這也是我們接觸社會的一個好機會。”
“兩年來,我們都在志願者活動中鍛鍊了自己。看着現在的學生居委會,真有成就了一番事業的感覺。”沈迪告訴筆者,雖然自己已經離任,但如果社區有需要,“我當然要去服務啦。”
街道:讓大學能真正融入社區
筆者從松江大學城隸屬的方松街道瞭解到,過去幾年來,松江大學城的華東政法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學校都曾經發揮學校專長,為各社區提供特色服務。華東政法大學在江中居委會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模擬法庭”,9名學生分別扮演法官、公訴人、律師、書記員等角色,以房屋產權的糾紛為例,為居民區老年羣眾送上了一堂精彩形象的普法課。
“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成立學生居委會,是我們的一個試點。”方松街道的許先生告訴筆者:“目前,學生居委會的工作還在嘗試階段,如果進行順利,我們希望能在松江大學城各個學校推行。”
而在上海外貿學院學生居委會里,也不乏其他學校志願者的身影。“像我們的居委會電腦診所,就有一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志願者。”沈迪説,“如果能融合不同學校的特色,就能互相發揮資源優勢。”
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學生居委會也提供了更便捷的網上報名方式。黃怡中的父母很支持女兒的志願者工作,“他們希望我的課餘生活更豐富一點。而且,我讀了這麼多年書,總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