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述帝國

鎖定
亞述帝國(英語:Assyrian Empire,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是興起於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一帶)的國家,使用的語言有阿拉米語阿卡德語等。公元前8世紀末,亞述逐步強大,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敍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埃及等地。國都定於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亞述人在兩河流域古代歷史上頻繁活動時間前後約有二千年。後來亞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獨立的國家。 [1] 
兩河文明的幾千年歷史上,亞述可以説是歷史延續最完整的國家,歷史學家掌握有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公元前605年連續的亞述國王名單。雖然二千多年之間,亞述有時強大,有時則衰落或淪為他國的屬地,但作為獨立的國家和相對獨立地區的亞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後,亞述國家突然空前強大,成為不可一世的亞述帝國,然後最終於公元前605年滅亡,國家隨之消失。但亞述民族仍然頑強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當代,當今的亞述人是信奉各東方禮教會的基督徒,語言為現代阿拉米語
中文名
亞述帝國
外文名
Assyrian Empire
簡    稱
亞述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
官方語言
阿拉米語,阿卡德語
政治體制
君主制
主要民族
亞述人

亞述帝國歷史

亞述帝國亞述興起

古亞述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北部地區,東北靠札格羅斯山脈,東南以小扎布河為界,西臨敍利亞草原。全亞述是以亞述城為中心。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對亞述來説是一個發展的好時期,在國際上,它四周無強敵,埃及正值后王朝時代,無力擴張亦常受到外族入侵,小亞細亞赫梯帝國被自前12世紀末期,來自於巴爾幹半島的弗裏吉亞人蹂躪和肢解,南方的巴比倫亦國勢益弱,東方扎格羅斯山脈伊朗高原的米底及波斯尚未興起,只有北部的烏拉爾圖成為亞述惟一強敵。
從公元前10世紀末葉起,亞述經過兩個多世紀連續不斷的征戰,最終建立起一個橫跨西亞北非的帝國,將兩河流域南部及埃及兩大文明均置於統治之下 [2] 
亞述出土的泥板和印章 亞述出土的泥板和印章
亞述帝國時期對外的征服始於那西爾帕二世統治的時期(公元前883年-859年),他征服了北部敍利亞,其後的沙爾馬納塞三世(公元前839年-824年),與南敍利亞開戰,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又獲得了巴比倫尼亞地區的宗主權,但是長期的戰爭令國內人民負擔加劇,激起不滿。據“裏模表”所載,公元前8世紀時就發生過多次人民起義,而且往往發生在京畿,因此在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公元前745年-727年)上台之前的幾十年裏,亞述停止了對外的擴張,直到前745年,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執政並進行了軍事改革,把軍隊分成若干兵種,如戰車兵騎兵重裝步兵、輕裝步兵、攻城兵、輜重兵及工兵等,大大加強亞述的軍事力量,其後他恢復對外的戰爭,打敗了烏拉爾圖,征服了整個敍利亞地區,並插手巴比倫的王位繼承,進而使巴比倫與亞述合併,自己成了巴比倫之王。
薩爾貢二世統治時期(公元前722-公元前705年),亞述又打敗了以色列,鎮壓了得到埃及支持的敍利亞、腓尼基等地的起義,他又再次打敗烏拉爾圖,並攻擊米底。薩爾貢二世原為下級軍官,後因戰功累累得到提升,雖然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篡位者”,但他卻忠實地繼承了自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以來的統治風格。繼後的是薩爾貢二世的長子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年-681年),他鎮壓了由埃及鼓動的猶太人及腓尼基人的起義,以及由埃蘭支持的巴比倫尼亞起義,為此他焚燒了古都巴比倫。另外他在位期間,興建了著名的“蓋世無雙皇宮”,其邊長近200米,包括兩座大殿、一幢橢圓形建築物以及一個植物園和一座涼亭,王宮內的浮雕長達3000米,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其統治時期,亞述帝國人口達到390萬人。在阿薩爾哈東統治時期(公元前681年-668年),亞述輕易奪取了埃及的孟菲斯(公元前671年),接受了埃及之王及埃塞俄比亞之王的稱號,不過亞述滿足於讓埃及人每年進貢180公斤黃金和9噸白銀而已,於是不久後埃及又重新獨立。伊薩爾哈東之後的是亞述巴尼拔(公元前668-627年)。他興建了巨大豪華的亞述巴尼拔王宮,在宮中設置泥版圖書館,該圖書館收集了當時亞述人所知的全世界各地的書籍,藏有無數楔形文字的泥版,內容包括語言、歷史、文學、宗教、醫學及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識,是研究當時歷史寶貴的資料。其統治時期亞述帝國人口達到690萬。

亞述帝國戰爭殘破

亞述帝國的征服戰爭以殘暴聞名,軍隊所到之處城鎮都被焚燒破壞,財物被掠奪,居民被屠殺或被擄走,人口鋭減的大災難。由於亞述人在戰爭中的行為異常殘暴,猶太人將亞述首都尼尼微稱為“血腥的獅穴”。在辛那赫里布的年代,他佔領並焚燒了75座城市,人和財物都被擄走。薩爾貢二世在位第一年遠征巴勒斯坦撒馬利亞時,就俘虜了27,290人,及後他初次出征鎮壓兩河流域南部的一次起義時,把200,800人及大批財富奪回亞述,在鎮壓巴勒斯坦地區的起義時,又把200,150人及大批掠奪來的財富帶回了亞述。
這種殘暴的政策導致到處都出現反抗,亞述很多次的出征其實都是鎮壓起義,而戰勝後卻又往往進行更殘酷的壓迫,這種政策嚴重導致亞述帝國境內的經濟衰落,由於被征服地區無法進行再剝削,引起神廟祭司奴隸主及工商業奴隸主的不滿,導致在公元前8世紀後期,發生了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的改革。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主要改變被征服地區的政策,他不再對被征服的地區實施大屠殺,而是將居民遷到另一個地方去,儘量使不同地區不同語言的居民混合起來居住,使其不便交往,但准許他們攜妻帶子及帶上部分財產。他們被封給土地,讓他們獨立經營,但無人身自由,分屬於各奴隸主,生產成果要交給奴隸主。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統治階級不同集團之間的矛盾,內部的安寧也加強了亞述的軍事力量。因此從他開始,亞述又開始了更多的征服。
由於戰爭帶來大量戰俘,除部分戰俘選去加入亞述軍隊外,更大的部分成為了奴隸。奴隸主包括皇室家族、軍隊、行政官及祭司等。他們從亞述獲得了大量土地,財富和奴隸。另外還有一批工商業奴隸主,特別是在巴比倫尼亞,由於經濟和政治實力增強,故能從長期鬥爭中從亞述帝國取得了自治權。奴隸主的土地往往不是集中一處,而是分散許多地方,所以他們又會另外聘請管理人去管理奴隸。
亞述帝國時期由於鐵器的使用,有利於改進耕作工具,提高了效率,經濟也得到發展。亞述是一個多山地區,鐵器使用令開墾荒地的能力提高。長期的戰爭某程度上也加速了亞述的經濟發展,勝利帶來了大批戰利品,也帶來了大批戰俘,從而大規模增加生產力。佔領的地區同時成為亞述巨大的市場及貿易通道,其中兩河流域、腓尼基等地原本已擁有非常發達的農業和商業,這一切都為亞述帝國創造了有利的經濟發展條件。不過亞述對征服地區只管掠奪卻欠缺建設,被征服的人民除了向亞述人交納貢獻以外,還要負擔勞役,因此客觀經濟發展條件未被充分利用。

亞述帝國帝國衰亡

尼尼微陷落 尼尼微陷落
公元前626年,巴比倫尼亞宣告獨立,由亞述派去駐守該地的迦勒底貴族那波帕拉沙爾自立為王,建立新巴比倫王國,並與伊朗高原西北、同受亞述統治的米底人結成同盟,於公元前612年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亞述帝國覆亡,遺產被新巴比倫王國及米底瓜分。
分析亞述帝國的覆亡原因,其一,從根本上,亞述帝國是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帝國,帝國不但未能滿足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反而作出破壞。其二,國內人民的不斷起義削弱了亞述的國力,即使情況比較好的巴比倫尼亞也是起義不斷。公元前721年,亞述帝國出現宮廷政變,政局混亂,馬爾都克·阿帕爾·伊丁二世依靠迦勒底人的力量,佔領巴比倫,自封為王,並與埃蘭結成同盟對抗亞述。與此同時,敍利亞和腓尼基的居民也作出起義,並得到埃及的支持。
公元前702年,馬爾都克·阿帕爾·伊丁二世再次起義,準備與埃蘭、阿拉伯、亞拉姆人、猶太、埃及結盟,起義失敗後,又組織猶太人起義,這次得到貝督因及埃及的支持。公元前691年,巴比倫再次與埃蘭人、阿拉米亞人、米底人及波斯人建立反亞述聯盟,雙方會戰於狄亞爾河邊的哈努列,起義堅持了三年至公元前689年,才被亞述國王辛那赫里布成功鎮壓。
亞述帝國另一個滅亡的原因是王室內部矛盾日益激化,特別是在帝國晚期,例如當辛那赫里布立其敍利亞藉妻子所出之阿薩爾哈東為繼承人時,他的另外兩個兒子殺死了辛那赫里布,阿薩爾哈東當上國王后,策密者逃至亞美尼亞,參與的人一律被處死。又例如公元前653年,巴比倫再度起義時,起義的領導人竟是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的兄弟沙馬舒姆。亞述帝國的覆亡原因可總結為經濟發展不善、國內起義不斷及王室內部鬥爭三個原因。 [3] 

亞述帝國軍隊

亞述帝國強大原因

亞述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濃厚的軍事色彩,亞述時期留下的浮雕作品,幾乎全與軍事有關。
亞述軍事力量之所以強大,主要有四點原因:
提格拉·帕拉薩三世 提格拉·帕拉薩三世
其一,鐵兵器的使用直接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其二,鐵犁鐵鋤鐵鍬在農耕方面的應用,以及因使用鐵工具而日益擴大和完善起來的水利灌溉事業,使農業生產力大大提高,從而為國家設置大量常備軍和保持長期作戰能力,提供了充足給養;
其三,亞述人軍事至上的觀念,他們認為“政府就是武力的別稱”,國家就是一架巨型的戰爭機器,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和進行對外擴張是國家的首要任務;
其四,通過以提格拉·帕拉薩三世為代表的亞述諸王進行的一系列軍事改革顯著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由此,亞述帝國才能在整個西亞縱橫馳騁、無堅不摧。而本文將要集中探討的內容,便是亞述帝國的各大作戰兵種及其發展歷程。

亞述帝國改革

應該説,亞述軍隊的兵種劃分起源較早,但亞述人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真正開始和兵種組成結構的正式確立,是以提格拉·帕拉薩三世時代的軍事改革為標誌的。為此我們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提格拉·帕拉薩三世的軍事改革。
提格拉·帕拉薩三世以前,亞述各王也曾進行過軍事改革。亞述軍隊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把步兵分為重裝步兵和輕裝步兵兩部分,到公元前1250年前後,當時的軍隊被分為戰車兵和步兵。騎兵約在公元前950年左右發展起來。亞述軍隊雖然已經有了基本兵種的設置,但此時亞述仍然沒有建立常備軍制度,這顯然無法滿足帝國的征戰需求。
早期亞述戰車與早期兩河地區國家一樣使用馴化野驢拉動 早期亞述戰車與早期兩河地區國家一樣使用馴化野驢拉動
此外,亞述當時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也使得改革迫在眉睫。提格拉·帕拉薩三世上台時的亞述正處於衰落階段,由於前幾任國王在位時發生了多次大規模內亂,亞述的國力水平大為下降。地方總督拒絕服從號令,附屬國紛紛獨立,巴比倫地區的阿拉米人部落亦經常對邊境進行侵擾。最大的危險則來自於北方強國烏拉爾圖,它趁亞述勢力不振時迅速擴張,其影響力遠達敍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北部,並支持當地小國反抗亞述統治,使亞述的經濟受到了打擊。於是,提格拉·帕拉薩三世的改革應運而生,其核心是軍事改革。
在戰車上指揮戰鬥的提格拉 在戰車上指揮戰鬥的提格拉
提格拉·帕拉薩的軍事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建立以募兵製為基礎的常備軍制度。除了在亞述人當中徵募兵員外,也在認為可靠的被征服地區的居民中徵集兵員,一部分補充步兵,大部分充當輜重兵和工兵。但值得注意的是,騎兵和戰車兵仍然只能由亞述人擔當,其他外國人只能在亞述軍中以步兵身份服役。戰時出征,平時訓練,使軍隊素質和戰鬥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國家開始給常備軍統一裝備和供給給養,尤其亞述給常備軍配備以精良的鐵製兵器,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
二、兵種建設的新發展。首先設置了工兵和輜重兵。這使軍隊在開路、搭橋、築壘和建城、攻堅方面的專業技術得到較大提高。這是世界歷史上首次將工兵獨立建制,堪稱世界軍事史的重要創舉;
其次,統一了各兵種的武器和裝甲形制,並明確了充當各兵種的階級。戰車兵和騎兵由貴族充任。工兵、步兵則由農牧民組成,這樣亞述建立了全備的兵種和軍制,走上了各兵種協同作戰的道路;然後是固定戰鬥編隊的設立,最常見的是由五十人組成的小編隊“啓斯魯”,此外還包括由百人長或十人長指揮的支隊;最後,在直屬中央直接指揮從事遠征野戰的中樞兵團外,提格拉·帕拉薩三世還建立地方兵團戍守各地或供出徵時調用。
提格拉·帕拉薩三世改革為標誌,亞述軍隊最終形成了獨特的軍制特點:以完全用鐵製兵器武裝起來的常備軍為基礎,由戰車兵、騎兵、步兵組成的作戰部隊以及由工兵和輜重兵組成的輔助部隊全面發展,協同作戰,注重戰鬥兵團內部各兵種兵員的合理配置,充分發揮各兵種的功能和作用。

亞述帝國兵種設置

亞述的作戰兵種主要由戰車兵、騎兵和步兵組成,作為輔助部隊的工兵和輜重兵雖然不直接參與戰場廝殺,但他們對戰爭勝利所起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戰車兵是亞述軍隊中最富有特權、也是最受尊重的兵種,由顯貴高官子弟組成。亞述的戰車兵非常勇猛,常常使敵人聞風喪膽,在作戰中屢顯威力。事實上,對亞述人而言,戰車兵不僅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利器,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伴隨國王的高官顯宦也乘戰車作戰,而下級官吏或平民只能充任騎兵和步兵。
亞述人的戰車分為早期型和晚期型兩類。早期戰車比較低而車身短,輪為六輻,直徑小;前部為圓形,晚期戰車則大於早期戰車,車輪為八輻,幾乎達到馬背高度,車體前方呈正方形。但總地説來,亞述戰車的車體均較短,但左右較寬,車廂內可容二、三人,至多四人。二人戰車的乘員中,一人為馭者,一人為戰士。車廂上放有箭筒,便於弓箭手放箭。戰士還配有短劍和長矛。馭者在戰士旁邊,兩手駕車,配合戰士作戰;在三人乘的戰車中,除了戰士、馭者之外,又有一名衞士,他左手持盾保衞張弓射箭的戰士,右手持矛或劍,以便擊退隨時可能迫近的敵人;國王和顯貴的戰車有時為四人,包括馭者和兩名手持盾牌護衞其主人的衞士。
亞述早期戰車 亞述早期戰車
戰車兵的裝束總體較為輕便,一般而言,戰車兵大多時候只穿一件緊身衣,腰扎以帶子;但有時也身穿盔甲。他們主要使用弓箭,並佩有短劍。戰車裏還會有一支長槍。戰車兵作戰的方式則有兩種:一是站在戰車內向敵人發箭;二是乘車到達特定地點後下車射箭,這時一名持盾和矛的隨從便護衞在側,防止敵軍的襲擊。
自亞述建國以來,戰車兵就在亞述的軍事體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在騎兵大規模使用前的戰力中堅。直至亞述帝國滅亡為止,戰車一直都被視為軍隊的重要武器。
亞述晚期戰車 亞述晚期戰車
騎兵是亞述在世界上最先開始大規模使用的兵種,特別在追擊敵人時起重要作用。後來,隨着軍事的發展,騎兵的作用日益重要。
古亞述時期,亞述雖然已經有了騎兵,但由於馬鞍尚未發明的緣故,其作用和地位都位於戰車兵之後,也很少在戰場上使用,甚至到了提格拉·帕拉薩三世時代,也只有少數騎兵作為傳遞國王敕令的信使。早期騎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也隨身佩帶劍和盾牌,一般成雙成對出外行動,一名是弓箭手,另一個是不帶任何進攻武器的夥伴。這些隨從衣着簡單,頭戴頭巾,身穿過膝短袖束腰外衣。而弓箭手則要頭戴頭盔,身穿繡花緊身衣,扎着腰帶
不過從薩爾貢二世時起,亞述的騎兵有了重大發展。這一時期,騎兵衝擊力大大增強。
亞述浮雕上的騎兵 亞述浮雕上的騎兵
自薩爾貢二世開始,亞述騎兵就分為弓箭騎兵和長矛騎兵兩大類,作用大幅提升,其服裝衣着也有很大變化。騎兵的常見裝束是緊身衣、短裙,腰部扎一寬腰帶,下身穿緊身馬褲,外着以用紐帶束緊的靴子或護脛,一般下達膝部;長矛騎兵手持長矛,矛頭尖小。持矛時,手握矛柄,尖端下斜。與敵對陣時,順手上提,矛尖則上斜對着敵人。弓箭騎兵配備有圓弧形或角形的弓,長不過4英尺,箭桿不到3英尺。這兩類騎兵都在身體左側斜佩着短劍。但有時長矛騎兵也備有弓箭,一旦長矛折斷或喪失時用弓箭與敵作戰。此時的騎兵由於有了馬鞍,在作戰時姿態更為自然:矛手左手持繮,右手持矛作戰;弓箭手則把馬繮放在馬頸上,在馬上雙手自由張弓射箭,可説是攻守自如。
改革後的亞述騎兵 改革後的亞述騎兵
由此,亞述騎兵不僅有了強勁的殺傷力,而且具備了能在複雜地形作戰的能力、極大增強了亞述軍隊的機動性和衝擊力。
步兵依然是亞述軍隊的絕對主力。在薩爾貢二世以前,劍手、矛手和弓箭手這三類步兵的服裝裝束都幾乎相同:身着短緊身衣,繫着寬腰帶,頭戴金屬尖頂頭盔,腳穿草鞋
三類兵種惟一的區別就在於所使用的武器:劍手使用短劍或匕首,還有柳條盾或凸面金屬盾;矛手左手持盾,右手握短矛或標槍,有時還攜帶短劍;弓箭手則使用弓箭,他們還有佩劍錘矛以備近戰之需。
亞述中期步兵 亞述中期步兵
弓箭手被視為步兵中的精華。他們通常的裝備是長約四英尺的圓弧形弓,他們的劍用橫帶懸掛在身體左側,還常常攜帶錘矛。作戰時,弓箭手成對行動,一人射箭,一個持盾掩護自己和同伴免遭對方投擲物的傷害,同時一手持劍抗擊可能衝上來的敵人。
薩爾貢二世時期,弓箭手被分為兩大類:輕裝弓手和重裝弓手,重裝弓手又有次重裝弓箭手和超重裝弓箭手之分。地位最低的輕裝弓手沒有頭盔,除了掛箭筒的橫帶外,整個上半身都裸露在外,僅着緊身短褲;次重裝弓箭手則身着盔甲,下身穿長達膝部的飾以邊穗的緊身裙,射箭時有隨從在旁掩護,地位相對較高;而地位最高的超重裝弓箭手則身穿長袍,長袍外罩着盔甲,且有多名隨從保護他免遭攻擊:一名隨從攜帶柳條盾,並將其立在隊伍之前;一名隨從則舉圓盾保護弓箭手頭部;第三名隨從除了攜帶箭矢外,還手舉短矛保衞弓箭手不受襲擊。可見,重裝弓箭手被視作最重要的步兵,其作用在圍攻要塞時更為突出。
超重裝弓箭手 精鋭長矛兵 次重裝弓箭手 超重裝弓箭手 精鋭長矛兵 次重裝弓箭手
到辛那赫里布時代,亞述的弓箭手又重新分為四類:超重裝弓箭手、次重裝弓箭手、輕裝弓箭手和最輕裝弓箭手。超重裝弓箭手與薩爾貢二世時期區別不大,他們身穿緊身衣,外罩長至腰部的鎧甲(亞麻制或皮製),頭帶尖頂頭盔,下着緊身褲,由1-2名隨從伴隨,在巨大的柳條盾掩護下戰鬥;次重裝弓箭手的服裝略有變化,緊身衣在一側開口,下身着短裙,雙腿裸露。戰鬥時一般兩人一組,沒有盾牌掩護,同時放箭射擊;輕裝弓箭手不帶頭盔,頭部圍以寬寬的束髮帶。身着緊身衣,腰扎寬帶,下着短裙;最輕裝弓箭手頭束髮帶,身着條紋緊身衣,腰扎腰帶。他們並不佩帶劍,只是身掛箭筒。
不過,由於亞述帝國時期的金屬冶煉水平和規模的限制,亞述弓兵有大量使用石制、骨制的箭頭,這極大地限制了亞述弓箭手的戰鬥力。
值得一提的是,辛那赫里布時期亞述最先組建了投擲部隊。在亞述,投擲手第一次被按照亞述人的思想和理念全副武裝起來,他們裝備頭盔、身着盔甲,除投石索外還隨身攜帶短劍。亞述人使用的投石索由兩條繩索組成,上系一小塊皮革,以供裝載石塊。在投擲之前,投擲手先把這種武器環繞自己的頭部旋轉二至三週,以便有動力將其發射至足夠遠處對敵軍造成殺傷。投擲兵的出現,不僅增強了亞述軍隊的遠程打擊力量,也完善了亞述軍隊的遠程兵種體系。
浮雕上的亞述投石手部隊 浮雕上的亞述投石手部隊
亞述步兵的另一主力是矛手,他們是與敵方步兵展開肉搏戰和在攻城戰時沿雲梯攀爬攻堅的主要力量。在薩爾貢二世時期,矛手頭戴鳥冠式頭盔,但不着盔甲,代之以樸素的或飾有小方格圖案、長度及膝的緊身衣,穿着類似騎兵的短靴或護脛,作戰時裝備圓盾和4-6英尺不等的長矛,此外,他們也隨身攜帶短劍。
亞述輕裝長矛兵 亞述輕裝長矛兵
辛那赫里布時代的矛手分為重裝矛手和輕裝矛手兩種。重裝矛手裝備較好,頭戴尖頂頭盔,鎧甲長至腰部,並覆蓋住雙臂上部,上身着緊身衣,有一側開口;下身着緊身褲,外罩短裙,還有護脛。他們攜帶金屬製凸面大盾,幾乎可以把整個身體掩蓋起來。長矛比身體略短一點,還在身體右側佩有短劍。一般説來,重裝矛手在亞述軍隊中的比例較小,常擔任國王的近衞軍;輕裝矛手的裝備同薩爾貢二世時的長矛手幾乎相同。頭戴鳥冠式頭盔,身穿樸素緊身衣,腰扎寬帶,使用圓形柳條盾。但辛那赫里布時代的輕裝矛手通常穿着褲子和護脛,手持半圓形的凸面柳條盾,而不是圓盾,因而又與薩爾貢二世時期的長矛手有所不同。
浮雕上的亞述重裝長矛手 浮雕上的亞述重裝長矛手
到了亞述巴尼拔的時代,亞述人又出現了第三種長矛兵。他們裝備頭盔與長矛,但主要防護裝備是相當於一個成年人身高的埃及式大型盾牌。這類長矛兵通常被部署在戰線的中央部分,用於突擊對方的戰線。
晚期亞述重裝長矛兵 晚期亞述重裝長矛兵
常設的工兵和輜重兵是亞述軍隊的一大創舉。工兵衣甲裝備同矛手相似,但是手操雙頭斧或手斧,而不是長矛。工兵架設臨時性過河橋樑的速度非常快,首先把若干充滿氣的皮囊連結在一起排擺在水面上,然後在上面鋪設木板或樹枝,製成浮橋,步兵不僅可以安全渡過,騎兵和戰車兵也能通行。到辛那赫里布時期,工兵部隊真正獨立出現於戰爭中,他們工作時一般兩人一組,配合行動。
協助長矛兵戰鬥的亞述工兵 協助長矛兵戰鬥的亞述工兵
攻城戰中的亞述軍隊 攻城戰中的亞述軍隊
亞述人出征,必有輜重隊伴隨。輜重兵的主要職能也就是負責亞述軍隊出征時的軍需物資運輸,包括武器、裝甲、糧草等諸多戰爭物資。亞述軍隊輜重的陸路運輸,主要依靠輜重車,還補充以馱畜。水路運輸輜重,除了利用木船外,也大量利用皮製氣囊所支撐的木筏
伴隨着亞述帝國各主要兵種的發展,亞述人已放棄了過去的混亂無章的羣體作戰,形成了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基本戰術。當時戰鬥的方陣隊形已被採用,裝備最好的部隊被佈置在前方,以增加進攻的鋭勢,並把弱兵和沒有完善護身的部隊部署在後方 。
由此出發,亞述帝國的軍事藝術也得以豐富,亞述人常常利用自己在兵種結構上的全面,廣泛使用各種奇謀良策,例如:對敵夜襲、殲滅戰術、絕糧戰術等。 [2]  [1]  [3] 
亞述人清楚地懂得,完全消滅敵人的戰鬥力量這件事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因此亞述軍隊通常迅速和頑強地追擊和殲滅被擊潰的敵人,為此而使用了戰車和騎兵 ,這也加強了各兵種協同作戰的效果。
亞述人用兵神速,經常採用閃電戰,這就不僅要求將帥的果斷,也對兵種的健全性和協同作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亞述的常備軍正因為有着多樣而全面的兵種配備,使得它適合任何情形下的對敵作戰。
後人繪製的亞述旗幟
後人繪製的亞述旗幟(1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亞述人在建設兵種時,多從進攻方面考慮。亞述人建立輜重兵和工兵較早,這是為了適應長年對外戰爭對工兵開路、輜重兵運輸的需要。攻城器械的發達,也是為了能適應攻打敵人城堡的需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兵種協同作戰的效果。

亞述帝國文化

亞述文化博採西亞各國(主要是巴比倫)之長,且具有自己的特點。在尼姆魯德、尼尼微、豪爾薩巴德等地,亞述均發現亞述時期的宏偉的宮殿、神廟和其他建築。建築物飾有大量浮雕,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亞述巴尼拔所建尼尼微王家圖書館,藏有大量泥版文書,包括宗教神話、藝術作品、天文、醫學等,是研究亞述歷史的重要資料。

亞述帝國爭議

  • 尼尼微城
19世紀中葉出版的一本百科全書指出:“在過去,亞述帝國的歷史可説是世界史上最模糊的時期之一。”“我們對古尼尼微所知的一切,若非來自聖經的零星間接論述和預言,便是來自狄奧多羅斯……和其他學者隨筆寫下的亞述歷史的殘存片斷。”
狄奧多羅斯是生於2000年前的希臘歷史家。他聲稱尼尼微是個四角形的城市,四邊共長480斯達地,周長相等於96公里。聖經也作了類似的論述,指出尼尼微是個極大的城,“要走三天才走得完。”
19世紀的聖經批評家拒絕相信,古代世界一個未被發現的城市會有這麼龐大。他們聲稱,尼尼微若確曾存在過,也必然是巴比倫之前的一個文明古國
這項見解與聖經創世記第10章的記載背道而馳。聖經在這裏記述挪亞的曾孫寧錄在巴別(即巴比倫)附近建立了第一個政府,説:“他從那地出來往亞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間的利鮮,這就是那大城。”聖經將這四個新建成的亞述城市描述為一個“大城”。
考古學家奧斯汀·亨利·萊亞德在科薩巴西南約42公里,一處稱為尼姆魯德的地方着手發掘廢墟。這個廢墟後來證實是迦拉,即創世記10:11論及的四個亞述城市中的一個。其後,萊亞德於1849年在迦拉與科薩巴之間,一處名叫庫揚積的地方掘出一座宏偉宮殿的遺蹟。這座宮殿證實是尼尼微城的一部分。此外,在迦拉和科薩巴之間還有其他建築物的殘跡,這包括卡蘭里斯土丘。萊亞德評論説:“若將尼姆魯德(迦拉)、庫揚積(尼尼微)、科薩巴和卡蘭里斯四大土丘視作一個正方形的四角,我們會發現四邊的長度恰巧相等於地理學家所説的480斯達地或96公里,這就是約拿先知説要走三天才走得完的路程。”
約拿看來將這幾處地方視為一個“大城”,並以創世記10:11最先提及的城市稱呼它,即尼尼微。當代也有類似的説法。例如,所謂的“大倫敦”把原本的倫敦市及倫敦市郊都包括在內,但市區和市郊卻彼此有別。
  • 亞述王薩爾貢
1843年,法國考古學家保羅-埃米爾·博塔發現了一座皇宮的遺蹟,後來證實是亞述城市的一部分。民間聽到這項發現後大為雀躍。艾倫·米勒德在他所著的《聖經時代的珍寶》一書中解釋説:“這座皇宮證實屬於亞述王撒珥根所有之後,大眾對這件事興趣大增。除了以賽亞書20:1提過這個國王的名字之外,我們對他便一無所知,故此他的存在一度是個疑問。”
  • 與以色列有關的銘刻
尼尼微皇宮有70多個房間,外牆幾有三公里長。牆上遺留着燒焦了的雕刻,上面記着各場勝仗及其他功績。但它們大多已損毀不堪。萊亞德快要離去時發現了一個保存得很好的房間,牆上展示的浮雕描述一個堅固城遭敵軍攻陷,御駕親征的國王坐在城外一個寶座上,俘虜在他面前列隊走過。國王的上頭刻了一些以亞述文寫成的字,專家們將這句話譯作如下:“世界的王亞述國王西拿基立(辛那赫里布)坐在尼米杜寶座上,檢閲從拉吉(奪得)的戰利品。”
當代可以在大英博物館看到這個展品和銘刻。銘刻與聖經列王紀下18:13,14所記載的歷史事件十分吻合:“希西家王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猶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見亞述王,説:‘我有罪了,求你離開我;凡你罰我的,我必承當。’於是亞述王罰猶大王希西家銀子三百他連得,金子三十他連得。”
考古學家也在尼尼微的廢墟發掘到其他銘刻。關於西拿基立王進攻猶大,以及希西家進貢一事,這些銘刻提供進一步的細節。萊亞德寫道:“在歷史證據方面,最一致的記錄之一也許是希西家要付出的黃金數量,三十他連得。在兩項完全獨立的記載中,這個金額不謀而合。”協助解釋亞述文字的亨利·羅林森博士宣告,這些銘刻表明“西拿基立在歷史上的地位是無可置疑的”。此外,萊亞德在他所著的《尼尼微與巴比倫》一書中問道:“在一堆焦土和垃圾底下竟是尼尼微的所在地,在這裏不但找到希西家和西拿基立交戰的歷史記載,而且記錄是寫於事件發生的時候,執筆者更是西拿基立本人。這項記錄證實聖經甚至在細節上也準確無誤。

亞述帝國帝王世系

  1. 阿達德尼拉里二世 前912年 - 前891年
  2. 圖庫爾蒂-尼努爾塔二世 前891年 - 前883年
  3. 亞述那西爾帕二世 前883年 - 前859年
  4. 薩爾瑪那薩爾三世 前858年 - 前824年
  5. 沙姆希阿達德五世 前823年 - 前811年
  6. 阿達德尼拉里三世 前811年 - 前783年
  7. 薩穆-拉瑪特(攝政),前810年 - 前805年 薩爾瑪那薩爾四世 前783年 - 前773年
  8. 亞述-丹三世 前773年 - 前755年
  9. 亞述尼拉里五世 前755年 - 前745年
  1. 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 前745年 - 前727年
  2. 薩爾瑪那薩爾五世前727年 - 前722年
  1. 薩爾貢二世前722年 - 前705年
  2. 西拿基立前705年 - 前681年
  3. 以撒哈頓前681年- 前668年
  4. 亞述巴尼帕 前668年 - 前631年至前627年之間
  5. 亞述-埃提爾-伊蘭尼 約前631年 - 前627年
  6. 辛-舒姆-利希爾 前626年
  7. 辛沙裏施昆約前626年 - 前612年
  8. 前612年,亞述首都尼尼微被米底和新巴比倫聯軍攻陷。一名亞述將領在埃及支持下在哈爾蘭以亞述的名義又統治了幾年。
  9. 亞述烏巴立特二世 前612年~約前609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