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硝酸鹽氮

鎖定
亞硝酸鹽氮指的是水體中含氮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在變成硝酸鹽過程中的中間產物。水中存在亞硝酸鹽時表明有機物的分解過程還在繼續進行,亞硝酸鹽的含量如太高,即説明水中有機物的無機化過程進行的相當強烈,表示污染的危險性仍然存在。
中文名
亞硝酸鹽氮
外文名
nitrite nitrogen
拼    音
yà xiāo suān yán dàn
應    用
生產、生活
領    域
生物、化學
影    響
危害生物健康

目錄

水中存在亞硝酸鹽時表明有機物的分解過程還在繼續進行,亞硝酸鹽的含量如太高,即説明水中有機物的無機化過程進行的相當強烈,表示污染的危險性仍然存在。
引起水中亞硝酸鹽氮含量增加的因素有多種,如硝酸鹽還原,以及夏季雷電作用下促使空氣中氧和氮化合成氮氧合物,遇雨後部分成為亞硝酸鹽等。這些亞硝酸鹽的出現與污染無關,因此在運用這一指標時必須弄清來源,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
(詳情請看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 第四版 增補版 第三篇)

亞硝酸鹽氮危害

亞硝酸鹽氮對魚類的毒性影響
亞硝酸氮對魚類毒性影響的研究報道較多。不同魚類、不同發育階段以及不同的實驗條件下所得到的亞硝酸氮毒性大小不同。
魚類分別處於水體的不同水層中,不同水層的魚類對氧氣的需求也不同,底棲魚類因長期適應於低溶氧水平,所以當溶氧水平下降時,加之硝化細菌的代謝,使水體中亞硝酸氮濃度增多,影響魚類的正常代謝。上層魚類離水面較近,在水流、風力作用下可以緩和一部分因缺氧造成的亞硝酸氮濃度的升高,總體看來,魚類對亞硝酸氮的耐受能力較其他物種強。
亞硝酸鹽氮對甲殼類的毒性影響
甲殼類對亞硝酸氮的毒性較魚類更為敏感,即當水體中亞硝酸氮濃度剛剛超出正常範圍時,甲殼類就能感覺到,併產生相應的毒性效應。
致毒機理
亞硝酸鹽對魚類的致死濃度以及致毒機理,國內外已在多種魚類中開展了研究酸鹽對魚類的毒性影響主要是血液中的亞鐵血紅蛋自(Fe2+)被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Fe3+),從而抑制血液的載氧能力,嚴重時會導致魚類缺氧而窒息死亡。對於淡水硬骨魚類,其鰓上Cl離子起着重要作用,亞硝酸鹽通過佔據氯化物的競吸收位點,跨過鰓膜屏障,在血液中積累。而對於海水魚類,因其要不斷地吞飲海水,且通過腸上皮吸收海水中的離子和水分來補償水的缺失,故吞飲海水揭示了亞硝酸氮跨腸上皮吸收的可能性。資料顯示,海水魚類腸道前段亞硝酸氮的濃度與環境水中亞硝酸氮濃度相似,後腸部分亞硝酸氮的濃度有所下降。
鑑於亞硝酸氮是中間產物,在環境中存在不穩定性,給亞硝酸氮對水產動物毒性研究帶來一定的困難,在實驗室模擬條件下進行研究還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無論是關於亞硝酸氮毒性方面的研究還是致毒機理方面的研究,都需要從實驗條件、實驗設備、受試生物選取等角度進行綜合考慮,以期為今後的研究奠定基礎。

亞硝酸鹽氮展望

關於亞硝酸氮對單胞藻、大型搔類、海膽和海蔘等的研究較少。單胞藻是重要的初級生產力,為水產動物提供天然餌料,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工、農業污染和人民生活污水的亂排放,造成沿岸地區赤潮頻發、內陸海域水華不斷,因此,可以考慮亞硝酸氮作為單胞藻的氮源,是否是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之一,值得深人探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