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瑟·紐曼

(美國2012年科林·費爾斯主演的電影)

鎖定
《亞瑟·紐曼》是由丹提·艾瑞歐拉執導,科林·費爾斯艾米莉·布朗特主演的喜劇片。 [1]  該片於2012年9月10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 [2] 
該片講述了華萊士·埃弗瑞厭倦了乏味枯燥的生活,他在“假死”後購買了一個去世者的身份,以“專業高爾夫球手亞瑟·紐曼”的身份開始了新的人生的故事。 [1] 
中文名
亞瑟·紐曼
外文名
Arthur Newman
Golf Pro
類    型
喜劇、劇情
製片地區
美國
拍攝地點
美國
發行公司
Mars Films
Momentum Pictures
導    演
丹提·艾瑞歐拉
編    劇
Becky Johnston
製片人
Becky Johnston
布萊恩·奧利佛
Alisa Tager
主    演
科林·費爾斯
艾米莉·布朗特
片    長
101 分鐘
上映時間
2012年9月10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R
imdb編碼
tt1930546

亞瑟·紐曼劇情簡介

《亞瑟·紐曼》劇照
《亞瑟·紐曼》劇照(79張)
華萊士·埃弗瑞曾經在業餘的高爾夫聯賽上打出漂亮的一擊,後來,他參加了職業聯賽,因為發揮出色,而被人稱為“Choker”。可是在一次比賽中,華萊士卻因為緊張,而犯下重大失誤,從此敗走麥城,蟄伏了起來。幾年之後,厭倦做一個失敗者的華萊士選擇了“假死”,為自己製造了一個叫做亞瑟·紐曼的新身份,重新開始在高爾夫球的世界裏的遨遊。不期而遇的愛情來臨了,而這個目前叫做紐曼的男人也要在紐曼和華萊士兩個身份中做出一個最終的選擇。 [3] 

亞瑟·紐曼演職員表

亞瑟·紐曼演員表

亞瑟·紐曼職員表

製作人 Lisa Bruce、Andy Cappuccino、Helen Cappuccino、Mac Cappuccino、Natalie G. Hill、James A. HoltBecky Johnston布萊恩·奧利佛、Alisa Tager
導演 丹提·艾瑞歐拉
副導演(助理) Jason BlumenfeldCasey MakoPaul Uddo
編劇 Becky Johnston
攝影 愛德華·格勞
剪輯 奧利韋爾·布格·寇特
選角導演 弗蘭辛·梅思勒
藝術指導 Christopher Glass
美術設計 Quito Cooksey
服裝設計 Nancy Steiner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4] 

亞瑟·紐曼角色介紹

  • 華萊士·埃弗瑞

    高爾夫選手,原銀行僱員。華萊士原本是高爾夫聯賽上的焦點人物,被人稱為“Choker”。在一次比賽中,他因為緊張犯下重大失誤,從此蟄伏了起來。厭倦了做一個失敗者的華萊士選擇了“假死”,他為自己製造了一個叫做“亞瑟·紐曼”的專業高爾夫球手的身份開始了新的人生。旅途中他遇上了年輕女孩米姬並與之產生了感情。

  • 米姬

    街頭混混,小偷,本名夏洛特·菲茨傑拉德。夏洛特的生活一團糟,她冒用雙胞胎妹妹邁克爾的身份,在一家汽車旅館裏因盜竊別人的車失敗而被亞瑟所救。為保證日常生活所需,夏洛特決定陪伴亞瑟,並提出以旅行中遇到的幸福夫婦為目標,在沒有人的時候闖入他們的家並扮演其身份。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1]  [3]  [5-6]  ,該片講述的是兩人的公路旅行,故主要角色只有兩個。

亞瑟·紐曼幕後花絮

  • 該片是導演丹提·艾瑞歐拉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 [1] 
  • 為了拍攝該片,英國演員科林·費爾斯不僅要學會美國口音,還要在沙坑努力練習高爾夫球揮杆。 [7] 
  • 劇本最初是由貝基·約翰斯頓在20世紀90年代初創作的,當時演員尼克·諾爾特曾打算出演這部電影,但和好萊塢的許多項目一樣被擱置了。 [8] 

亞瑟·紐曼製作發行

宣傳活動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式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式
2012年9月10日,第3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第5個展映日。該片在Elgin劇院舉行首映,演員科林·費爾斯和艾米莉·布朗特出席。 [2] 
2013年3月27日,該片首次發佈正式海報及預告片。 [9]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備註
加拿大
2012年9月10日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意大利
2012年11月24日
都靈電影節
瑞典
2013年4月12日
-
美國
2013年4月26日
-
荷蘭
2013年5月2日
-
英國
2014年6月27日
-
製作發行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5]  [10] 
相關公司
類型
公司名
地區
時間
備註
製作公司
Vertebra Films
-
-
-
Cross Creek Pictures
-
-
-
發行公司
Mars Films
法國
2012年
全媒體
Momentum Pictures
英國
2012年
全媒體
Prorom Media-Trade
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
2012年
全媒體
Videa S.p.a.
意大利
2012年
全媒體
Benelux Film Distributors
荷蘭
2013年
院線
Cinedigm
美國
2012年
全媒體
Cinedigm Entertainment Group
美國
2013年
院線
製作發行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10] 

亞瑟·紐曼影片評價

眾所周知,科林·費爾斯塑造過很多時髦、迷人、能言善辯的男人,在該片中他再次以他自己的方式展現了這個角色,他用機器人般的凝視和平淡的表情,把每一個想法都用一種極簡的情感全息圖來表達,而他扮演的就是一個偽裝成不同密碼的密碼。(《娛樂週刊》評) [11]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最接近生存自由狀態的方式就是看一部與之相關的電影中的演員,而這種快樂通常是有代價的——這提醒着觀眾,身份雖然隨意,但也是不可避免的。丹提·艾瑞歐拉的處女作電影《亞瑟·紐曼》也是如此陳詞濫調。(《波士頓環球報》評) [12] 
很難想象如科林·費爾斯般瀟灑的人會像他在《亞瑟·紐曼》中的角色那樣自我掙扎。大多數男人買敞篷車是為了緩解中年危機,但紐曼——也就是華萊士·埃弗瑞——卻不止於此。雖然這個角色的劇本很容易吸引演員們,但要想觀眾理解這個角色就要困難得多。就戀人們來説,科林·費爾斯和艾米莉·布朗特扮演了一對奇怪的情侶,而首次執導電影的丹提·艾瑞歐拉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製造化學反應,而不是在片中維持着憂鬱的情緒。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尼克·烏拉塔的令人難忘的絃樂配樂,這是該片中最紮實最強大的元素。(《綜藝》雜誌評)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