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洲基督教

鎖定
亞洲基督教各派的統稱。亞洲總人口約36.92億(2000年)。有基督徒約3.17億,約佔總人口8.58%。其中新教有宗派1731個,約6751.7萬人,獨立宗派有2659個,約1.26億人,聖公會有宗派33個,約69.3萬人,天主教有宗派77個,約9584.5萬人,東正教有宗派114個,約1135.3萬人,新興宗派有246個,約1188萬人。其中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基督徒占人口大多數。亞洲差遣出來的傳教士中新教、獨立宗派和聖公會總計約6.9萬人,由601個機構差派。有110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199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
中文名
亞洲基督教
外文名
Christianity in Asia
亞洲為基督教的發源地,也是基督教非最大宗教的大洲。據説公元初,基督教開始傳入印度、斯里蘭卡等地。4世紀後,基督教被羅馬帝國奉為國教,主要在歐洲流傳。7世紀,傳入中國。至16世紀後,基督教各教派隨着西方殖民主義者大規模傳入亞洲各國,如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朝鮮和日本等國。傳統上,基督教在亞洲從未達到道教、佛教、伊斯蘭教等東方宗教給予亞洲文明的影響程度。
菲律賓是亞洲國家中天主教徒人口比重最大的國家。亞洲另一以基督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是塞浦路斯,其居民大多是希臘族,信奉希臘正教。敍利亞和黎巴嫩歷史上曾是羅馬帝國的行省,當時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後伊斯蘭教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宗教;現在敍利亞,為阿拉伯國家中基督徒較多的國家;現在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徒各占人口的一半。其餘亞洲諸國中,基督徒總人口的比例一般不到10%。由於早期亞洲殖民傳教活動比較注重興辦文化教育事業,並形成傳統,因此信奉者多為文化階層人士,形成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在文化領域和科學界有很大影響。這一情況在亞洲諸國中較為普遍。近年來,印度基督教組織在國際上十分活躍,1970年曾與美國和日本聯合發起組織“世界宗教和平大會”,影響廣泛。韓國成為全球基督教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擁有全球最大的五旬節派長老宗循道會衞理公會的教會以及最大的神學院,是最大的非西方傳教士差派國家。 [1] 
參考資料
  • 1.    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7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