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東縣

鎖定
亞東縣,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轄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日喀則市東南部,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屬高原山地氣候,北鄰康馬縣白朗縣崗巴縣,向南呈楔狀伸入印度共和國和不丹王國之間,為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總面積4310平方千米。 [19]  [28]  截至2021年10月,亞東縣轄2個鎮、5個鄉。 [13]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15449人。 [10] 
亞東,藏語為卓木( གྲོ་མོ།),意為“漩谷”或“多急流的深谷”,因地形如牛頸,譯成漢語即意為亞東,也被稱為“納東”。 [24]  亞東,歷史上曾隸屬於帕裏宗;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藏曆第十一饒迥水馬年),西藏地方政權時期,在亞東設立日納宗(今錫金境內);1960年8月,西藏進行民主改革,中共江孜分工委將帕裏宗撤銷,成立亞東縣;2014年7月,日喀則撤地設市,亞東縣屬日喀則市。 [26] 
亞東縣主要景點有康布温泉多慶湖卓木拉日雪山、下亞東原始森林等。 [2-5]  2018年12月,亞東縣入選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6]  2020年10月,亞東縣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7]  2021年11月,亞東縣入選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名單。 [9] 
2021年,亞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5億元,同比增長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4億元,同比增長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83億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40元,同比增長19.7%。 [22] 
中文名
亞東縣
外文名
Yadong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54023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
地理位置
西藏自治區南部、日喀則市東南部
面    積
4310 km² [19]  [28] 
下轄地區
2個鎮、5個鄉 [13] 
政府駐地
下司馬鎮城中路1號 [14] 
電話區號
0892
郵政編碼
857600
氣候條件
高原山地氣候 [19] 
人口數量
15449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10] 
著名景點
康布温泉
多慶湖
卓木拉日雪山
下亞東原始森林 [2-5] 
車牌代碼
藏D
地區生產總值
10.5 億元(2021年) [22] 

亞東縣歷史沿革

亞東,歷史上曾隸屬於帕裏宗,亞東早期是卓木山谷裏的一個小山村的名稱。
7世紀前,亞東縣帕裏一帶由江孜地區洛昂王邦國統治。
貞觀三年(629年),亞東部分地方由吐蕃政權設立的行政區劃“五茹”之一“茹拉”下屬的千户之一“措額東布瓊”管理。
8世紀後半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把帕裏一帶賜給吐蕃豪族“桂”氏家族作為其封地之一,稱為上部“桂域”,意即桂氏封地上部地區。
9世紀後葉,吐蕃政權崩潰,亞東轄區大部分(包括今錫金、不丹等地)仍由“桂”氏族統治,長達幾百年。
15世紀,江孜地方首領帕巴貝桑布家族後裔被稱為江孜法王家族。亞東縣轄境基本在江孜法王家族的統治下。
崇禎十五年(1642年,藏曆第十一饒迥水馬年),西藏地方政權時期,在帕里正式設立有帕裏宗,在亞東設立日納宗(今錫金境內),成為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邊境14個宗之一,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官員管理今亞東縣北部地區。
光緒十四年(1888年),英軍入侵西藏,亞東遂被英帝國強行闢為商埠。
1960年8月,西藏進行民主改革,中共江孜分工委將帕裏宗撤銷,成立亞東縣。
1964年5月,江孜地區與日喀則地區合併,亞東劃歸日喀則地區,縣府駐下司馬鎮。
2014年7月,日喀則撤地設市,亞東縣屬於日喀則市。 [26] 
亞東縣地圖 亞東縣地圖

亞東縣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亞東縣轄2個鎮、5個鄉。 [13]  縣人民政府駐下司馬鎮城中路1號。 [14] 
亞東縣區劃詳情
/

亞東縣地理環境

亞東縣位置境域

亞東縣各鄉鎮距離位置 亞東縣各鄉鎮距離位置
亞東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日喀則市東南部,介於北緯27°23′—28°18′、東經88°52′—89°30′之間,北鄰康馬縣白朗縣崗巴縣,向南呈楔狀伸入印度共和國和不丹王國之間,為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全縣總面積為4310平方千米, [28]  其中南北最長距離123千米,東西最長距離45千米。 [19] 

亞東縣地形地貌

亞東縣地形地貌 亞東縣地形地貌
亞東縣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屬喜馬拉雅山高山地貌,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寬高,南部窄低。南部總體地貌為山溝—亞東溝,堆納鄉和帕裏鎮之間有一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的山麓衝擊平原。卓木拉日雪山位於帕裏鎮,山高約7400米,是早古生代地層和喜瑪拉雅山花崗岩所組成的斷塊山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天然山口。由於卓木拉日雪山山脈橫通於縣境內的中部,從而導致亞東縣北低—中高—南低的地勢,還自然將縣劃分為兩個迥然不同的地貌單元。 [19] 

亞東縣氣候

亞東縣屬高原山地氣候,高寒乾旱,年平均氣温0℃,1月和7月平均氣温分別為-9℃和8℃,生長期約150天,年平均降水量410毫米。南部海拔為2000—3400米,具有亞熱帶半濕潤季風型特點,氣候温和濕潤,年平均氣温7.7℃,一月和七月平均氣温分別為0.2℃和14.4℃,生長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873毫米。 [19] 

亞東縣水文

亞東縣北低—中高—南低的地勢導致水向南北流,南部是亞東河(沒有固定名稱,地圖上有時稱康布曲、或康布麻曲——因為麻曲流經康布鄉),北部是多條小河。 [20] 

亞東縣自然資源

亞東縣土地資源

亞東縣土地資源有耕地1.18萬畝,森林(林地)55萬餘畝,草場(草地)1000萬餘畝。 [1] 

亞東縣礦產資源

亞東縣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磁鐵礦、水晶、泥炭等,地熱資源有康布温泉。 [1] 

亞東縣水資源

亞東縣的水資源較為豐富,主要來源於地表水資源、冰川水資源和大氣降水。亞東河年均徑流量為17.1億立方米,還有多慶湖等大小湖泊34個。 [21] 

亞東縣生物資源

亞東縣主要野生動物有小熊貓、金錢豹、長尾葉猴、獐子、狗熊、馬熊、松鼠、草狐、狐狸、旱獺、野豬、野山羊、雪豬、狼、猞猁、野驢、啄木鳥、紅嘴烏鴉、黑嘴鸚鵡、黑頸鶴、草白鴨等;中草藥有湖黃蓮、天麻、蟲草、續緞、七葉一支花、雪蓮花、黨蔘、當歸、貝母、黑白烏頭、三七、麥冬等珍貴藥材;野生植物資源主要有落葉松、喬松、樺、鐵杉、紅豆杉、雲杉、冷杉、柏、白楊、藏青楊及黃連、天麻、蟲草、雪蓮花、續斷、七葉一支花、黨蔘、貝母、木耳、蘑菇、杜鵑、野玫瑰、野百合、迎春花、石榴花、山葡萄等。 [19] 

亞東縣人口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亞東縣常住人口15449人。其中,城鎮人口6973人,農村人口8476人。男性8202人,女性7247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13.18。全縣家庭户4619户,家庭户人口13626人。全縣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為13228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170人,漢族人口為2051人。 [10] 

亞東縣經濟

亞東縣綜述

2021年,亞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5億元,同比增長7.3%。
2021年,亞東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6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5.67億元。
2021年,亞東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4億元,同比增長6%。
2021年,亞東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83億元。
2021年,亞東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40元,同比增長19.7%。 [22] 

亞東縣第一產業

2021年,亞東縣糧食產量161.17萬斤;帕裏犛牛、珠峯綿羊分別出欄0.6萬頭、2.14萬隻。 [22] 

亞東縣第二產業

2020年,亞東縣投資2.4億元的亞東生態產業園建成後,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打造的鮭魚養殖產業鏈。
2021年,亞東縣生態產業園提供就業崗位287個、實現收益3567.84萬元。 [22] 

亞東縣第三產業

2021年,亞東縣國道562線風景道、帕裏草原景區改造升級,全年接待遊客7.2萬人次、同比增長82.8%,旅遊總收入7985.9萬元,下亞東鄉和帕裏四居委成功申報全國重點旅遊鄉村。 [22] 

亞東縣交通運輸

亞東縣交通便利,距日喀則市390千米,距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580千米, [23]  距不丹王國首都廷布約300千米,距印度共和國沿海大城市加爾各答約400千米。亞東縣三面臨邊,東南與不丹接壤,西與印度錫金邦相鄰,邊境線長290千米,有一級通商業就是亞東口岸,可以通往印度城市甘托克,距離只有50多千米,該口岸每年開放四個月。
亞東縣公路通車裏程達729千米,其中省道110千米,旅遊公路37千米,縣道109千米,鄉村道及邊防公路473千米(含農牧業生產道路),所有自然村基本實現了公路通達目標。 [1] 

亞東縣政治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縣長
龔世軍
縣委書記
參考資料:(截至2023年7月) [12]  [29] 

亞東縣社會事業

亞東縣教育事業

2021年,亞東縣投資7439.86萬元完成堆納鄉小學等4所小學標準化建設。 [22] 

亞東縣醫療衞生

2021年,亞東縣鄉村衞生院(室)標準化建設全部完成,互聯網遠程醫療會診平台成功搭建,縣域就診率98%以上。健全疫情常態化防控體系,“13個到位”全面落實,養老、基本醫療等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穩步推進,兑現各類補助救助資金218.72萬元。 [22] 

亞東縣社會保障

2021年,亞東縣96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全部就業,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4663人,勞務收入5934.5萬元、同比增長47.59%,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676個。 [22] 

亞東縣歷史文化

亞東縣地名由來

亞東,藏語為卓木( གྲོ་མོ།),藏文本意為“漩谷”或“多急流的深谷”。亞東縣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祖國西南邊陲的前哨、軍事要塞,也是全國“十大邊陲重鎮”之一。老亞東只是康布河邊一個過往商旅必須停留的村落,這塊位於乃堆拉山口及仁青崗西南約6千米的地方,地形如牛頸,譯成漢語即意為亞東,也被稱為“納東”,這是“亞東”名字的由來。過往商旅要想翻越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埡口,必須在此歇腳停留,亞東因此而具有代表整片區域的性質,整條山谷也被稱為亞東溝。隨着近代亞東被闢為通商口岸,居民和過往商旅增多,老亞東區域狹窄,人們開始在上亞東和下亞東中間的下司馬鎮聚集停留,驛站、郵局、餐館、民居在下司馬鎮(ཤར་གསིང་མ)一一落成。 [24] 

亞東縣文物古蹟

亞東海關遺址
亞東海關遺址,位於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海關建築羣總面積約6.5萬平方米,由6座建築廢址與穿越遺址的驛道組成,整個建築廢址殘存大量倒塌堆積,大量殘留的瓷器、鐵器、銅器等物件被髮掘。依據佈局、規模、室內結構等分析,初步推測建築功能屬性分別為海關官署、關帝廟、海關工作人員及駐軍宿舍、海關辦理通關手續場所、海關日常用品交易場所。2019年10月,亞東海關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5] 
噶居寺
噶居寺,亦稱“嘎覺棍巴”、“噶舉寺”,意為“噶舉派寺院”。在亞東縣境內,位於下亞東鄉仁青崗村,離亞東縣所在地下司馬鎮約10千米的乃堆拉山北側半山上。該寺系木閣樓歇山式屋頂結構,始建於1747年,由噶舉派僧人珠旺阿達和貢瑪丹增創建,寺院東西長50米、南北寬29米,四周砌以3米高的土坯磚牆,大殿平面呈“凸”字形,殿中經堂面闊3間進深3間,主供蓮花生大師泥塑像,其兩側為護法神殿,東西兩壁繪有金剛持、依怙神、吉祥天母等神像,經堂東側有護法神殿,大殿上層為噶舉頗章及活佛住房。該寺活佛已傳承了十一代。
噶居寺

亞東縣風景名勝

康布温泉
康布温泉,位於亞東縣康布鄉的上康布村一條狹窄的山溝裏,距帕裏鎮約27千米,距亞東縣城47千米,温泉區域約五萬平方米範圍,在山溝東側山坡上,分佈有14個泉眼,已經開發利用的有12個泉眼。 [2] 
康布温泉
多慶湖
多慶湖,位於亞東縣堆納鄉多慶村,距亞東縣城80千米,行車需要150分鐘左右,其總面積達150多萬畝,天然無污染的魚藴藏量在15000噸以上。 [3] 
多慶湖
卓林拉日雪山
卓木拉日雪山,位於亞東縣帕裏鎮,距亞東縣城50千米,行車60分鐘左右。又名神女峯,是喜馬拉雅山第七座山峯,平均海拔7600米,是早古生代地層和喜馬拉雅山花崗岩所組成的斷塊山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天然山口 [4] 
卓林拉日雪山
下亞東原始森林
下亞東原始森林,位於下亞東鄉,與印度、不丹交界,距縣城12千米,海拔 2500 米左右。林內主要樹種有冷杉、鐵杉、喬松、樺樹、杜鵑樹、落葉樹紅豆杉、柏樹、白楊樹等等。 [5]  [27] 
下亞東原始森林

亞東縣地方特產

亞東木耳
亞東木耳
亞東木耳(2張)
亞東木耳,生長在海拔2500—3000米高度,每年有2次的收成,收穫期為每年的3月和7月。這種木耳呈黃色透明,痠軟骨質,成半圓扇形,個頭極小,尤其幹縮後更小,似黑色珍珠,所以,亞東黑木耳又有珍珠黑木耳之美譽。亞東黑木耳分佈於亞東縣所轄的康布鄉、上亞東鄉、下司馬鎮、下亞東鄉的林區,地理座標為東經88°46′00″—89°10′00″,北緯27°13′00″—27°56′00″,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15] 
帕裏犛牛
帕裏犛牛,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特產,毛色以黑色為主,四肢強健較短,蹄質堅實;全身毛絨較長,腹側、股側毛絨長而密。2017年9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帕裏犛牛”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16-17] 
帕裏犛牛
亞東鮭魚
亞東鮭魚
亞東鮭魚(2張)
亞東鮭魚,是亞東縣特產魚,西藏自治區二級保護動物,屬鮭科魚類。亞東鮭魚其身有彩色斑點,亞東人稱“花點魚”,體形小,平均不足20釐米;一般重量達0.1—0.25公斤,最重則達0.75公斤;背部綠褐色,從背至腹顏色漸淡,腹部幾乎呈白色,頭、背、鰭均有黑色斑點,鰭上另有紅色和綠色花點。亞東鮭魚劃定的產地地域保護範圍:亞東縣的上亞東鄉、下亞東鄉、下司馬鎮3個鄉鎮8個行政村的水域,地理座標為東經88°46′00″—89°10′00″,北緯27°13′00″—27°41′00″。 [18] 

亞東縣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亞東縣入選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6] 
2020年10月,亞東縣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7] 
2021年11月,亞東縣入選“西藏自治區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8] 
2021年11月,亞東縣入選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名單。 [9] 
2022年2月,亞東縣入選“2021年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名單。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