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县,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市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属高原山地气候,北邻康马县、白朗县、岗巴县,向南呈楔状伸入印度共和国和不丹王国之间,为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总面积4310平方千米。 [19] [28]截至2021年10月,亚东县辖2个镇、5个乡。 [13]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15449人。 [10]
亚东,藏语为卓木( གྲོ་མོ།),意为“漩谷”或“多急流的深谷”,因地形如牛颈,译成汉语即意为亚东,也被称为“纳东”。 [24]亚东,历史上曾隶属于帕里宗;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西藏地方政权时期,在亚东设立日纳宗(今锡金境内);1960年8月,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共江孜分工委将帕里宗撤销,成立亚东县;2014年7月,日喀则撤地设市,亚东县属日喀则市。 [26]
亚东县主要景点有康布温泉、多庆湖、卓木拉日雪山、下亚东原始森林等。 [2-5]2018年12月,亚东县入选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6]2020年10月,亚东县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7]2021年11月,亚东县入选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 [9]
2021年,亚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亿元,同比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3亿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40元,同比增长19.7%。 [22]
- 中文名
- 亚东县
- 外文名
- Yadong County
- 行政区划代码
- 540233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 地理位置
- 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市东南部
- 面 积
- 4310 km² [19] [28]
- 下辖地区
- 2个镇、5个乡 [13]
- 政府驻地
- 下司马镇城中路1号 [14]
- 电话区号
- 0892
- 邮政编码
- 857600
- 气候条件
- 高原山地气候 [19]
- 人口数量
- 15449 人 [10](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 车牌代码
- 藏D
- 地区生产总值
- 10.5 亿元 [22](2021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亚东,历史上曾隶属于帕里宗,亚坑寻东早期是卓木山谷里的一个小山村的名称。
7世纪前,亚东县帕里一带由江孜地区洛昂王邦国统治。
唐贞观三年(629年),亚东部分地方由吐蕃政权设立的行政区划“五茹”之一“茹拉”下属的千户之一察充“措额东布琼”管理。
9世纪后叶,吐蕃政权崩溃,亚东拘请签辖区大部分(包括今锡金、不丹等地)仍由“桂”氏族统治,长达几百年赠颂。
15世纪,江孜地方首领帕巴贝桑布家族后裔被称为江孜法王家族。亚东县辖境基本在艰定恋江孜法王家族的统治下。
达慨海主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西藏地方政权时期,在帕里正式设立有帕里宗,在亚东设立日纳宗(今锡金境内),成为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边境14个宗之一,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官员管理今亚东县北部地区。
1960年8月,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共江孜分工委将帕里宗撤销,成立亚东县。
1964年5月,江孜地区与日喀则地区合并,亚东划归日喀则地区,县府驻下司马镇。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截至2021年10月,亚东县辖2个镇、5个乡。 [13]县人民政府驻下司马镇城中路1号。 [14]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亚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市东南部,介于北纬27°23′—28°18′、东经88°52′—89°30′之间,东与不丹接壤,西邻印度 [31],北邻康马县、白朗县、岗巴县,向南呈楔状伸入印度共和国和不丹王国之间,为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全县总面积为4310平方千米, [28]其中南北最长距离123千米,东西最长距离45千米。 [19]
亚东县
地形地貌
亚东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属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宽高,南部窄低。南部总体地貌为山沟—亚东沟,堆纳乡和帕里镇之间有一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的山麓冲击平原。卓木拉日雪山位于帕里镇,山高约7400米,是早古生代地层和喜玛拉雅山花岗岩所组成的断块山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山口。由于卓木拉日雪山山脉横通于县境内的中部,从而导致亚东县北低—中高—南低的地势,还自然将县划分为两个迥然不同的地貌单元。 [19]
气候
亚东县属高原山地气候,高寒干旱,年平均气温0℃,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9℃和8℃,生长期约150天,年平均降水量410毫米。南部海拔为2000—3400米,具有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型特点,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7.7℃,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别为0.2℃和14.4℃,生长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873毫米。 [19]
水文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土地资源
亚东县土地资源有耕地1.18万亩,森林(林地)55万余亩,草场(草地)1000万余亩。 [1]
矿产资源
亚东县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磁铁矿、水晶、泥炭等,地热资源有康布温泉。 [1]
水资源
亚东县的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来源于地表水资源、冰川水资源和大气降水。亚东河年均径流量为17.1亿立方米,还有多庆湖等大小湖泊34个。 [21]
生物资源
亚东县主要野生动物有小熊猫、金钱豹、长尾叶猴、獐子、狗熊、马熊、松鼠、草狐、狐狸、旱獭、野猪、野山羊、雪猪、狼、猞猁、野驴、啄木鸟、红嘴乌鸦、黑嘴鹦鹉、黑颈鹤、草白鸭等;中草药有湖黄莲、天麻、虫草、续缎、七叶一支花、雪莲花、党参、当归、贝母、黑白乌头、三七、麦冬等珍贵药材;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落叶松、乔松、桦、铁杉、红豆杉、云杉、冷杉、柏、白杨、藏青杨及黄连、天麻、虫草、雪莲花、续断、七叶一支花、党参、贝母、木耳、蘑菇、杜鹃、野玫瑰、野百合、迎春花、石榴花、山葡萄等。 [19]
人口
播报编辑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亚东县常住人口15449人。其中,城镇人口6973人,农村人口8476人。男性8202人,女性7247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13.18。全县家庭户4619户,家庭户人口13626人。全县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13228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70人,汉族人口为2051人。 [10]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1年,亚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亿元,同比增长7.3%。
2021年,亚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67亿元。
2021年,亚东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同比增长6%。
2021年,亚东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3亿元。
2021年,亚东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40元,同比增长19.7%。 [22]
第一产业
2021年,亚东县粮食产量161.17万斤;帕里牦牛、珠峰绵羊分别出栏0.6万头、2.14万只。 [22]
第二产业
2020年,亚东县投资2.4亿元的亚东生态产业园建成后,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打造的鲑鱼养殖产业链。
2021年,亚东县生态产业园提供就业岗位287个、实现收益3567.84万元。 [22]
第三产业
2021年,亚东县国道562线风景道、帕里草原景区改造升级,全年接待游客7.2万人次、同比增长82.8%,旅游总收入7985.9万元,下亚东乡和帕里四居委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旅游乡村。 [22]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亚东县交通便利,距日喀则市390千米,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580千米, [23]距不丹王国首都廷布约300千米,距印度共和国沿海大城市加尔各答约400千米。亚东县三面临边,东南与不丹接壤,西与印度锡金邦相邻,边境线长290千米,有一级通商业就是亚东口岸,可以通往印度城市甘托克,距离只有50多千米,该口岸每年开放四个月。
亚东县公路通车里程达729千米,其中省道110千米,旅游公路37千米,县道109千米,乡村道及边防公路473千米(含农牧业生产道路),所有自然村基本实现了公路通达目标。 [1]
政治
播报编辑
职务 | 姓名 |
县长 | 龚世军 |
县委书记 |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7月) [12] [29] |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2021年,亚东县投资7439.86万元完成堆纳乡小学等4所小学标准化建设。 [22]
医疗卫生
2021年,亚东县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互联网远程医疗会诊平台成功搭建,县域就诊率98%以上。健全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13个到位”全面落实,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稳步推进,兑现各类补助救助资金218.72万元。 [22]
社会保障
2021年,亚东县96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4663人,劳务收入5934.5万元、同比增长47.59%,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676个。 [22]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地名由来
亚东,藏语为卓木( གྲོ་མོ།),藏文本意为“漩谷”或“多急流的深谷”。亚东县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祖国西南边陲的前哨、军事要塞,也是全国“十大边陲重镇”之一。老亚东只是康布河边一个过往商旅必须停留的村落,这块位于乃堆拉山口及仁青岗西南约6千米的地方,地形如牛颈,译成汉语即意为亚东,也被称为“纳东”,这是“亚东”名字的由来。过往商旅要想翻越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垭口,必须在此歇脚停留,亚东因此而具有代表整片区域的性质,整条山谷也被称为亚东沟。随着近代亚东被辟为通商口岸,居民和过往商旅增多,老亚东区域狭窄,人们开始在上亚东和下亚东中间的下司马镇聚集停留,驿站、邮局、餐馆、民居在下司马镇(ཤར་གསིང་མ)一一落成。 [24]
文物古迹
亚东海关遗址
亚东海关遗址,位于日喀则市亚东县下亚东乡,海关建筑群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由6座建筑废址与穿越遗址的驿道组成,整个建筑废址残存大量倒塌堆积,大量残留的瓷器、铁器、铜器等物件被发掘。依据布局、规模、室内结构等分析,初步推测建筑功能属性分别为海关官署、关帝庙、海关工作人员及驻军宿舍、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场所、海关日常用品交易场所。2019年10月,亚东海关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5]
噶居寺
噶居寺,亦称“嘎觉棍巴”、“噶举寺”,意为“噶举派寺院”。在亚东县境内,位于下亚东乡仁青岗村,离亚东县所在地下司马镇约10千米的乃堆拉山北侧半山上。该寺系木阁楼歇山式屋顶结构,始建于1747年,由噶举派僧人珠旺阿达和贡玛丹增创建,寺院东西长50米、南北宽29米,四周砌以3米高的土坯砖墙,大殿平面呈“凸”字形,殿中经堂面阔3间进深3间,主供莲花生大师泥塑像,其两侧为护法神殿,东西两壁绘有金刚持、依怙神、吉祥天母等神像,经堂东侧有护法神殿,大殿上层为噶举颇章及活佛住房。该寺活佛已传承了十一代。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康布温泉
多庆湖
卓林拉日雪山
卓木拉日雪山,位于亚东县帕里镇,距亚东县城50千米,行车60分钟左右。又名神女峰,是喜马拉雅山第七座山峰,平均海拔7600米,是早古生代地层和喜马拉雅山花岗岩所组成的断块山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山口 [4]
下亚东原始森林
地方特产
播报编辑
亚东木耳
亚东木耳,生长在海拔2500—3000米高度,每年有2次的收成,收获期为每年的3月和7月。这种木耳呈黄色透明,酸软骨质,成半圆扇形,个头极小,尤其干缩后更小,似黑色珍珠,所以,亚东黑木耳又有珍珠黑木耳之美誉。亚东黑木耳分布于亚东县所辖的康布乡、上亚东乡、下司马镇、下亚东乡的林区,地理坐标为东经88°46′00″—89°10′00″,北纬27°13′00″—27°56′00″,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15]
帕里牦牛
帕里牦牛,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特产,毛色以黑色为主,四肢强健较短,蹄质坚实;全身毛绒较长,腹侧、股侧毛绒长而密。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帕里牦牛”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16-17]
亚东鲑鱼
亚东鲑鱼,是亚东县特产鱼,西藏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属鲑科鱼类。亚东鲑鱼其身有彩色斑点,亚东人称“花点鱼”,体形小,平均不足20厘米;一般重量达0.1—0.25公斤,最重则达0.75公斤;背部绿褐色,从背至腹颜色渐淡,腹部几乎呈白色,头、背、鳍均有黑色斑点,鳍上另有红色和绿色花点。亚东鲑鱼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亚东县的上亚东乡、下亚东乡、下司马镇3个乡镇8个行政村的水域,地理坐标为东经88°46′00″—89°10′00″,北纬27°13′00″—27°41′00″。 [18]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18年12月,亚东县入选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6]
2020年10月,亚东县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7]
2021年11月,亚东县入选“西藏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8]
2021年11月,亚东县入选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 [9]
2022年2月,亚东县入选“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 [11]
2025年4月,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30]